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秦未来廖炜琦潘兴寿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0月—202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是(4.01±0.54)mPa·s、(8.18±1.04)mPa·s、(1.07±0.35)mPa·s、(2.14±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0.87)mPa·s、(9.63±1.26)mPa·s、(1.63±0.41)mPa·s、(2.7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0.22±5.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7±4.8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40.03±4.04)mm、(46.52±4.63)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6±4.39)mm、(52.35±5.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4.41±1.13)pg/mL、(5.05±1.12)mg/L、(6.11±2.4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5±1.08)pg/mL、(7.96±1.51)mg/L、(8.82±2.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水平,且不良反应低,用药安全性高.

    冠心病心律失常阿托伐他汀疗效心功能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田西庚白中治陈巧月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32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n=66,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n=66,直接麻醉诱导),比较观察2组麻醉效果、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的平稳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9.26±2.38)min、(12.73±2.84)min和(9.02±2.6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07±3.04)min、(14.95±3.16)min和(11.87±2.7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0.04±5.19)分、(23.36±4.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3±5.02)分、(18.54±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2、24 h的疼痛程度评分为(4.41±0.68)分、(2.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2±0.73)分、(4.37±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提高麻醉和苏醒质量,且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更好、疼痛程度更低,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标准制订提供借鉴内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右美托咪定麻醉认知功能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阚海峰马兰玉陈龙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气道正压通气吸入剂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OSAHS合并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粉雾剂组和正压组,每组30例.正压组采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此基础上粉雾剂组患者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粉雾剂组治疗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分别为(4.12±0.75)L和(3.59±0.75)L,高于正压组的(3.71±0.85)L和(2.78±0.42)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雾剂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为(14.13±3.29)次/min,低于正压组的(16.11±2.6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雾剂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为(98.02±2.47)%,高于正压组的(94.52±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雾剂组治疗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呼吸事件相关微觉醒指数低于正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正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雾剂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正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雾剂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2/30),与正压组的6.67%(2/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道正压通气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病情,提升肺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显著,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合治疗不良反应

    产后发热的卫气营血辨证举隅

    黄晴钱超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妇人大全良方》认为血虚、血瘀为内感发热的主因,风邪、寒邪为外感发热的主因,强调产后本虚标实、辨证论治.叶天士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论述了热病的病程和证候的传变规律,成为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指导.文章针对产后的特殊生理状态,将温病学的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应用于临床.从分析病因病机入手,讨论本病的传变,根据形、脉、证进行辨证施治,合理选择方药以及相关中药方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兼顾产后病的兼证,如血虚、血瘀及肝郁等,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将中医辨证治疗与现代药物治疗相结合,促进产妇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发热病因病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

    基于神-形-病阐释"神"概念与头针治"神"的应用

    罗雅雪周淑怡
    151-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祖国传统医学中,"神"是一个既清晰又核心的概念.脑神、心神和五脏神易混为一谈,但它们实际上是3个独立而重要的实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共同维持着人体内在生理功能的协调,形成完整的生理系统,主持着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本文基于"神-形-病"的治疗轴,通过方氏头针和调神针法的视角,分别探讨了脑神、心神和五脏神在人体中的位置和功能,进一步地阐述了神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调节神来治疗疾病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些讨论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中的"神",也为脑神、心神和五脏神的概念提供了更全面的阐释.

    脑神心神五脏神头针方氏头针调神针法

    温针灸背俞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范文曦邱福山柯俊华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受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参数、活动耐力变化、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血管内皮功能、炎症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前,2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参数均降低,观察组LVEDD(50.25±2.74)mm、LVESD(45.23±2.79)mm均低于对照组的(54.89±2.87)mm、(53.92±2.77)mm;LVEF参数均上升,观察组[(57.96±6.42)%]高于对照组[(46.2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WD距离均增长,观察组[(347.55±40.72)m]长于对照组[(298.63±32.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uric acid,UA)、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参数均明显降低,观察组hs-CRP(10.06±2.32)mg/L、UA(298.56±30.15)μmol/L、NT-proBNPP(452.23±2.79)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17±2.96)mg/L、(397.54±32.49)μmol/L、(961.79±2.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温针灸背俞穴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增强患者的活动耐力,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标志物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慢性心力衰竭温针灸背俞穴心功能疗效炎症因子不良反应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

    郑文辉吴瑞华
    160-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V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麝香组(n=52)和西医组(n=48).西医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治疗,麝香组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用麝香通心滴丸.对比2组左室射血分数、平板运动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麝香组左室射血分数为(68.28±5.13)%,显著高于西医组的(57.2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平板运动持续时间为(534.13±95.23)s,显著高于西医组的(471.25±85.1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27±0.13)min,短于西医组的(4.24±0.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为(3.53±0.25)次,显著少于西医组的(6.43±0.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LAD、LCX、RCA血流帧数分别为(32.19±1.29)帧、(28.27±4.20)帧和(27.24±2.15)帧,均少于西医组的(38.35±1.24)帧、(34.11±3.18)帧和(33.24±2.29)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MVA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程度,提高冠脉微血管血流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麝香通心滴丸微血管性心绞痛伊伐布雷定β受体阻滞剂校正冠脉血流TIMI帧数左室射血分数

    清眩活络降压汤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曹丽娟潘志松王皖琪宁微...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眩活络降压汤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1次/d,10 mg/次,持续8周;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眩活络降压汤,1剂/d,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持续8周.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血压、血管内皮损伤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收缩压(110.73±8.11)mmHg,和舒张压(79.25±5.03)mmHg,均优于对照组(134.55±8.25)mmHg、(97.56±5.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在治疗后有改善,且治疗组NO(78.98±3.58)mol/L和ET-1水平(51.22±4.56)μg/L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71.55±4.21)mol/L、(60.32±8.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MT、血浆sICAM-1和血清Hcy水平治疗后均有所降低,治疗组IMT(1.02±0.08)mm、血浆sICAM-1(7.21±1.01)μmol/L和血清Hcy水平(321.52±22.56)g/L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1.13±0.11)mm、(9.02±1.02)μmol/L、(370.12±25.3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眩活络降压汤在改善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清眩活络降压汤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临床研究

    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

    王雪华赵睿周慧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应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根据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时间将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0名献血者分为2组,各50例.2021年1—12月未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观察组.对比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前后血液采集质量、血液报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率、合格率、服务总满意度分别为98.00%、98.00%、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80.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可提高血液消毒率、合格率,避免血液报废,还有助于提升献血者服务满意度.

    血液采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服务满意度血液安全血液采集合格率血液报废

    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及效果分析

    张凤琴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纳入常规组,接受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同一批)纳入风险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比较2组管理效果.结果 风险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100%)和正确率(100%)高于常规组(85.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感染控制的理解与应用(18.24±1.23)分、感染控制基础知识(18.45±1.17)分、感染控制操作规程(18.63±1.21)分、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18.54±1.33)分、职业防护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18.67±1.3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17±1.22)分、(17.36±1.22)分、(17.45±1.37)分、(17.29±1.41)分及(17.48±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准确性(18.58±1.17)分、规范性(18.42±1.26)分、响应速度(18.38±1.45)分、协作能力(18.39±1.43)分、改进意识(18.47±1.28)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22±1.38)分、(17.38±1.45)分、(17.27±1.31)分、(17.26±1.31)分及(17.32±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提升其知识掌握水平、工作质量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型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知识掌握工作质量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