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

    王建忠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 15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7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6.67%,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χ2=4.127,P=0.042<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12.30±1.23)分低于对照组的(24.61±1.80)分、BI评分(81.45±8.27)分高于对照组的(74.39±7.46)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33%低于对照组的 8.00%,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IL-6、IL-8、TNF-α分别为(3.86±1.03)ng/ml、(0.06±0.05)pg/ml、(138.62±26.31)pg/ml,低于对照组的(4.69±1.05)ng/ml、(0.11±0.08)pg/ml、(351.62±29.62)pg/ml,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分别为(4.92±0.81)mPa·s、(9.92±0.78)mPa·s、(1.62±0.11)mPa·s、(3.03±0.03)g/L,低于对照组的(6.18±0.89)mPa·s、(10.91±0.81)mPa·s、(1.71±0.17)mPa·s、(4.58±0.07)g/L,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并纠正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氯吡格雷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艾司西酞普兰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李全浩代凤玲刘锦梅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92 例PCID患者为对象,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增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增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心理状态、神经递质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83%高于对照组的 8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4.12±0.12)、(4.11±0.36)分较对照组的(7.36±0.65)、(7.63±1.23)分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6.25±3.15)分较对照组的(23.15±1.24)分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12±0.13)分较对照组的(6.12±0.52)分低,Barthel指数(BI)评分(76.49±4.62)分较对照组的(72.25±2.36)分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评分分别为(8.56±0.36)、(8.69±0.45)、(8.69±0.63)、(8.78±0.46)、(8.82±0.15)、(8.96±0.32)、(8.88±0.25)、(9.11±0.56)、(8.68±0.46)、(8.89±0.47)分,高于对照组的(7.69±0.65)、(7.71±0.33)、(7.63±0.34)、(7.89±0.34)、(7.25±0.64)、(8.12±0.11)、(7.96±0.15)、(7.86±0.13)、(7.89±0.31)、(7.86±0.36)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 在脑梗死常规对症基础上,PCID患者治疗中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脑梗死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安全性

    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心脉通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

    张鑫肖宁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心脉通胶囊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 80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 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营养心肌、扩血管、抗血小板、抗凝,同时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脉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斑块稳定性[即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0%,观察组为 95.00%,差异显著(χ2=4.114,P=0.043<0.05).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 均降低,观察组(20.76±3.93)µg/L低于对照组的(36.34±4.42)µg/L,差异显著(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49.89±3.07)%高于对照组的(46.26±3.22)%;LVEDD、LVESD水平均减小,观察组(51.83±3.66)、(35.87±3.41)mm小于对照组的(56.28±3.78)、(39.72±3.30)mm,差异显著(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5.22±1.04)、(1.57±0.08)、(3.02±1.46)mmol/L低于对照组的(5.79±1.43)、(2.24±0.23)、(4.23±1.0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1.40±0.29)mmol/L高于对照组的(0.99±0.05)mmol/L,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观察组为 7.5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3,P=0.644>0.05).结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患者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和心脉通胶囊治疗的效果突出,不仅利于改善斑块稳定性,而且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心电图改变丹参多酚酸盐心脉通胶囊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田巧焕魏浩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应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 60 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应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哮喘症状和鼻炎症状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②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均升高,且观察组用力肺活量(3.99±1.03)L、呼气峰值流速(172.32±27.53)L/min、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2.64±0.62)L高于对照组的(3.36±0.97)L、(154.37±27.42)L/min、(1.97±0.56)L,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后,两组哮喘症状和鼻炎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4.93±1.96)分和鼻炎症状评分(3.52±1.27)分低于对照组的(6.60±2.22)、(4.21±1.38)分,差异显著(P<0.05).④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IL-6(93.80±23.63)ng/L和TNF-α(313.51±37.16)ng/L低于对照组的(109.49±26.38)、(351.40±46.38)ng/L,差异显著(P<0.05).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和鼻炎症状,同时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的影响

