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杨怀文

季刊

2095-039X

zgswfz@hotmail.com

010-68919774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产、卫生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有害生物,如昆虫、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杂草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此外,相关生物技术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农药生物降解制剂、植物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利用。旨在宣传生物防治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在农林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球孢白僵菌病毒BbCV2的流行及其遗传多样性

    刘洪宇牛昕泽孙旸赵宇...
    592-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毒力退化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真菌病毒能够影响寄主真菌毒力.为明确一株能够降低寄主毒力的产黄青霉科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 2(BbCV2)真菌病毒在田间球孢白僵菌种群中流行性规律,本试验收集了来源于吉林省 7 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寄主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dsRNA提取和PCR验证BbCV2的感染情况,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的球孢白僵菌均检测到dsRNA病毒感染,尤其是BbCV2在吉林省内分布广泛,菌株带毒率为 70%~100%.对BbCV2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基因(RdRp)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该病毒不同分离物间RdRp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相似度高达 99.78%和 99.98%,该病毒遗传相对稳定,并且其分布和遗传进化与地理位置无关.由此可见,BbCV2的流行是自然发生的,可能是造成球孢白僵菌田间毒力退化的重要因素,并且球孢白僵菌对该病毒适应性较强,对病毒的遗传选择压力不明显.

    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遗传进化生物防治

    伏马毒素B1对棉铃虫生长发育、解毒酶系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肖宏丽杨南赵倩倩庞民好...
    600-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耕作模式的转变,使伏马毒素 B1 成为棉铃虫需要面对的新环境因素.为明确棉铃虫对这种新环境因素的适应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饲喂伏马毒素 B1 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体内解毒酶、抗氧化酶活性.自棉铃虫 3龄幼虫连续摄入伏马毒素B1后,幼虫期 7 d体质量增长量、产卵量及孵化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棉铃虫化蛹之前的发育历期较对照组缩短,而蛹期却延长.不同浓度的伏马毒素 B1 胁迫不同时间后棉铃虫体内酯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细胞色素P450 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抗氧化酶系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伏马毒素B1胁迫 1 d时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仅在高剂量处理 5 d时显著升高.棉铃虫伏马毒素B1耐受品系中羧酸酯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敏感品系显著升高,分别上升 75.40%、50.74%、117.21%.综上,摄入伏马毒素 B1 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棉铃虫通过激活酯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应对伏马毒素B1的胁迫.

    棉铃虫伏马毒素B1生长发育解毒酶抗氧化酶

    枯草芽胞杆菌GXHZ16抑制烟草疫霉病菌的表达谱分析

    胡亚杰范啟铃李群岭周效峰...
    608-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草黑胫病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侵染引起,是烟草生产上一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土传病害.本实验室前期从广西贺州富川烟区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GXHZ16,对峙培养发现该菌株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良好的拮抗活性(抑制率 65.79%).为探究菌株GXHZ16 对烟草疫霉菌的可能抑制分子机理,本研究分别针对枯草芽胞杆菌GXHZ16 与烟草疫霉菌对峙培养 36 h(处理组)和 0 h(对照组)的混合样品,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峙培养 36 h后枯草芽胞杆菌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变化.结果发现:对峙培养36 h后枯草芽胞杆菌GXHZ16有1607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差异表达,包括810个上调表达基因和797个下调表达基因;其中筛选获得的显著表达基因特别是上调表达的基因(包括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相关基因以及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和制磷脂菌素合成相关的 10 个相关基因)可能均涉及枯草芽胞杆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 GO 富集分析显示,共有 1343 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不同的功能亚类中,涉及差异基因最多的为细胞组分类别中的细胞解剖实体.特别地,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有 551个差异表达基因归到数百个Pathway中,其中涉及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途径;其他主要代谢途径有鞭毛装配和淀粉蔗糖代谢等;此外,细菌趋化性通路和单环菌素生物合成通路也高度富集.总之,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分析获得了枯草芽胞杆菌(与烟草疫霉对峙培养后)的基因差异表达图谱及相关调控代谢途径;为进一步阐明芽胞杆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机制并提高枯草芽胞杆菌的生防效果奠定了基础.

    枯草芽胞杆菌烟草疫霉菌转录组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合成基因簇xtlABC的功能研究

    郑汉维谢文松牛世霖张旭...
    620-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 PtA1是对多株青枯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环脂肽合成基因簇xtlABC.为了探明摩氏假单胞菌PtA1中xtlABC基因簇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缺失突变体ΔxtlA、ΔxtlBC和ΔxtlABC,通过Southern blot验证突变体正确后,分析其对菌株生长速率、游动性、生物膜及生防相关性状等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 PtA1 相比,突变体ΔxtlA、ΔxtlBC和ΔxtlABC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变慢,在游动培养基上的迁移直径分别减少了 12.6、12.5 和 13.5 mm,生物膜形成量分别降低了 30.41%、29.16%和 30.70%,对 4 种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减小.盆栽试验表明,接种青枯菌GMI1000 后 4 d,处理组PtA1+GMI1000、ΔxtlA+GMI1000、ΔxtlBC+GMI1000和ΔxtlABC+GMI1000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分别为 44.93%、9.49%、10.46%和 7.66%,第10 d的防效分别为 42.43%、19.56%、31.40%和 24.79%,处理组PtA1+GMI1000防治效果最好,与xtlABC突变体处理组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表明xtlABC基因簇影响菌株自身的生长及生防相关性状,该基因及其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抑制青枯菌中起重要作用.

