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欣曹桂林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产科产检并拟用无痛分娩的 100 例产妇为分析对象,对产妇编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方法分组,分设为对照组(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各 50 例.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不同时间段(镇痛前、镇痛后15 min、镇痛后 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4.56±1.68)min、完全阻滞时间(12.35±2.4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14±1.87)、(23.41±2.13)min,镇痛持续时间(5.38±0.57)h长于对照组的(2.66±0.33)h,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376.22±61.23)min及总产程(427.71±82.2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2.42±88.21)、(484.77±112.42)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后 15 min、镇痛后 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78±0.34)、(1.23±0.24)、(1.54±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0.41)、(1.87±0.27)、(3.23±1.1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 10 min的Apgar评分及产妇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无痛分娩时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显著,不会增加母婴结局不良风险.

    无痛分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效应母婴结局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爽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 例正常分娩产妇,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 7.4%(4/54),产后 2、24 h出血量分别为(215.13±27.20)、(234.62±29.41)ml;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 29.6%(16/54),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336.32±38.08)、(380.17±42.26)ml.两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 2、24 h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纤维蛋白原(FIB)(4.69±0.13)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0.06±1.88)s、凝血酶原时间(PT)(12.06±0.30)s、D-二聚体(D-D)(0.37±0.22)mg/L与对照组的(4.09±0.15)g/L、(32.23±2.10)s、(13.55±0.42)s、(0.63±0.29)mg/L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37.82±5.02)mg/L、(34.92±6.27)pg/ml、(28.62±5.71)pg/ml,与观察组的(20.52±4.51)mg/L、(23.02±6.14)pg/ml、(20.16±4.27)pg/ml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 33 例显效、占比 61.1%,20 例有效、占比 37.0%,1 例无效、占比 1.9%,总有效率 98.1%;对照组 16 例显效、占比 29.6%,27 例有效、占比 50.0%,11 例无效、占比20.4%,总有效率79.6%.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x2=9.375,P<0.05).观察组1例胸闷气短,1 例血压升高,1 例面色潮红,合计 3 例,占比 5.56%;对照组 1 例胸闷气短,1 例血压升高,1 例面色潮红,1 例恶心呕吐,合计 4 例,占比 7.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x2=0.153,P>0.05).结论 选择卡孕栓+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与单一采用缩宫素相比,取得了更为显著的疗效,可借鉴.

    产后出血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凝血功能炎症因子预防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王咏梅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 60 例新诊断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研究组(30 例,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 2 h血糖(2 h PBG)],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HbA1c、FPG和 2 h PBG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bA1c(6.08±0.76)%、FPG(5.71±0.59)mmol/L和 2 h PBG(7.53±0.96)mmol/L比对照组的(8.19±1.14)%、(6.86±0.84)mmol/L、(9.38±1.33)mmol/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6.95±1.61)d、血糖波动为(2.25±0.35)mmol/L、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 0;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8.26±1.56)d、血糖波动为(3.12±0.68)mmol/L、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 20.00%;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来说,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相对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血糖

    司库奇尤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李慧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司库奇尤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4 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阿达木单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及其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第 4、8、12 周,研究组患者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分别为(7.55±6.51)、(4.60±5.85)、(2.90±5.55)分,对照组分别为(10.37±6.67)、(6.77±6.41)、(3.80±5.75)分.治疗后第4周,研究组患者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 8、12 周,两组患者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相差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 4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51.13±8.69)%,第 8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68.10±9.48)%,第 12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82.09±9.6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第4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66.62±9.04)%,第 8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79.66±9.88)%,第 12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为(87.17±10.30)%.研究组治疗后第 4、8、12 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均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相差不大,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优先选择司库奇尤单抗.