    高洪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 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66.67%,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治疗时间分别为(6.29±1.67)、(8.52±2.53)d,均短于对照组的(8.53±2.24)、(11.46±3.37)d(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CRP水平(2.21±0.68)mg/L、TNF-α水平(17.42±1.94)ng/L、IL-6 水平(3.18±0.59)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43±1.12)mg/L、(24.59±2.85)ng/L、(5.45±0.84)ng/L(P<0.05).治疗后,两组PaO2、SaO2、PaO2/FiO2 水平均明显上升,PaCO2 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aO2、SaO2、PaO2/FiO2 水平分别为(92.58±9.68)mm Hg(1 mm Hg=0.133 kPa)、(92.51±9.34)%、(316.63±30.87)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79.47±8.53)mm Hg、(80.78±8.28)%、(267.73±25.68)mm Hg,且该组PaCO2 水平(31.51±3.25)mm Hg低于对照组的(40.85±4.13)mm Hg(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FEV1(3.11±0.27)L、PEF(4.84±1.14)L/s、FEV1/FVC(75.78±7.68)%均高于对照组的(2.23±0.18)L、(3.47±0.84)L/s、(62.46±6.45)%(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提升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肺泡灌洗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功能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刘芹陈营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11.93±2.43)p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7.19±1.02)mg/L低于对照组的(16.75±2.82)pg/ml、(15.40±1.6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2.01±0.59)L、用力肺活量(2.34±0.53)L高于对照组的(1.78±0.55)、(1.92±0.47)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6.32±0.79)d、咳嗽缓解时间(4.17±0.57)d、啰音消失时间(4.54±0.43)d、退热时间(1.68±0.39)d短于对照组的(8.21±0.96)、(6.05±0.84)、(8.63±1.06)、(3.40±0.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的 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肺功能,加快患儿症状缓解速度,安全性较高,推广可行性较高.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肺功能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效果分析

    郭长伟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 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5.10±2.54)d、术后疾病恢复时间(13.35±2.47)d均短于对照组的(8.12±6.23)、(61.02±5.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躯体、环境、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5.36±5.41)、(24.67±5.43)、(24.14±5.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5±4.11)、(17.28±4.14)、(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 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总满意率 98.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其临床疗效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同时能够缩短疾病治疗所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下肢静脉溃疡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疗效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情况、激素水平、新生儿出生指标、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杜鲁豫陈怀博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先兆流产患者联合应用地屈孕酮、黄体酮治疗对保胎成功情况、激素水平、新生儿出生指标、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00 例先兆流产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实施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情况、激素[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新生儿指标(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畸形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 88.00%,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2、P、HCG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E2、P、HCG水平分别为(1078.41±18.26)pg/ml、(31.86±3.66)nmol/L、(8574.21±96.69)U/ml,高于对照组的(905.25±26.69)pg/ml、(25.91±4.13)nmol/L、(7410.33±105.53)U/ml,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259.87±84.91)g,新生儿畸形 0 例;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275.46±86.29)g,新生儿畸形 1 例(2.00%).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畸形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联合应用地屈孕酮、黄体酮治疗可获得突出效果,利于提升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改善激素水平,不会对新生儿出生指标产生影响,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保胎成功情况激素水平新生儿出生指标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巩海洋刘潇李朝战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乳房美容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8.45±32.16)ml、术后引流量(170.95±28.37)ml均少于对照组的(433.54±50.27)、(382.62±52.08)ml,手术时间(162.31±23.05)min、住院时间(12.13±2.65)d均短于对照组的(221.47±29.26)min、(15.48±3.16)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 1 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 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4.36%(P<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睡眠状况、依从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根治效果相当,但保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能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杜凯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8 例ICU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 39 例.参照组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 4 h,试验组患者的pH、PaCO2、PaO2 分别为(7.35±0.07)、(62.31±8.57)mm Hg(1 mm Hg=0.133 kPa)、(64.82±10.17)mm Hg,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29±0.05)、(73.31±11.26)mm Hg、(51.53±8.25)mm Hg;治疗36 h,试验组患者的pH、PaCO2、PaO2 分别为(7.36±0.05)、(51.98±6.02)mm Hg、(72.61±11.08)mm Hg,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1±0.06)、(63.21±10.69)mm Hg、(56.17±9.22)mm Hg.试验组患者治疗 4、36 h的pH和PaO2 明显高于参照组,PaCO2 明显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患者ICU入住时间(12.15±1.68)d和机械通气时间(10.08±1.74)d均短于参照组的(20.63±3.27)、(19.82±2.53)d,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χ2=3.924,P=0.048<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的TNF-α、NF-κB、IL-6 水平分别为(2.08±0.57)pg/ml、(6.48±1.12)ng/ml、(10.62±2.39)pg/ml,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31±0.74)pg/ml、(9.49±1.34)ng/ml、(15.31±3.15)pg/ml,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ICU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普及应用.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