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诊断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诊断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孙荣武;赵吉生;王鸿利

月刊

1007-4287

zszd@chinajournal.net.cn

0431-84995294

130033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中国实验诊断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规MR联合DWI成像鉴别小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价值

    边毓尧石向明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MRI形态学特征联合DWI成像在小脑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高级别胶质瘤(HG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病理证实的16例PCNSL和28例HGG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了 PCNSL组和HGG组之间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常规MRI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PCNSL组的ADC值均低于HGG组(0.53×10-3 vs.0.83×10-3 mm2/s,P<0.001).常规的MR特征:肿瘤大小,增强方式,是否伴囊性,条纹状水肿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均<0.01);但两组在出血和脑表面受累情况之间无显着差异(P均>0.05).结论 常规MR特征中,肿瘤大小,分支样强化,囊变和条纹样水肿表现对小脑PCNSL和HGG的区分有帮助,并且联合ADC值使用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能力.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胶质瘤磁共振诊断

    VTIQ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CDFI在甲状腺癌诊疗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甄敏刘晓娟杨素筠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VTIQ)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甲状腺癌诊疗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甲状腺癌患者91例设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91例设为良性组,两组均分别接受VTIQ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CDFI检查.统计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不同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疾病分期)患者、不同预后患者VTIQ[病灶组织剪切波速度(SMV)]及CDFI参数[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流阻力指数(RI)],分析VTIQ及CDFI参数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疾病分期的关联性.结果 恶性组SMV平均值、PSV、RI高于良性组,EDV低于良性组(P<0.05).淋巴结转移、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SMV平均值、PSV、RI高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EDV低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检验可知,SMV平均值、PSV、RI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呈显著正相关,EDV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SMV平均值、PSV、RI高于预后良好组,EDV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通过VTIQ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CDFI检查,可明确甲状腺癌病灶信息,在疾病诊疗评估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甲状腺癌VTIQ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CDFI

    胎儿肺动脉多普勒参数对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崔明雨南钰刘宗谕崔雪...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共纳入136例病例,临产前获取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NRDS组59例及非NRDS组77例.比较两组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获得最大临界值,并计算AT/ET比值在预测NRD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NRDS组胎儿主肺动脉PSV、AT、AT/ET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在预测新生儿NRDS上的AUC为0.957,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获得最大临界值为0.83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5%、89.8%、92.7%.结论 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对新生儿NEDS的预测有显著价值.

    主肺动脉超声多普勒AT/ET比值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术后早期疼痛轨迹对于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预测价值研究

    徐霜霜范志君于淼何侃...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疼痛轨迹对于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GBTM根据术后1~7 d的疼痛强度进行组间轨迹建模分析,确定术后早期疼痛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疼痛轨迹与术后持续性疼痛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术后早期疼痛轨迹对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模型(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适用于分析术后早期疼痛轨迹.术后6个月持续性疼痛发生率为50.80%,其中有42.24%出现轻度疼痛,有8.55%出现重度疼痛.常见疼痛部位依次为胸部(39.57%)、腋窝(27.81%)、手臂(13.91%)和后背(7.49%).术后早期疼痛中的重度疼痛轨迹与术后6个月持续性疼痛相关(P<0.001).ROC曲线显示,重度疼痛轨迹预测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的AUC为0.865.结论 术后早期疼痛轨迹可用于预测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临床中可根据术后早期疼痛轨迹对患者进行分类,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术后急性疼痛乳腺癌手术门诊手术术后持续性疼痛术后疼痛轨迹

    食管入口巨大纤维血管性息肉1例

    林珈羽王吉喆
    145-147页

    内乳放疗对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分析

    全睿武宁
    148-154页

    不同亚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李贺范学科唐进亮王鹏帅...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亚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28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Siewert分型将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分为Ⅱ型和Ⅲ型两个亚型,分析不同亚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5.68岁,男女性别比例为 5.1∶1.萎缩/肠化(OR=8.89,95%CI 4.85~16.29)和肿瘤家族史(OR=5.07,95%CI 1.70~15.15)是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萎缩/肠化和肿瘤家族史是Ⅱ型和Ⅲ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发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男性、存在萎缩/肠化以及肿瘤家族史的个体更容易患早期AEG和癌前病变;Ⅱ型和Ⅲ型早期AEG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无差异;早期AEG患者与癌前病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无差异.

    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癌前病变Siewert分型危险因素

    超声诊断新生儿永存第五主动脉弓并第四弓离断1例

    李峥赵怡璇吕冬梅
    159-160页

    血清指标对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预后影响及营养干预的实验研究

    苏冬冬王芳芳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学、营养指标与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评价营养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实验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的60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测定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总蛋白(TP)、肌酐(Cr)、淋巴细胞(LYM)及血钙水平,并计算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血清指标及PN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指标及PNI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PA、HB、TF、ALB、TP、LYM、血钙水平及PNI均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B、TF、LYM、血钙及PNI为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0.476~3.272,P=0.000~0.042,95%CI=0.269~4.11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B、TF、LYM、血钙及PNI对预后不良发生AUC面积分别为0.668、0.750、0.718、0.641、0.865,PNI对预后不良预测灵敏度为86.89%,特异度为82.77%.结论 血清学指标及患者营养状态与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血清指标营养状况预后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李卓奇王嘉欣唐晚晴姜雪...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T2DM同时伴有MAFLD患者214例,采用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技术测定肝脏硬度(LSM)及受控脂肪衰减参数(CAP),再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肝纤维化组及肝纤维化组,将肝脂肪变性和显著纤维化分别定义为CAP评分≥260 dB/m和LSM评分≥8 kPa.收集全部病人的基本信息,同时测定了空腹血糖、血脂、肝功、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液指标,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检验及x2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评价变量与肝纤维化之间的相关程度,将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中.结果 相较于非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CA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酸、HCY更高(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表明: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HCY与LSM独立相关(R2:0.312,调整后R2:0.285,均P<0.05).结论 T2DM合并MAFLD的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HCY水平较高,HCY是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脂肪性肝病同型半胱氨酸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