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数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数字医学
中国数字医学

李包罗

月刊

1673-7571

digmedyiliao@yahoo.com.cn

010-65815162,65815163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甲8号和乔大厦B座210A室

中国数字医学/Journal China Digital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线网络下基于DICOM的超声工作站在PACS中的实现

    于杰曹瑞平崔煜戴伟...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缩短床旁超声报告出具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PACS客户端和超声设备采用无线网络接入内网,配置Worklist和DICOM网关服务,调用DICOM-JPG程序转换图像格式.结果:移动床旁超声系统优化了检查流程,提高床旁超声检查报告质量和效率,加快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结论:该系统实现床旁超声从登记到报告全流程数字化一站式服务,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床旁超声无线网络传输

    虚拟仿真技术在危重患者急救输液技术教学平台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艾美梅胡雪慧李俊杰胡珊博...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危重患者急救输液技术教学平台,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输液技术.方法:运用自主构建的骨髓腔穿刺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建立急救输液技术平台,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并进行教学评价.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参加急诊专科培训、重症专科培训及卫勤训练的33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危重患者急救输液技术平台.授课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2.79±10.53)分,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5.12±7.79)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士的操作成绩(86.36±5.03)分,观察组护士的操作成绩(95.61±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在适应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广度及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业负担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授课时间、内容分布、参加课程积极性、满意度、学习积极性、提高骨髓穿刺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希望以后课程能够采用此次教学模式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改良了传统教学的缺点,为急救输液技术的教学提供新方式;但需客观看待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增强护理人员对急救输液技术的认识,对于不足之处,也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虚拟仿真骨髓穿刺教学平台教学效果

    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专病数据智能平台建设研究

    吴欢车贺宾陈媛媛王万玲...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述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构建专病数据智能平台的建设路径及成效.方法:在临床科研数据中心通用数据治理基础上,对数据治理关键技术和专病数据智能平台架构进行讨论,完成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专病数据智能平台建设.结果:完成多中心急性肾损伤、强直性脊柱关节炎、腹部创伤、急性胸痛等9个专病数据库的建设,覆盖医院近20年的临床数据.结论: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专病数据智能平台,提高了专病数据治理及质控效率,不仅实现了快速建库,还实现了专病库数据的动态更新和智能分析.

    科研数据中心专病数据智能平台数据治理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宫颈癌专病库建设

    王琳琳郝文杰郝鹏鹏崔芳芳...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更好地利用真实世界的宫颈癌诊疗数据,提高宫颈癌的防控和诊疗水平.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框架,基于对业务、数据等流程的分析,汇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患者数据,通过数据治理、专病库系统设计等,构建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结果:基于12个临床信息系统,构建了涵盖64个数据模型、2 393个字段的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纳入2.2万余例患者、30.9万余人次的就诊信息,并开发了涵盖数据画像、患者全景、研究项目、数据分析、随访中心、辅助诊疗、知识库、专病库管理等8大功能模块的专病库管理系统.结论:该专病库实现了同一患者跨系统信息的关联整合,并为宫颈癌临床研究提供了多模态、标准化、可便捷获取的高质量数据.

    专病库宫颈癌多模态数据数据治理

    基于语义相似性的秦伯未肝病诊治医案推荐模型构建研究

    孙玲玲李雁刘智骆长永...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名中医秦伯未诊治肝病临床经验的传承,辅助中医临床决策.方法:基于语义相似性构建秦伯未诊治肝病医案推荐模型,以秦伯未诊治肝病医案为数据基础建立正向样本,以与肝病无关病案组成负向样本,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模症状群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AdamW优化函数,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利用模型参数梯度对LSTM模型进行优化.将症状群向量化表示,计算两个症候群的余弦相似性,最后输出推荐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结果:用于模型训练的样例共包含正负样本2 132例,包含1816个症状描述,对244条医案进行实验,并通过随机验证测试展示了模型应用场景,实现了相似医案推荐.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医案推荐效果较好,有助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及推广应用,同时可供临床决策参考,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名老中医语义相似性长短期记忆网络医案推荐

    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启动运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88页

    《伤寒论》类方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

    张一卓孙燕郑丰杰李宇航...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经方分类体系,构建《伤寒论》类方知识图谱,助力以经方方剂为主线的《伤寒论》知识表示及类方研究.方法:以"领域本体七步法"为指导抽取概念及关系,进行模式层构建,在模式层约束下进行知识抽取,应用Neo4j图数据库和Python编程软件导入抽取结果,构建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伤寒论》类方知识及关联,并以栀子豉汤类方为具体实例,展现知识图谱在类方分析与研究中的作用.结果:共构建抽取概念16大类、对象属性15个、数据属性4个、关系属性1个;共导入节点4 300个,关系5 227条,形成《伤寒论》类方知识图谱,结合Cypher语句可以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查询,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比较方剂组成、主治症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更加直观、快捷地分析方剂衍化规律.结论:以类方体系为核心框架构建知识图谱,有利于以方证为线索的《伤寒论》学习研究及类方知识的挖掘,也可为《伤寒论》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奠定基础.

    类方伤寒论知识图谱知识挖掘

    面向临床的药物关系知识图谱设计与应用

    彭坤冷金昌吴欢肖瑶...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综合运用知识结构化抽取、知识存储、知识融合等技术,整合了多源异构性的临床前药学研究数据,构建了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支持基于本体公理和图结构规则的知识推理业务,可辅助挖掘深层的DDI关系,并推测尚未经研究证实的潜在DDI关系.基于Neo4j平台搭建了药学知识图谱应用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DDI关联知识查询和DDI风险等级预警,可帮助医生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DDI知识,为精准用药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该系统可与医生工作站相结合,是对药学知识图谱应用于临床的技术探索.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图谱药研数据药物不良反应

    产科专业数据的可用性评估及治理

    杨川子李玲蔡敏敏林韵...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产科专业数据的质量及可用性,满足疾病诊疗、监测和研究需求.方法:以现有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通过明确指标评估需求、确定评估数据、建立评估映射、提出数据质量评估维度、执行数据质量评估、反馈评估结果、总结与改进等7个步骤,针对医院产科数据开展系统性的可用性评估及治理.结果:针对多个数据源的产科专业数据建立了评估体系,通过规范的数据治理,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产科专业数据评价体系,为考核指标数据的可用性评估提供了有效框架,可为考核指标数据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产科医疗数据可用性评估数据治理

    医院网络边界安全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赵现王力华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改善医院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满足复杂形势下的网络安全需求.方法:通过完善准入控制和细化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加强边界的静态防御,以及构建多重防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使用蜜罐等主动防御措施建立纵深防御和动态防御体系,将安全防护能力最大化.结果:医院对物理和网络边界的安全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安全威胁数据的统一监控,威胁感知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边界安全专项建设有效改善了医院网络边界安全现状,建立了具备一定威胁感知和迟滞能力的纵深防御体系,提高了对高级安全威胁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网络安全网络准入纵深防御动态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