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李兰娟

月刊

1005-376X

wstzz@126.com

0411-84787163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双歧杆菌评价淫羊藿总黄酮益生元生物活性研究

    郭强王嘉歆马骁驰田象阁...
    62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pimedium,TFE)对长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调控影响与长双歧杆菌发酵液的抗炎活性.方法 葡萄糖缺乏的MR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5%、1.0%、2.0%的淫羊藿总黄酮作为培养基,设置2.0%葡萄糖和2.0%低聚果糖培养基作为对照,测定发酵后长双歧杆菌的活菌数(CFU)、吸光度值等指标,以明确淫羊藿总黄酮对长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并使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测定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LPS诱导的RAW264.7为炎症模型,评价培养前后发酵液对造模前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确定抗炎作用.结果 TFE能够显著促进长双歧杆菌的增殖,5mg/mL、0.5 mg/mL、0.05mg/mL TFE的促生长率分别为59%、23%、20%,24h生长曲线也表明TFE的促增殖作用.胃肠道耐受性能研究发现,在长双歧杆菌生长环境中添加2%TFE能够提高菌株在0.3%胆盐(t=6.008,P<0.01)、人工胃液(t=4.371,P<0.05)和pH值为3的酸性环境(t=9.645,P<0.001)中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菌株在含有氯四环素、克林霉素、卡那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浓度和体外抗氧化能力(t=15.141,P<0.001).此外,添加TFE的长双歧杆菌发酵液可降低LPS诱导下的巨噬细胞表达促炎因子 TNF-α(t=4.655,P<0.01)、IL-1β(t=7.775,P<0.01)和 IL-6(t=7.775,P<0.01)的水平,进而改善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可促进长双歧杆菌的生长与菌株稳定性,并增强长双歧杆菌的抗炎活性,有成为新型中药来源益生元的潜力.

    淫羊藿总黄酮长双歧杆菌益生元抗炎

    初发干燥综合征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刘奔余正杰柯志彬高晓雨...
    629-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动物模型,探究初发SS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确定SS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征,为该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 建立SPF级6~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初发SS模型,采集实验组(n=6)与对照组(n=6)大鼠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探讨初发SS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发SS组大鼠厚壁菌门(t=2.933,P=0.025)、Uroviricota(t=3.077,P=0.012)、虹吸病毒科(t=7.653,P<0.001)、消化链球菌科(t=2.243,P=0.049)、毛螺菌科(t=4.134,P=0.005)、乳杆菌属(t=6.720,P=0.001)、约氏乳杆菌(t=6.881,P=0.001)和丝状病毒(t=8.356,P<0.001)等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拟杆菌门(t=3.347,P=0.018)、拟杆菌科(t=7.260,P<0.001)、爱格菌科(t=3.214,P=0.009)、坦纳菌科(t=4.477,P=0.005)、阿克曼菌科(t=3.566,P=0.005)、粘液乳杆菌属(t=9.096,P<0.001)、拟杆菌属(t=4.956,P=0.002)、阿德勒菌属(t=3.221,P=0.009)、居海事城球杆菌属(t=4.546,P=0.003)、副拟杆菌属(t=4.477,P=0.005)、罗伊氏粘液乳杆菌(t=9.896,P<0.001)、阿德勒克罗伊茨菌(t=3.227,P=0.009)、单性拟杆菌(t=14.189,P<0.001)、Bacteroides_caecimuris(t=8.745,P<0.001)和Phocaeicola_vulgatus(t=4.936,P=0.002)等丰度均显著降低.结论 SS的初发阶段,肠道菌群不同水平的结构和多样性已发生改变;乳杆菌可能为SS个体潜在的肠道微生态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干燥综合征肠道菌群自身免疫性疾病宏基因组学微生态失调

