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枢-带脉"电针法结合行为控制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李德恒郭瑞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天枢-带脉"电针法结合行为控制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观察和讨论.方法 选取 80 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天枢-带脉"电针法结合行为控制)与对照组(行为控制),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及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0%高于对照组的 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BMI、ALT、AST分别为(26.30±1.32)kg/m2、(69.42±14.89)U/L、(56.31±13.25)U/L,治疗后分别为(24.25±1.16)kg/m2、(43.50±9.89)U/L、(41.05±11.87)U/L;对照组治疗前BMI、ALT、AST分别为(26.42±1.45)kg/m2、(68.99±15.37)U/L、(55.89±11.08)U/L,治疗后分别为(24.85±1.13)kg/m2、(56.24±13.05)U/L、(47.89±10.67)U/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BMI、ALT、AST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TC、TG、HDL-C、LDL-C分别为(6.23±0.49)、(3.29±0.47)、(0.87±0.49)、(3.57±0.59)mmol/L,治疗后分别为(4.58±0.56)、(1.05±0.61)、(1.49±0.35)、(2.49±0.48)mmol/L;对照组治疗前TC、TG、HDL-C、LDL-C分别为(6.40±0.54)、(3.41±0.83)、(0.86±0.36)、(3.58±0.62)mmol/L,治疗后分别为(5.07±0.25)、(1.31±0.58)、(1.01±0.38)、(2.95±0.41)m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和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HDL-C显著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天枢-带脉"电针法结合行为控制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可获得病情逆转,同时肝功能及血脂显著受益.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电针天枢-带脉穴行为控制

    内补黄芪汤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邱树波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内补黄芪汤的效果.方法 62 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内补黄芪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5 天、2 周、4 周、12 周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3.98±3.26)、(17.33±2.83)、(21.03±3.22)、(22.37±2.89)ml/s,均大于对照组的(12.32±2.02)、(13.02±3.09)、(16.21±2.10)、(18.39±2.74)m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82.52±12.97)、(74.91±5.78)、(91.86±3.95)、(98.19±4.79)、(72.90±2.93)、(81.94±3.91)、(82.94±4.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13±4.11)、(65.21±3.27)、(83.25±2.31)、(89.09±2.25)、(67.03±1.16)、(75.03±1.17)、(73.16±1.08)分,躯体疼痛评分(122.03±3.13)分低于对照组的(142.30±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SS评分(7.04±0.64)分低于对照组的(8.23±0.83)分,下床活动时间(1.51±0.55)d、住院时间(7.01±0.63)d短于对照组的(2.34±0.60)、(9.10±0.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给予内补黄芪汤有助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手术患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能够对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与临床指标进行改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术后恢复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内补黄芪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手术术后恢复

    妇科再造丸治疗虚寒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吴璇刘新宁艳辉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虚寒性痛经患者给予妇科再造丸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予以观察.方法 240 例虚寒性痛经患者,按照 1~240 发放数字卡片,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 120 例,分别采取妇科再造丸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商品名:妈富隆)治疗与单一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a(PGF2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1.67%,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小腹冷痛、肛门坠胀、肢体畏寒、腰骶酸痛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小腹冷痛、肛门坠胀、肢体畏寒、腰骶酸痛积分分别为(0.53±0.13)、(0.64±0.13)、(0.53±0.14)、(0.63±0.21)分,低于对照组的(1.32±0.23)、(1.64±0.51)、(1.12±0.26)、(1.22±0.24)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GF2a低于本组治疗前,PGE2 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12±0.52)分、PGF2a(29.03±3.14)pg/ml低于对照组的(2.83±0.57)分、(34.20±3.57)pg/ml,PGE2(28.57±3.85)pg/ml高于对照组的(25.24±3.64)pg/ml,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再造丸应用于虚寒性痛经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学指标改善,缓解疼痛,安全有效.

    妇科再造丸虚寒性痛经中医证候疼痛不良反应

    白癜风胶囊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赖旻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癜风胶囊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0 例白癜风患者,依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各 100 例.联合用药组采用白癜风胶囊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单独用药组采用白癜风胶囊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体征积分(病损部位、病损面积、病损程度积分)、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实验室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IL-18]、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病损部位、病损面积、病损程度积分及Hb、PLT、WBC水平分别为(0.23±0.07)分、(0.24±0.07)分、(0.14±0.04)分、(99.32±11.52)g/L、(179.85±27.56)×109/L、(4.25±0.82)×109/L,单独用药组患者分别为(0.50±0.05)分、(0.48±0.11)分、(0.46±0.06)分、(90.02±10.84)g/L、(150.23±21.65)×109/L、(3.72±0.86)×109/L.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病损部位、病损面积、病损程度积分及Hb、PLT、WBC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病损部位、病损面积、病损程度积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而Hb、PLT、WBC水平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高于用药前,CD8+、TNF-α、IFN-γ、IL-6、IL-8、IL-12、IL-18 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单独用药组,CD8+、TNF-α、IFN-γ、IL-6、IL-8、IL-12、IL-18 水平均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87.00%(87/100)高于单独用药组的 71.00%(71/100)(χ2=7.715,P<0.05).结论 白癜风胶囊联合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白癜风胶囊单独治疗好.

