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诊断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诊断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孙荣武;赵吉生;王鸿利

月刊

1007-4287

zszd@chinajournal.net.cn

0431-84995294

130033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中国实验诊断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NSE、PTX3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探究

    王景景霍姝峰
    1387-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五聚蛋白3(PTX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血清NSE、PTX3表达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已期为临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供靶点参考.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此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纳入对象均开展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检测患者溶栓前血清NSE、PTX3表达,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溶栓前相比,将溶栓后NIHSS得分减少≥45%的患者纳入恢复良好组,NIHSS得分减少<45%纳入恢复不良组,分析血清NSE、PTX3表达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 入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基本痊愈62例,显著有效10例,将上述72例患者纳入恢复良好组,有效15例,无变化13例,将28例患者纳入恢复不良组.相较于恢复不良组,恢复良好组患者血清PTX3、NSE表达较低,NIHSS量表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溶栓前血清PTX3、NSE表达与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关,血清PTX3、NSE过表达可能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溶栓前血清PTX3、NSE表达单独、联合预测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AUC均>0.80,联合预测价值较理想.依据ROC曲线得出溶栓前血清PTX3≥1.565(μg/L)、NSE≥27.160(μg/L)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风险较高;经相关性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前血清PTX3、NSE表达与溶栓后NIHS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前血清PTX3、NSE表达与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溶栓前血清PTX3、NSE过表达可能是导致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正五聚蛋白3神经功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基于模型预测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因素分析

    张雅萍钱莉郑宏强申玉英...
    1392-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发生视力残疾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时间顺序前198名作为建模组,后184名作为验证组.结果 建模组DR患者中视力残疾患病率为43.0%.视力残疾与性别、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共患疾病、尿蛋白和眼压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上述因素是发生视力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建模组与验证组中模型拟合较好(x2=9.33,P=0.31;x2=11.21,P=0.19).ROC曲线下面积建模组为0.919,最大约登指数0.674,灵敏度0.782,特异度0.892;验证组为0.841,最大约登指数0.564,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737.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模型能有效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的发生,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价值.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模型列线图

    ORMDL3、TSLP与过敏性鼻炎患儿Th1/Th2平衡相关性及预测病情程度的价值

    顾东佳赵红艳冯利娟褚保凤...
    1398-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与过敏性鼻炎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相关性及预测病情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2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过敏性鼻炎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44例和中重度组82例,比较两组的ORMDL3、TSLP及Th1/Th2水平,分析ORMDL3、TSLP与过敏性鼻炎患儿Th1/Th2平衡相关性,以及过敏性鼻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评估ORMDL3、TSLP对过敏性鼻炎患儿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儿的Th1/Th2分别为(1.61±0.54)、(0.89±0.27),ORMDL3 mRNA分别为(1.34±0.32)、(2.06±0.65),血清 TSLP 分别为(30.42±4.59)mg/mL、(32.08±5.67)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ORMDL3、TSLP 与 Th1、Th1/Th2 呈负相关(P<0.05),与 Th2 呈正相关(P<0.05).ORMDL3(OR=4.963,95%CI:1.762~13.979)、TSLP(OR=3.995,95%CI:1.418~11.252)是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P<0.05).ORMDL3、TSLP单一及联合预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灵敏度分别为0.83、0.72、0.91,特异度分别为0.77、0.79、0.7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31、0.874.结论 ORMDL3、TSLP与Th1/Th2呈负相关,能够预测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过敏性鼻炎类黏蛋白1样蛋白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病情严重程度

    动态心电图联合淀粉样蛋白A1、miR-499-5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囡囡史韩峰岳志杰纪春辉...
    1403-1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淀粉样蛋白A1(SAA1)、微小RNA(miR)-499-5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在山西华晋骨科医院接受检查的8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及8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动态心电图联合SAA1、miR-499-5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SAA1、血清miR-499-5p、QTcd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cTnⅠ(OR=3.728,95%CI:1.489~9.339)、血浆 SAA1(OR=4.076,95%CI:1.627~10.208)、血清 miR-499-5p(OR=3.983,95%CI:1.590~9.976)、QTcd(OR=3.518,95%CI:1.405~8.813)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动态心电图联合SAA1、miR-499-5p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分别为0.73、0.81、0.72、0.92,特异度分别为 0.77、0.79、0.70、0.7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1、0.781、0.735、0.887.结论 血浆 SAA1、血清 miR-499-5p 及QTcd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关,三者联合可用于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淀粉样蛋白A1miR-499-5p