    司库奇尤单抗阿达木单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安全性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王勤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利培酮和奥氮平联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9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进行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患者治疗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21±0.39)nmol/L、甲状腺素(136.18±22.52)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10±1.39)pmol/L、游离甲状腺素(18.08±5.29)pmol/L以及促甲状腺激素(4.08±0.95)mIU/L均高于治疗前的(1.69±0.51)nmol/L、(88.18±23.26)nmol/L、(2.81±1.14)pmol/L、(11.21±2.44)pmol/L、(2.76±0.51)mIU/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但是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奥氮平甲状腺激素

    加味酸枣仁汤对阴虚内热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林慧君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加味酸枣仁汤在阴虚内热型 2 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8 例 2 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与干预组(34 例).两组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干预组患者使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睡眠状况、焦虑程度及失眠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35±1.24)mmol/L、餐后 2 h血糖(8.37±1.5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3±1.12)%低于对照组的(7.20±1.36)mmol/L、(9.55±1.67)mmol/L、(7.44±1.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PSQI评分(6.83±1.26)分和SAS评分(34.50±4.33)分低于对照组的(7.59±1.45)、(37.47±5.20)分(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失眠总有效率为 97.06%,对照组为 79.41%,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阴虚内热型 2 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效果更佳,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进一步改善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2型糖尿病失眠加味酸枣仁汤阴虚内热型血糖水平睡眠质量

    喉咽清颗粒治疗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炼杰陈伟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喉咽清颗粒对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尼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的VA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的VAS评分分别为(2.07±1.28)、(2.10±1.21)分,均较对照组的(2.83±1.37)、(3.23±1.4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痛、咽干、声音嘶哑、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4.10±0.92)、(6.13±1.04)、(2.77±0.94)、(2.13±0.35)d,均短于对照组的(5.17±0.87)、(7.10±0.12)、(3.60±1.13)、(2.80±0.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喉咽清颗粒治疗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迅速缓解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喉咽清颗粒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

    基于炎症网络的"柴胡清上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李得平苗治国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炎症网络的"柴胡清上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 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30 例)与观察组(3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清上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C反应蛋白(CRP)、眩晕残障评分、双温试验以及头脉冲试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 14、90 d后的NLR、PLR、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 14、90 d后的NLR、PLR、CRP水平和对照组患者相比降低更为显著,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眩晕残障评分为(23.44±7.17)分,观察组为(22.92±6.63)分;治疗后,对照组眩晕残障评分为(16.53±6.25)分,观察组为(12.31±5.46)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眩晕残障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半规管轻瘫CP值(15.24±4.11)%和对照组的(21.23±4.55)%相比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代偿性眼动占比低于治疗前,回归增益值≥0.90、回归增益值不对称比≤12%占比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代偿性眼动占比低于对照组,回归增益值≥0.90、回归增益值不对称比≤12%占比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神经炎患者采用"柴胡清上汤"治疗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促进前庭功能恢复,整体预后良好,更能减少因前庭神经炎所致的慢性头晕发生几率,所以,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

    前庭神经炎柴胡清上汤炎症临床疗效

    血必净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海燕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必净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 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C反应蛋白下降时间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低于对照组的 18.00%(P<0.05).2 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 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下降时间(7.54±2.94)d短于对照组的(7.54±2.94)d(P<0.05).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01±0.41)g/L、(0.81±0.4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89±0.55)g/L、(1.76±0.52)mg/L(P<0.05).结论 血必净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使其尽快恢复,建议临床推广采纳.

    血必净布鲁氏菌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祛湿解毒膏在婴幼儿红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陈丽杨姗陈果郭加婵...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解毒祛湿膏对婴幼儿红臀的疗效,为下一步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64例红臀患儿,使用祛湿解毒膏治疗.观察患儿的疗效、治疗有效患儿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积分.结果 64 例患儿中,临床控制 51 例,显效 7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未发现恶化病例,总有效率为96.88%.62例治疗有效患儿中,治疗时间为2 d的占比最高,3、4 d次之,治疗时间主要集中在2~4 d.治疗后,患儿臀部及(或)会阴部皮肤红肿、皮疹积分分别为(0.5313±1.2468)、(0.6250±0.3507)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5625±1.4461)、(0.7500±1.5736)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破溃积分(0.0313±0.2500)分低于治疗前的(0.2813±0.99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出液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湿解毒膏为纯天然中药临方加工制剂,在婴幼儿红臀的临床使用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携带方便,故值得推广使用.

    祛湿解毒膏红臀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