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临床研究人员对伦理认知及满意度现状展望伦理工作

    许鸣杨漾池金烨成方滢芝...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究人员伦理审查主观清楚、客观了解及伦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医院伦理审查工作提供改进意见。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578名相关人员于2023年10月进行临床研究伦理认知及满意度的调查。比较不同岗位、职称分布对伦理审查工作的认知与满意度,对伦理审查主观清楚、客观了解情况与总体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研究人员伦理审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类临床研究人员对伦理审查的主观清楚程度均偏低,总人群的了解率为20。59%,低于客观了解程度的78。03%,总体满意度为45。67%。主客观了解程度得分与满意度得分之间呈正相关性(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清楚是研究人员伦理审查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1)。结论 为提高临床研究人员的伦理知识水平,应面向全院人员定期开展相关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的培训,普及相关政策法规和知识。同时,伦理办公室应立足于服务好临床研究者及临床研究质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临床研究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临床研究伦理认知伦理审查满意度相关性展望

    基于德尔菲法的医院医疗设备敏感指标体系构建

    李超闫雪松卢宏芊李康鑫...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敏感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评价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于2023年6-8月,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构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敏感指标,应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最终权重。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credibility ratio,Cr)分别为0。801、0。812,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26项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敏感指标体系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适用于医院医学装备部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评价。

    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敏感指标

    2022年邵阳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敬茜茜谭芳华罗营雷鸣...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邵阳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3年2月对邵阳市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6个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从事免疫规划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2年邵阳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772名,其中市疾控9名、县市区疾控52名、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711名;县市区疾控机构、乡镇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人员每万人分别配置0。08名、1。10名;≤7岁儿童每万人分别配置1。11名、15。24名;每km2分别配置2。50名、34。14名;县市区疾控机构免疫规划人员以年龄>29~39岁、女性、<5年免疫规划工作、在编、中级职称、本科、预防医学为主,分别为 36。54%、55。77%、34。62%、86。54%、51。92%、55。77%、38。46%;乡镇(街道)预防接种单位以年龄>29~39岁、女性、<5年免疫规划工作、在编、初级职称、大专、护理学为主,分别为34。60%、83。54%、50。63%、72。15%、60。90%、46。69%、60。06%。结论 邵阳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低且区域间不均衡、人员流动性大,需要进一步合理配置及完善相关服务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人力资源人员配置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SWOT分析

    徐中琪郭莺丁任吉莉...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综合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的系统性分析和概括讨论。综合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主要防控及救治基础,充分利用医院在应急预案、应急物资、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远程医疗等方面具备的优势,进一步加快综合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早期识别应急事件能力、完善应对响应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及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和重大传染病诊治能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据。

    SWOT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型医院应急能力远程医疗传染病

    口腔专科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回顾性分析

    王晓颖宋颖王晓霞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16-2021年所有二次手术患者信息,对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病种、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舌恶性肿瘤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相关性因素。结果 2016-2021年共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468例(1。17%),与第一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0~20 d。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病种为颌面部恶性肿瘤、颌面部良性肿瘤、颌面部感染,导致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皮瓣血管危象、手术后血肿出血,占比为90。17%(422/468)。非计划二次手术组男性319例,女性149例,男女之比为2。14∶1,年龄53。00(36。00,62。00)岁,住院时间14。00(12。00,18。00)d,总费用为68 694。91(51 773。01,89 850。04)元;对照组男性 19 932 例,女性 19 495 例,年龄 31。00(18。00,53。00)岁,住院时间 7。00(4。00,10。00)d,总费用为 12 338。96(8 869。90,28 650。17)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二次手术术式以有皮瓣为主,占比为76。07%。2016-2021年三四级手术中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为3。62%(397/10 966),高于一二级手术的0。25%(71/28 929)。年龄、饮酒史、高血压、皮瓣手术是影响舌恶性肿瘤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口腔颌面外科专业非计划二次手术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和手术分级管理,以提升医疗质量。

    非计划二次手术口腔专科医院恶性肿瘤医疗质量围手术期管理手术级别

    有效沟通在医院干部保健管理中的探索及应用

    张钰陈曦郭栩冶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保健管理作为医院担负的一项重要保障任务,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干部保健部门注重沟通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依靠有效沟通帮助被保健对象掌握更多健康知识,改善被保健对象的负面心理,预防潜在不良风险的发生是重要的工作目标。传统保健服务模式无论在服务质量还是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缺乏有效沟通和成熟完善的保健管理体系,会给被保健对象带来诸多不便,直接影响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保健管理团队工作成员以沟通技巧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多种方式加强有效沟通,将沟通技巧充分应用到实际诊疗及管理工作中,最终实现干部保健管理质量的提升。文章结合有效沟通在干部保健管理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新的责任制保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沟通的积极作用,旨在为更多医院干部保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医院干部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医院管理干部保健有效沟通心理状态沟通效果实践模式

