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辑部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辑部

孟群

双月刊

1672-5166

zhangyj@moh.gov.cn

010-85002952

100044

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2003年7月批准创办的第一份专注卫生信息化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市电子病历区域共享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高摘星路凤刘晶郭默宁...
    791-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构建电子病历区域共享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区域电子病历共享数据质量.方法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应用历史数据开展实证分析,以及开展三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数据项、评分方法及权重.结果 形成电子病历区域共享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30家试点医院开展月度监测分析,2023年1月至6月数据质量总体平均分由90.53分提升至93.83分.结论 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电子病历区域共享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质控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试点医院数据质量持续提升,可为我国其他省市研制电子病历区域共享数据质控方案提供参考.

    电子病历数据质控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本土版模型构建研究

    刘立煌张耀光黄锋张霞...
    798-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线分类的ICD-9-CM3难以满足当前国内应用需求.基于面分类的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具备资源可得性好、扩展性强、容量大等优势,但在国内应用需要本土化.本研究通过明确手术操作分类本质属性、拓展统计轴心、细化轴心值域等方法,借鉴国际主流分类框架,构建了ICHI本土统计版、本土拓展统计版和本土临床版3层模型;选取心血管系统构建分类列表,初步验证了ICHI本土版模型能够兼容国际统计、专业术种统计和多用途统计需求,且较ICHI-WHO版和ICD-9-CM3具备更高的统计应用和临床信息表达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后向映射兼容性,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本土版面分类数据颗粒度ICD-9-CM3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治理体系构建

    周婧雅王怡谢雨涵李博诚...
    806-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多要素协同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的全流程优化管理,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 本研究基于首页数据治理要素,从数据层、介质层、语义层、用户层进行规划,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底层字典维护机制,引入智能化手段,建立自动编码应用模型,开发首页医生端和编码端智能质控功能模块,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结果 该体系显著提高了病案首页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上报效率,解决了质量评估滞后问题.结论 系统化、智能化的全流程数据治理策略,为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对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治理质量

    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多维度分级加权模型研究

    李云霄傅承主余张杰
    813-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数据安全多维度分级加权模型,计算电子病历数据分级级别.方法 在遵循《卫生健康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的前提下,量化电子病历数据分级要素、数据规模、数据泄露后的影响对象和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建立一套针对电子病历结构化数据的分级计算模型.结果 应用本模型对电子病历相关数据的分级计算结果,符合《卫生健康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中的判定标准.结论 数据安全多维度分级加权模型可为电子病历数据分级判定提供参考,支撑卫生健康数据安全有序地开放和共享,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数据分级电子病历多维度加权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助力统计工作智能化转变的探索与实践

    徐静田琪高昭昇叶韵韶...
    819-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和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推动统计工作方式转变、提高统计工作智能化水平方面的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需求调研、案例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完成统计指标梳理、接口设计、数据对接;通过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和汇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质量控制.结果 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平台交换和实时推送,对广州全市494家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数据进行自动清洗和质控,生成295个统计指标;完成了医疗机构前置机数据对接接口标准的建设,实时更新门急诊、住院、重症等数据.结论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部分统计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整合,提高了数据采集和整合效率,提升了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可以更好地为科学决策、行业治理提供支持.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统计工作智能化数据质控

    跨域跨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实践

    路杰闫宣辰蒲旭虹曹鹏飞...
    825-830,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省内跨域跨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设计、建设过程、关键技术、应用实践及其成效,总结实践经验.方法 利用数据标准化、接口规范化、建立中间平台等方法解决共享互认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互认医疗机构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的流程.结果 通过构建和应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实现了省内跨域跨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快速共享与互认,有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就医体验.结论 省内跨域跨机构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但需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不断提升平台的社会效益,确保其长远发展.

    跨域跨机构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信息平台建设

    区域智慧心电中心平台设计与实现

    杨紫雁计虹王梦莹张超...
    831-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多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心电图报告水平差异,以及既往心电检查场景下出现的信息断点等问题,实现心电检查全流程数字化.方法 依托院内心电诊断系统,统一数据接入标准与网络准入策略,设计智慧心电中心平台的架构和功能并上线运行.结果 智慧心电中心平台系统优化原有业务流程,支持多种设备数据导入,覆盖院内外多场景多区域间的心电检查,解决了既往业务流程中信息断点与数据共享难题,保证了区域间心电检查服务的同质化与实时性.结论 智慧心电中心平台为跨区域多中心间的心电图检查集中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优化医疗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智慧心电多机构协同检查同质化可穿戴设备

    北京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数据对接实践与思考

    王鑫李瑞兰蓝白波...
    838-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互通,利用信息化实现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升诊疗效率.方法 基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参照医政部门要求,通过松耦合方案对接市级共享互认平台提升互认效率,保障业务连续性.结果 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上传、下载,以及院内互认流程的信息系统改造设计与实践.随着共享数据的逐渐增多,患者的共享数据下载量及结果互认量均有大幅提升.结论 本次实践表明,数据标准化是互认工作的基础,在院内系统功能设计时,要保证业务连续性、可追溯性、各个环节的数据一致性,同时兼顾医生操作的易用性和便捷性,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数据共享

    低代码技术在医院质控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用与实现

    兰江峰熊莉娟徐玉兰史昕...
    84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低代码技术实现医院质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满足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的要求.方法 在系统架构、功能及安全性方面进行设计,并以不良事件管理功能为例介绍低代码开发模式.结果 基于低代码技术的医院质控管理系统能够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为医院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结论 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技术,低代码技术在功能性、时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面均能够更好满足医院质控管理要求.

    低代码医疗质量安全医院质控管理系统医院等级评审

    一院多区格局下分院区数据统一与业务协同的探索实践

    鞠睿张伟王娇娇
    85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院多区格局下分院区数据统一与业务协同建设难点,探讨建设策略并得出实践经验.方法 通过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佘山院区信息化案例,结合医院运营需求,探讨目前一院多区格局下信息系统的建设难点,制定主要功能建设策略.结果 建成后的信息化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院区数据统一、业务协同、管理同质化等不同层面的难点,提升了分院区的运行效率及经济效益.结论 一院多区格局下分院区数据统一及业务协同建设,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多院区信息化系统数据统一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