    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膜的作用

    高毅敏李娜李新鸣金慧...
    637-646,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破坏成熟生物膜的作用,以及其联合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为利用呼吸道共生菌制剂干预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定植,减少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96孔板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利用结晶紫半定量法、刚果红染色法、RT-qPCR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利用结晶紫半定量法、MTT法测定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成熟生物膜的破坏作用;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果 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头孢他啶联用时表现出协同作用(P<0.001).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P<0.001)、胞外多糖产量(P<0.001)及降低胞外多糖基因表达水平(P<0.050).血链球菌cpnp培养上清液可减少成熟生物膜总量(P<0.001)和降低生物膜代谢活性(P<0.001).结论 血链球菌cpnp上清液和其联用抗生素能拮抗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并且上清液对其生物膜有良好的抑制和破坏作用.

    血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协同作用

    交泰丸自微乳对失眠大鼠神经递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唐冰洁王庆伟魏喜红白丹妮...
    647-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交泰丸自微乳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等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交泰丸自微乳对失眠的干预作用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大鼠交泰丸自微乳、黄连自微乳、肉桂自微乳,以地西泮、酸枣仁汤分别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行为学特征,并取下丘脑测定5-HT、NE、DA相关神经递质的活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时间、前肢离地次数均高于正常组(t=8.935 4、10.568 2,P=0.005 2、0.004 7),治疗后各组大鼠较模型组均有改善.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水平显著降低,NE、DA水平显著升高(t=8.4729、15.497 3、21.885 7,P=0.006 8、0.005 7、0.007 2).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地西泮组、酸枣仁汤组、单方黄连组、交泰丸自微乳高剂量组及交泰丸自微乳中剂量组下丘脑内5-HT水平显著升高(t=40.547 7、28.673 2、15.635 4、17.498 0、36.498 6,P=0.005 4、0.003 9、0.006 3、0.003 8、0.004 1),NE、DA水平显著下降(t=12.462 2、8.498 6、24.558 6、18.876 0、7.445 8,P=0.004 9、0.006 7、0.005 4、0.007 5、0.024 1;t=24.483 7、12.8112、24.446 4、32.454 1、16.839 0,P=0.000 1、0.003 4、0.000 1、0.000 1、0.000 7),交泰丸自微乳低剂量组脑内5-HT、NE、DA水平相比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854 3、24.385 5、45.186 5,P=0.086 4、0.105 7、0.176 4).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 Observed spe-cies平均指数、Chao1平均指数、Shannon平均指数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给药组的菌群丰度与多样性均有回调.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的物种结构差异较大,治疗后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均发生改变,菌群丰度也较模型组有了提高.结论 交泰丸自微乳能提高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水平,降低NE、DA的水平,同时可提高失眠大鼠肠道菌群丰度,二者变化具有相关性,交泰丸可能通过影响失眠大鼠肠道菌群丰度、回调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交泰丸自微乳失眠神经递质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和益生菌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抗炎症、抗氧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郑文璐李莉王昆马依拉·买买提...
    657-664,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物群移植(FMT)和益生菌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抗炎症、抗氧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取50只SD雌性大鼠和25只SD雄性大鼠,2∶1合笼,交配成功后随机抽取10只雌鼠为对照组,其余雌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FMT组、FMT+益生菌组,每组10只.FMT组给予10mL/kg粪便混悬液灌胃,益生菌组给予359.708 mg/kg益生菌制剂灌胃,FMT+益生菌组给予10mL/kg粪便混悬液和359.708 mg/kg益生菌制剂灌胃,模型组、对照组进行等量PBS缓冲液灌胃,每天一次,14d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记录大鼠的胎鼠体重、胎盘重量及胎鼠存活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胎鼠体重、胎盘重量,血清中FBG、TC、TG、LDL、FINS、TNF-α、IL-1β、IL-6水平,肠道菌群弯曲菌门、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活胎鼠数量,血清中 HDL 水平,SOD、GSH-Px 活性,肠道菌群 Ace 指数、Chao1 指数,LachnospiraceaeNK4A136 group、未分类毛螺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FMT组、益生菌组、FMT+益生菌组大鼠的胎鼠体重、胎盘重量,血清中FBG、TC、TG、LDL、FINS、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FMT组、FMT+益生菌组大鼠肠道菌群Ace指数、Chao1指数及弯曲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益生菌组Ace指数、Chao1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拟杆菌门、放线菌门、LachnospiraceaeNK4A136 group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FMT组、益生菌组、FMT+益生菌联合组大鼠活胎鼠数量,血清中HDL水平,SOD、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FMT和益生菌补充剂可以减轻GDM大鼠炎症程度,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改变大鼠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肠道微生物群移植益生菌补充剂妊娠结局