    心脏乳头状纤维弹力瘤引发脑梗死1例

    康春阳韩莹莹孙大华刘斌...
    1408-1410页

    血清CXCL10联合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

    杨华杜佳宜杨美俊丁明欣...
    141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联合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126例,根据患者治疗1个月内是否继发呼吸衰竭、闭塞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血管内弥漫性凝血、死亡等不良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的血清CXCL10水平及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分析血清CXCL10水平及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血清CXCL10联合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2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预后不良28例,发生率22.22%.预后不良组肺部叩诊浊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XCL10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中大叶性肺炎、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的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XCL10(OR=3.823,95%CI:1.526~9.575)、大叶性肺炎(OR=3.640,95%CI:1.447~9.154)、肺实变(OR=4.023,95%CI:1.641~9.865)、肺不张(OR=3.658,95%CI:1.511~8.856)、胸腔积液(OR=3.688,95%CI:1.468~9.264)是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XCL10联合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预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0.85,特异度为0.62,曲线下面积为0.867.结论 血清CXCL10联合高分辨CT影像学特征可用于评估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不良预后,预测效能良好.

    重症支原体肺炎小儿高分辨CTCXC趋化因子配体10

    基于CT细胞外体积分数预测Ⅲ期结肠癌预后风险的研究

    陈明欣顾桂颖
    1416-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多期对比增强CT的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Ⅲ期结肠癌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确诊为Ⅲ期结肠癌并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55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多期增强CT扫描,通过测量平扫、延迟期增强CT图像上结肠癌病灶及同层面大动脉的CT值来计算ECV分数.根据时间依赖性ROC曲线获得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ECV组.通过COX回归分析评估ECV分数与Ⅲ期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高/低ECV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此外在组织学切片上(H&E染色)测量病理ECV分数,评估基于CT的ECV分数与病理ECV分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ECV组与高ECV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差异,低ECV组3年DFS率(80%)显著高于高ECV组(50%)(P=0.008),Cox回归分析表明ECV分数是Ⅲ期结肠癌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4.749;95%CI:1.654~13.638;P=0.004).并且基于CT的ECV分数与病理ECV分数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r=0.73).结论 术前基于多期增强CT的ECV分数可以作为预测Ⅲ期结肠癌预后生存的影像学指标.

    结肠癌多期对比增强CT细胞外空间无病生存期

    2023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郑娅楠鄢超姜钧天焦美玲...
    1423-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3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临床分离菌并采用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3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81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1%,革兰阴性菌占67.9%.检出率排名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是16.5%,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是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6%和18.0%.结论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临床分离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2014-2023年吉林省耐药监测点结核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昕马莹聪王岙齐鹏...
    1427-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省耐药监测点-桦甸市2014年-2023年的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4-2023年桦甸市10年间纳入的结核病患者,采用比例法药敏实验进行6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x2检验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对桦甸市结核病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结果的58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279株,耐药率47.7%;初治患者耐药率46.7%,复治患者耐药率55.1%;单耐药率43.7%,初治患者单耐药率大于复治患者(22.3%比10.1%,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多药菌株85株,耐多药率30.5%,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初治患者(24.6%比13.2%,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耐药菌株60株,多耐药率21.5%,复治患者多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18.8%比9.1%,P=0.012),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12.3%比4.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泛耐药菌株11株,广泛耐药率3.9%.复治病例发生结核分枝杆菌多耐药是初治病例的2.064倍(OR=2.064,95%CI:1.045~4.073);男性发生结核分枝杆菌多耐药是女性的3.019倍(OR=3.019,95%CI:1.265~7.206).同时,桦甸市所在地区的发病率在2020年以前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23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复治患者和男性患者中耐多药和多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和女性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针对复治患者和男性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并发多重感染脓毒症的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1例诊治体会

    王亚莉单立业刘振伟王利武...
    1432-1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