    白癜风白癜风胶囊芪胶升白胶囊体征积分血常规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

    基于多孔阶跃面技术的颅内动脉瘤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潘毅赵小强张一刘凯轩...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多孔阶跃面技术模拟构建的血流导向装置(FD)在颅内动脉瘤数值模拟方面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在支架选择方面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一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图像数据,通过Mimics等软件构建其基本几何模型并进行FD模型的置入,再进一步对所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求解计算,以获得该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布情况.结果 观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置入前比较,发现模拟置入FD后动脉瘤体整体压力显著下降;瘤体平均壁面剪切力(WSS)整体下降,且动脉瘤体高WSS区域明显减少;另外FD置入对动脉瘤内部的涡量产生有较大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动脉瘤瘤体内部的血液流动速度.结论 对比既往大量研究数据,发现通过多孔阶跃面技术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其保持一致,提示本研究方法行之有效,且较之其他方法更加快速、准确,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多孔阶跃面

    1例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合理用药分析

    贺燕李光灿庄瑞春陈芬...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临床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策略,本研究收集 1 例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治疗过程监测、文献分析及事后用药分析进行探讨.在本病例中,阿美替尼与奥西替尼均为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将阿美替尼更换为阿法替尼并不是最佳的用药策略.对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化疗方案可以首选培美曲塞+顺铂(PP)方案,靶向药物首选奥西替尼或阿美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合理用药

    卡瑞利珠单抗致昏迷罕见不良反应1例

    李贝贝解新生李冲樊宗兵...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 1 例卡瑞利珠单抗致昏迷罕见不良反应的病例.患者,男,73 岁,诊断为右肺恶性肿瘤,既往行多程多线治疗.患者于 2021 年 12 月 12 日 08:43 行卡瑞利珠单抗 200 mg,d1,q.2 周.第 3 程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输注 10 min后,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考虑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卡瑞利珠单抗,并立即更换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测指间血糖 6.1 mmol/L,心电监护示:血压 118/74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 20 次/min,心率 87 次/min,患者昏迷状态持续约3 min,08:56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意识恢复,对答切题.

    卡瑞利珠单抗昏迷药物不良反应

    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裸花紫珠颗粒治疗咽炎的作用机制

    张梅红周朝忠晏发旷春兰...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方法和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裸花紫珠颗粒治疗咽炎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分析鉴定裸花紫珠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将已定性化合物录入TCMSP、HERB、Swiss Target数据库筛选成分靶点.以"咽炎"为检索词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等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应靶点.裸花紫珠颗粒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绘制韦恩图,进而运用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可视化,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绘制气泡图进行可视化.结果 裸花紫珠颗粒共鉴定出 18 种主要化学成分.数据库筛选出 155 个化学成分相应靶点,2319 个咽炎相应靶点,取交集得 76 个相应靶点,根据网络拓扑参数判断关键靶点 38 个.关键靶点涉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抑制蛋白P53(TP53)、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 269 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 116 条信号通路.结论 裸花紫珠颗粒中的化合物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咽炎,其分子机制与Akt1、TNF、TP53、IL-6 和VEGFA等靶点及芹菜素、木犀草素、咖啡酸等成分相关,涉及TNF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通路、核因子κB(NF-κB)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癌症通路及多糖蛋白和凋亡等信号通路.为后续多靶点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相关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网络药理学裸花紫珠颗粒咽炎作用机制

    中药临床药师在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唐银燕梁邦就余长春陆少雁...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横断面法,将本院 2020 年 7 月~2020 年 12 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 295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 2021 年 1 月~2021 年 6 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 241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学干预用药,观察组在常规药学干预基础上由中药临床药师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对比两组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药品种类、主要存在问题类型及其发生情况、中成药费用.结果 观察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 56.43%低于对照组的 75.25%,超说明书用药药品种类及主要存在问题类型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超功能主治(54.36%)、超疗程(2.07%)、超说明书溶媒(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73.22%、15.93%、11.53%)(P<0.05).观察组中成药总费用(155281.93±1742.31)元及人均中成药费用(644.32±92.34)元均少于对照组的(291945.34±2314.06)、(989.65±121.64)元(P<0.05).结论 中药临床药师通过在常规药学干预基础上规范了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降低了医疗风险,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和医师权益.

    中药临床药师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药学干预药品品种超功能主治

    粤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的感染特点分析

    余少玲陈培填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粤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人博卡病毒(HBoV)流行病学特征,为粤东地区儿童HBoV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13499 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对其咽拭子标本行巨细胞病毒(CMV)、肺炎链球菌(SP)、HBoV等 16 种病原体核酸检测.观察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结果;分析 HBoV感染的年龄、年份、季节分布情况,HBoV单纯感染、混合感染检出情况及临床表现.结果 13499例患儿中,HBoV阳性检出 269 例,阳性率为 1.99%.幼儿期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 3.75%(215/5737),其次是婴儿期(1.13%)、学龄前期(0.19%),学龄期未检出HBoV阳性,不同时期患儿HBo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9 例HBoV阳性患儿中,≤3 岁患儿占 98.51%(265/269),尤其是 1~2 岁年龄段患儿占 65.80%(177/269).HBoV春夏秋冬四季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1.65%、1.23%、2.55%、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V一年四季均可检出,以秋冬季节流行为主.2019年4月~2020年3 月、2020 年 4 月~2021 年 3 月、2021 年 4 月~2022 年 3 月及 2022 年 4 月~2023 年 3 月HB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64%、2.26%、1.58%、1.63%,阳性检出率有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V单纯感染 78 例,占 29.00%(78/269);HBoV混合感染 191 例,占 71.00%(191/269).HBoV单纯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为咳嗽(78 例,100.00%)、发热(53 例,67.95%)、喘息(37 例,47.44%);HBoV混合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为咳嗽(190 例,99.48%)、发热(133 例,69.63%)、喘息(88 例,46.07%);HBoV单纯感染、混合感染患儿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粤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秋冬季节流行,主要感染幼儿期儿童,尤其是 1~2 岁儿童,感染后常出现咳嗽、发热及喘息等症状.

    呼吸道病原体人博卡病毒儿童流行病学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