    基于肠-脑轴探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障碍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陶海娃张雨荷陈默子詹璐...
    66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脑轴对APP/PS1小鼠认知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应用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Lf)对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进行处理,利用筑巢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认知功能情况,利用尼氏染色和刚果红染色评估神经病理学的改善,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评估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与APP/PS1组相比,APP/PS1+Lf处理组小鼠的筑巢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旷场实验中停留时间显著减少、移动距离显著增加、平均速度显著升高;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的尼氏小体数量增多;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降低;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改变.在科水平上 APP/PS1 组Saccharimonadaceae 丰度显著增多,APP/PS1+Lf 处理组 Muribaculaceae 和 Rikenellaceae 丰度显著增多;在属水平上 APP/PS1组 Candidatus_Saccharimonas、Gordonibacter 和 Eubacterium_xylanophilum_group丰度显著增多,APP/PS1+Lf 处理组 Dubosiella、Prevotellaceae_UCG-001、Faecalibaculum、Marvinbryantia 丰度显著增多.结论 发酵粘液乳杆菌WMU003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肠-脑轴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障碍和神经元损伤.

    发酵粘液乳杆菌阿尔茨海默病肠道菌群肠-脑轴

    后生元那曲4580对慢性束缚应激小鼠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

    刘美汛王一媚贾雯杨玲...
    67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后生元那曲4580对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小鼠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为后生元制剂的功效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25只6~8周龄、体重18~22 g 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RS模型组及实验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75只.CRS模型组和实验组连续21 d进行CRS造模,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造模.实验组小鼠分别灌胃低剂量[1g/(kg·bw·d)]、中剂量[2g/(kg·bw·d)]、高剂量[3 g/(kg·bw·d)]后生元那曲4580,其余组灌胃生理盐水,灌胃持续30d.在灌胃结束后均接受糖水偏好实验、直接睡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及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胸腺、肝脏、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经连续21 d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RS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显著(t=6.444,P=0.001)且糖水偏好指数也显著降低(t=2.229,P=0.029).对比CRS模型组,后生元那曲4580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加显著(t=2.347,P=0.022);实验组小鼠糖水偏好指数均有所上升.在直接睡眠实验中,所有小鼠均未进入睡眠状态.在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中,与CRS模型组相比,后生元那曲4580高剂量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增加(t=-2.575,P=0.018).在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中,后生元那曲4580中剂量组的入睡小鼠数量和入睡率显著增加(Fisher确切概率,P=0.025).结论 后生元那曲4580不具有直接催眠的作用,但具有改善CRS小鼠的焦虑和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的作用,以中剂量改善睡眠的效果较佳.