    基层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方丽殷勤东李超鲁春桃...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医疗背景下,公立医院正在实践并探索一种具有特色的运营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外联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以荆门市人民医院为例,通过分析其运营人员构成和运营管理工作模式,探讨了不同运营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最终,通过实施专科运营助理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科主任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运营管理工作模式,科室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得到提升,管理效能也得到增强。文章深入探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内涵、目标和成效,总结了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经验,为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运营管理工作模式MDT专科运营助理精细化管理管理效能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PAF、抗-CCD 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李椅云毕超梁艳华廖子青...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免疫球蛋白E(anti-cross reactive carbohydrate determinants immunoglobulin E,抗-CCD 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病情程度、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荨麻疹活动评分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35)和重度组(n=24)。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AF水平,通过斑点免疫印迹法测定抗-CCD IgE、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PAF水平,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PAF水平与荨麻疹活动评分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慢性荨麻疹患者抗-CCD IgE阳性率。结果 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AF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AF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PAF水平与荨麻疹活动评分呈正相关性(r=0。491,P<0。001)。年龄≥45岁、重度病情、sIgE阳性患者抗-CCD IgE阳性率高于年龄<45岁、轻度病情、sIgE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D IgE阳性患者中过敏原阳性最高的为尘螨组合(66。67%),其次为蟑螂、螃蟹、普通豚草,分别为55。56%、44。44%和44。44%。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PAF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且抗-CCD IgE水平与sIgE水平有一定关系,抗-CCD IgE阳性表达情况对sIgE试验存在一定干扰,分析试验结果时应考虑抗-CCD IgE的影响。

    慢性荨麻疹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免疫球蛋白E血小板活化因子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临床意义

    绿激光汽化联合围手术期提肛肌训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性功能的影响

    戴勇娄宇灵黄志鹏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绿激光汽化联合围手术期提肛肌训练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大体积BP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绿激光汽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围手术期提肛肌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勃起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为(4。82±1。23)分,低于对照组的(8。35±1。4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6。28±6。23)分,高于对照组的(71。54±5。49)分(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阴茎勃起次数、头部硬度≥60%持续时间、根部硬度≥60%持续时间、头部周径变化、根部周径变化等夜间勃起功能监测(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 and rigidity,NPTR)参数分别为(2。98±0。61)次、(29。28±4。32)min、(30。62±4。24)min、(2。10±0。38)cm、(2。05±0。29)cm,均优于对照组的(2。62±0。24)次、(24。52±3。50)min、(23。98±4。61)min、(1。96±0。30)cm、(1。95±0。21)cm(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绿激光汽化联合围手术期提肛肌训练治疗大体积BPH有显著疗效,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还能改善预后,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绿激光汽化围手术期提肛肌训练大体积BPH疗效勃起功能安全性

    肌骨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李云霞包燕妮陈刘飞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四肢关节疼痛或肿胀并接受肌骨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依据临床确诊结果分为痛风组(痛风性关节炎,n=40)与对照组(非痛风性炎性关节病,n=40)。比较2组患者关节受累部位差异、MSUS检查声像图特征及差异,评价MSUS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效能,比较痛风组中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间MSUS检查声像图差异。结果 痛风组40例患者共累及86个关节,对照组40例患者共累及71个关节,痛风组中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较对照组更易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指关节较痛风组更易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中双轨征、强或高回声点、痛风石3种声像图检出分别为38、44、13处,高于对照组的0、2、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双轨征38处,强或高回声点44处,痛风石13处,三者中至少一项阳性者共27例;对照组双轨征0处,强或高回声点2处,痛风石0处,三者中至少有一项阳性者2例。MSUS检查中双轨征、强或高回声点、痛风石3种声像图联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度为95。00%,敏感度为67。50%。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病变更易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MSUS检查可以检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处的多种声像图特征,其中双轨征、强或高回声点、痛风石3种声像图联合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且不受短期体内血尿酸水平波动的影响,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肌骨超声痛风性关节炎双轨征强或高回声点痛风石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