    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基因簇xtlABC青枯菌抑菌作用

    抗烟草PVY生防细菌D3-1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物质分析

    李玲玲陈奕冰滕凯肖志鹏...
    630-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引起的病毒病在烟草种植地区大面积发生,对烟草品质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采用半叶枯斑法筛选出对烟草PVY防治效果优良的生防细菌D3-1,对PVY的枯斑抑制率达 99.7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 16S rDNA 序列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D3-1 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可抑制病原真菌和细菌生长,菌株D3-1发酵液(1×109 CFU/mL)对烟草PVY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63.6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菌株D3-1 基因组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丰原素fengycin、嗜铁素bacillibactin等 12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经HPLC-MS定性分析确定了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丰原素fengycin等 32个脂肽类提取物.菌株D3-1 对PVY有良好防治效果,具有作为防治烟草PVY生防菌剂的潜力.

    PVY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全基因组测序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活性物质

    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蒙耀吴慧芳魏琳石晖琴...
    641-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 4株芽胞杆菌中筛选出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并通过马铃薯活体试验探究菌株JZ1-4-10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芽胞杆菌中菌株JZ1-4-10的抑菌活性最高,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率达 59.15%,发酵液的抑菌率达 61.25%;此外,菌株JZ1-4-10处理有效提高了马铃薯SOD和POD活性,降低PPO酶活性和MDA含量,保持了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品质,且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钝化的防治效果,达 85.17%;同时,该菌株菌悬液及挥发性有机物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因此,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有着巨大的防治潜力,可进一步开发成生防菌剂.

    茄病镰刀菌暹罗芽胞杆菌马铃薯干腐病抑菌机理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
    652-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对鞘腐病抗性、鞘腐病在玉米不同生态位叶鞘的分布特征及生防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测定了 15 个福建省主推玉米品种对鞘腐病的田间抗性,选用 6 个不同抗性水平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于乳熟期调查了不同玉米品种各叶鞘的病情及 9 种生防菌剂处理对"上品"关键叶鞘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对鞘腐病表现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 5 个、7个和 3 个.在屏南自然发病试验地和福州人工辅助接种试验地,6 个玉米品种"上品(感病)"、"京科糯 2000(感病)"、"天贵糯 932(感病)"、"农科 368(中感)"、"泰鲜甜 2 号(中抗)"、"闽甜 986(中抗)"穗上第 1 叶鞘至穗下第 3 叶鞘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 35.05、44.75、45.54 和 39.78,而其他叶鞘平均病情指数介于 6.67~28.77 之间.在屏南试验地有 4 个玉米品种(上品和天贵糯 932 除外)和福州试验地有 6 个玉米品种病情严重度在各生态位叶鞘上均呈显著正态性分布(P>0.05).施用生防菌剂能明显抑制感病品种"上品"鞘腐病病情,稀释 20、50 倍的 8×109 CFU/mL枯草芽胞杆菌T122F发酵液和 5×109 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NJ-1 发酵液对病害的防效分别为 46.37%、44.78%和44.03%、41.06%,稀释 500 倍的 400 亿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水溶性粉剂、1000 亿芽胞/g解淀粉芽胞杆菌水溶性粉剂和 30 亿芽胞/g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病效果分别达 44.25%、36.81%和46.26%,比 150 μg/mL的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效(59.50%)和 12.5%氟环唑悬浮剂的防效(54.82%)略低.表明利用生防菌剂预防玉米鞘腐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北京平谷区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孙前军杨丽丹王睿琦杨海清...
    66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对平谷区桃穿孔病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桃穿孔病病原菌进行 DNA 测序鉴定后筛选拮抗菌.应用组织分离法从平谷区发病桃果实分离桃穿孔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和 16S rDNA序列相似率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为树生黄单胞菌桃李致病变种Xanthom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病原菌的拮抗菌 5株,其中菌株xj39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 54.7 mm,菌株xj12 次之,抑菌圈直径 50.8 mm;经 16S rDNA序列和rpoB基因序列比对及相似率分析,确定拮抗菌株xj39 为大孢子链霉菌Streptomyces fimbriatus,菌株xj12 为生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mbofaciens.田间防验结果表明,拮抗菌xj39 发酵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效果为 33%,与化学药剂春雷霉素处理无显著差异.

    桃穿孔病病原菌黄单胞菌拮抗菌菌株鉴定

    黄瓜霜霉病生防菌ZF515分离鉴定及防效试验

    闫丽霞李磊丁常宗杨静静...
    670-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治作物病害且环境友好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生防菌株,从黄瓜根际土样中分离获得 121株芽胞杆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筛选获得 8株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使用这 8株生防菌在不同地区大棚内进行田间试验,确定生防菌株ZF515对黄瓜霜霉病具有稳定防效,防效高达 71.47%.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 ZF515 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采用平板对峙法明确ZF515菌株对 8种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菌株ZF515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是一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贝莱斯芽胞杆菌黄瓜霜霉病拮抗菌菌株鉴定防治效果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NKG-1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全基因组分析

    张丝雨高文静张丙翠杨吉...
    679-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NKG-1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NKG-1发酵液处理番茄灰霉菌,观察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状态,测定菌丝干重、抑菌率,调查其对番茄离体叶片、苗期灰霉病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 NKG-1 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对番茄离体叶片灰霉病防治效果达 80.00%,对苗期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 73.14%.通过对NKG-1全基因组进行分析预测,发现该菌含有 12 个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其中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具有抑菌作用,且丰原素已被证实具有强烈的抗真菌活性.本研究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 NKG-1 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应用和解析防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番茄灰霉病全基因组N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