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饲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饲料
中国饲料

谷继承

半月刊

1004-3314

zgsl@chinafeed.com.cn

010-64246642

100710

北京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2号楼

中国饲料/Journal China Fee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中国饲料工业方针政策,报道饲料行业建设和发展信息,传播国内外科技和市场信息,介绍饲料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政策性、指导性、综合性为一体,为繁荣中国饲料工业,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跨世纪论坛、科学实验研究、饲料加工机械、工作研究、添加剂、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动物营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蛋白日粮对羊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及其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雪梅马小俊田晓雨周玉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低质粗饲料为主要日粮的反刍动物营养中,蛋白质是第一限制营养素.近年来,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主要依赖进口,尤其是优质蛋白质饲料供应短缺且价格昂贵,饲养成本较高,以及高蛋白日粮的摄入造成畜禽甲烷和氮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从日粮蛋白角度探索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了低蛋白日粮的概念,重点阐述了低蛋白日粮对羊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等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羊日粮蛋白质水平的调配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低蛋白日粮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

    猪肠道微生物和日粮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调控

    张娜易兰兰李秋艳朱俊红...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对猪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代谢利用氨基酸,通过一系列机制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营养代谢提供保障;同时,氨基酸也可有效调控微生物,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肠道健康.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和日粮氨基酸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氨基酸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氨基酸代谢肠道微生物

    金银花双向调节动物免疫机能研究进展及应用

    杜忠君曹维伟朱秀高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系统机能的正常发挥对保护动物整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多种因素导致的免疫抑制或免疫亢进均会对动物机体产生损伤,因此动物养殖过程中需要借助中草药等调节恢复动物机体的正常免疫机能.中草药对动物免疫机能的调节具有双向性,即免疫抑制时促进,免疫亢进时抑制.金银花是传统药食同源植物中草药,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和调节免疫等功能.目前对金银花双向调节免疫的研究以金银花提取物(LJE)、绿原酸(CGA)和金银花多糖(LJPs)等为主,主要观察评价最终效果.本文汇总分析近年来关于金银花对动物免疫机能的相关研究,从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分析金银花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为使金银花更好在动物免疫机能的调控中发挥精准作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金银花免疫机能双向调节应用

    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系降解秸秆效果研究

    王子苑吉玉玉舒健虹陈光吉...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离、筛选并构建高效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复合菌系,本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采用刚果红平板初筛,内切葡聚糖酶(CMCase)、滤纸酶(FPA)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复筛,从腐烂的水稻秸秆、森林腐殖质和腐殖土中筛选获得产酶能力较高的5株单一菌株,编号为K3、P4、H7、R18和C25,利用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别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K3)、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P4)、草螺菌(Herbaspirillum seropedicae,H7)、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R18)和费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C25).通过对无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等比复配构建了 8组复合菌系,经酶活性测定最终将复合菌系B(P4,R18)、C(R18,C25)、F(K3,R18,C25)、G(P4,R18,C25)和H(K3,P4,R18,C25)作为优势复合菌系,用于玉米秸秆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的酶活性高于单一菌株,复合菌系F、G和H对秸秆降解效果较好,处理26 d后的秸秆失重率分别达到32.96%、36.24%和46.41%,其中复合菌系H对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8.02%、36.31%和25.16%,对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木质纤维素细菌筛选玉米秸秆降解

    驱虫对放归普氏野马粪便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范晓泽刘善辉李凯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非损伤取样及ELISA技术,使用伊维菌素对普氏野马进行驱虫,以普氏野马驱虫前后粪便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为检测指标,研究驱虫对普氏野马粪便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究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普氏野马主要感染6种马胃蝇(Gasterophilus),分别为黑腹胃蝇(G.pecorum)、肠胃蝇(G.intestinalis)、裸节胃蝇(G.inermis)、黑角胃蝇(G.nigricornis)、红尾胃蝇(G.haemorrhoidalis)和鼻胃蝇(G.nasalis);驱虫 4 d后粪便中无马胃蝇幼虫排出,6 d后粪便寄生虫虫卵减少率达99.65%.驱虫前普氏野马粪便IgM、IgA和IgG平均水平分别为(2.232±0.592)μg/g、(13.025±2.857)μg/g 和(362.684±149.403)ng/g,雌性 3 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雄性,但3种免疫球蛋在雌雄野马及两个试验种群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驱虫后普氏野马粪便IgM、IgA和IgG平均水平分别为(3.250±1.701)μg/g、(25.580±18.525)μg/g 和(308.002±309.6056)ng/g,雌性 IgM、IgG 总体水平 高于雄性,雄性IgA总体水平高于雌性.将野马感染马胃蝇数量与粪便免疫球蛋白变化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与IgM变化率呈不显著负相关(r=-0.770,P>0.05)、与IgA变化率呈不显著负相关(r=-0.491,P>0.05)、与IgG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21,P<0.05).研究证实粪便免疫球蛋白可以作为评价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驱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野马的免疫能力,冬季适时驱虫非常具有必要性.

    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驱虫

    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PRRS防控效果的影响

    张国华邢思毅张备闫先超...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的防控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在某规模化猪场随机选取断奶仔猪5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试验周期28 d.试验期间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部分免疫指标、PRRS抗体水平、抗原阳性率进行检测和统计.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在试验期间增重、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提高5.03%、3.45%(P<0.01),料重比(F/G)显著降低2.12%(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发病率极显著降低63.64%(P<0.01),成活率显著升高2.93%(P<0.05);血清免疫指标方面,第14天,试验组IgA显著提高5.88%(P<0.05);第28天,试验组IgA、IgG显著提高5.74%、5.77%(P<0.05),试验组TNF-α、IL-6显著降低4.64%、10.19%(P<0.05).抗体检测方面,第28天,试验组S/P均值显著降低22.81%(P<0.05),离散度由65.12%降至55.24%,S/P≥2.0的占比由24.00%降至8.00%.结果提示,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维持猪群PRRSV抗体稳定,起到防控PRRS的效果.