    后生元睡眠障碍慢性束缚应激肠脑轴

    益生菌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姜凯王广州王洁翡
    677-68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幼儿肠道菌群丰度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CMPA患儿60例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30例作为对照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试验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0例.试验1组采用回避膳食干预,试验2组在回避膳食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对比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肠道菌群丰度,并比较干预前后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肠道菌群丰度、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全身症状、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评分)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EOS)、免疫球蛋白E(IgE)和皮肤指数(SI)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试验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丰度显著降低,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丰度显著升高(t=5.671、12.201、13.097、25.584,均P<0.05).试验2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试验1组的53.33%(x2=4.800,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试验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丰度均显著升高,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丰度和患儿全身症状、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评分及EOS、IgE、SI水平均显著降低(试验1组:t=2.163、3.036、6.591、11.350、6.970、7.044、7.484、7.153、2.258、4.071、3.195,试验2组:t=4.790、5.454、9.187、14.206、8.841、8.820、8.753、8.690、4.141、7.554、5.537,均P<0.05),且试验2组中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试验1组(t=2.197、2.512、4.440、2.788、3.509、2.200、3.270、3.607、2.168、3.576、3.003,均P<0.05).结论 CMPA婴幼儿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丰度降低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丰度升高为主要特征,使用益生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肠道菌群,提高治疗效果.

    牛奶蛋白过敏肠道菌群益生菌

    水解酪蛋白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睡眠质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涂润丹陶倩李双祁陈媛媛...
    682-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以安慰剂(片剂载体)作为对照,评价低(500mg/d)、高剂量(1 000mg/d)水解酪蛋白肽(HCP-2hvy)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82名患者,分为低、高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患者每日服用HCP-2hvy或安慰剂1次,疗程为14d.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日记与睡眠监测仪数据,同时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液与粪便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低、高剂量HCP-2hvy均能显著延长患者客观睡眠总时间(低剂量组t=2.870,P=0.005;高剂量组t=2.590,P=0.010).高剂量HCP-2hvy能显著增加患者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t=2.716,P=0.008),同时低、高剂量HCP-2hvy均能显著增加患者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低剂量组t=2.066,P=0.041;高剂量组t=3.221,P=0.002),且低、高剂量组患者肠道菌群的CPCoA均与安慰剂组显著分离(P=0.048).低、高剂量 HCP-2hvy 能分别提高肠道 Faecalibacterium_prausnitzii(t=2.146,P=0.036)、Romboutsia_timonensis(t=2.263,P=0.027)的相对丰度.结论 HCP-2hvy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失眠人群的睡眠质量.因此HCP-2hvy可以作为一种改善失眠的膳食补充剂加以推广应用.

    水解酪蛋白肽失眠睡眠障碍肠道菌群

    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关系

    阿孜古丽·买买提吐尔逊刘凯卡迪丽娅·阿不都卫力
    68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16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的51例患者纳入双重感染组,其余115例纳入单一感染组.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同期健康体检者8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2个亚组间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双歧杆菌属与肠杆菌属数量比值(B/E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B/E值与双重感染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4.68±0.59 vs 9.33±0.65)lg CFU/g]、乳杆菌[(5.14±0.64 vs 9.05±0.76)lg CFU/g]、拟杆菌[(4.12±0.62 vs 7.45±0.73)lg CFU/g]数量及 B/E值(0.94±0.20 vs 1.18±0.22)均低于对照组,肠球菌[(8.59±0.84 vs 6.22±0.71)lg CFU/g]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双重感染亚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4.33±0.58 vs 4.84±0.60)lg CFU/g]、乳杆菌[(4.78±0.62 vs 5.30±0.65)lg CFU/g]、拟杆菌[(3.71±0.59 vs 4.30±0.63)lg CFU/g]数量及 B/E 值(0.79±0.20vs 1.01±0.21)均低于单一感染亚组,肠球菌[(9.16±0.86vs8.34±0.83)lg CFU/g]数量高于单一感染亚组(均P<0.05).留置胃管(OR=1.396,95%CI:1.096~1.778)、留置深静脉管(OR=1.493,95%CI:1.120~1.989)是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E值(OR=0.355,95%CI:0.200~0.628)是其独立保护因素.B/E值(x2=13.356,P<0.001)与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存在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当B/E值≤0.93时,B/E值(β=-0.916,95%CI:0.236~0.679,P=0.008)是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且与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存在"L型"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

    老年甲型流感重症肺炎肠道菌群失调肺炎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