    香菇多糖七清败毒颗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不同杂交组合鸽后代生长性能比较与生长曲线模型建立

    王玲吴盈萍李海英姚莹莹...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不同杂交组合鸽后代的生长性能,探寻优势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最佳生长曲线模型,本试验以0日龄TK组(塔里木鸽♂×白卡奴鸽♀)后代乳鸽和OK组(欧洲肉鸽Ⅲ系♂×白卡奴鸽♀)后代乳鸽各60只(公母对半)为试验对象,测定其0~28日龄体重、体尺指标,比较两种杂交后代乳鸽体重、体尺差异性与相关性,并确定优势杂交后代;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性别乳鸽的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寻求最佳生长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在体重与体尺指标差异性方面,OK组乳鸽优于TK组,同性别下公鸽优于母鸽;0~28日龄体重生长曲线中,除0日龄外,其余日龄OK组公、母乳鸽体重均极显著高于TK组,分别提高了9.32%、13.43%、19.24%、19.33%和 16.84%、19.42%、23.04%、19.20%(P<0.01);用具优势的 OK 组乳鸽做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发现,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值更接近实测值,是OK组乳鸽的最佳生长曲线模型;体重体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K组乳鸽体重与体斜长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因此今后可将体斜长作为OK组乳鸽选育的参考标准.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欧洲肉鸽Ⅲ系与白卡奴鸽(OK组乳鸽)的杂交效果优于塔里木鸽与白卡奴鸽(TK组乳鸽)的杂交效果,且OK组乳鸽的最佳生长曲线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模型.

    塔里木鸽欧洲肉鸽Ⅲ系白卡奴鸽生长性能生长曲线

    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血液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

    易兰兰徐维维李智鹏许宏...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异分析,检测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分析KEGG通路,为东乡绿壳蛋鸡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选取6只120日龄的东乡绿壳蛋鸡,分为公鸡组(LE_COCK)和母鸡组(LE_HEN),每组3只鸡,采集血液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WGBS)分析.结果表明:东乡绿壳蛋鸡全基因组上的mC率母鸡和公鸡分别为2.27%和2.03%,母鸡比公鸡高0.24个百分点(P>0.05);CG岛是发生甲基化的主要序列类型,母鸡比公鸡高4.33个百分点(P>0.05);CHG和CHH甲基化类型低于0.11%;CHG甲基化位点的第2位偏向于A;CHH甲基化位点的第2位偏向于A,第3位偏向于T;在CG类型序列中,内含子和3'UTR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15%;5'UTR和外显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不足10%;16,25号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甲基化水平较高.东乡绿壳蛋母鸡甲基化水平更高的DMR相关基因在黏附斑,ECM受体互作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富集.东乡绿壳蛋公鸡甲基化水平更高的DMR相关基因主要在类固醇生物合成,Notch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等信号通路富集.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东乡绿壳蛋鸡具有不同的DMR甲基化特征,母鸡骨骼肌生长发育通路DMR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公鸡,而卵泡形成和雌激素相关通路的DMR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低于公鸡.

    东乡绿壳蛋鸡血液WGBS技术DNA甲基化

    山花黄芩提取物对LPS刺激肉鸡肠道形态、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祖澳周晗聪闫素贾润怡...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CAB)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肉鸡肠道形态、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240只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雏鸡(雄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为期21 d.分组如下:(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LPS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并进行LPS注射;(3)LPS+CAB处理组:饲喂添加500 mg/kg CAB的基础饲粮,并进行LPS注射.于试验结束时,LPS处理组和LPS+CAB处理组的肉鸡进行腹腔注射LPS(1 mg/kg BW),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 h后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血液中IgG、IgA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升了 11.93%、20.47%(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LPS+CAB处理组血液中IgA的含量极显著提升了 10.64%(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脾脏中IL-1β、IL-10、IL-17、TNF-α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升了 112.29%、79.12%、86.88%、181.13%(P<0.01);与 LPS 处理组相比,LPS+CAB 处理组脾脏中 IL-6、IL-10、IL-17、TGF-β 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升了 43.84%、79.61%、100.88%、74.60%(P<0.01),LPS+CAB 处理组脾脏中IFN-γ、IL-1β的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了 43.56%、20.77%(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血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提升了 43.68%(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了 25.43%(P<0.05);与LPS处理组相比,LPS+CAB处理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升了 15.90%(P<0.05).综上所述,LPS刺激引起肉鸡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受损,在日粮中添加CAB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LPS刺激对肉鸡抗氧化与免疫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山花黄芩提取物肉鸡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脂多糖

    酶菌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工艺优化研究

    刘倩罗国良郭利李晓成...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的酶菌发酵制剂并建立优化发酵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中草药渣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含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三个变量分别为初始含水量(45%、50%、55%)、发酵温度(35、37、40 ℃)和发酵时间(24、48、72 h),研究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混合发酵对药渣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含量变化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酶菌协同发酵咽炎片药渣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55%,发酵温度40 ℃,发酵时间72 h.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均符合我国饲料卫生生产标准.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有助于提升发酵药渣的营养价值.

    中草药渣生物发酵酶菌协同工艺优化饲料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