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药治疗中的合理用药策略及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胡晓珍王锐丁相梅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药治疗中合理用药策略与常规用药策略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 1~6 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内科住院且实施常规用药策略的 6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 年 7~12 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内科住院且实施合理用药策略的 68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病情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缓解率 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功能、精神角色、健康变化评分分别为(87.11±2.92)、(89.35±3.11)、(85.94±3.94)、(90.12±2.82)、(89.90±2.53)、(91.73±3.55)、(88.37±3.12)、(88.03±2.5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6±3.27)、(71.46±3.56)、(71.09±4.64)、(72.58±4.29)、(72.31±3.79)、(75.98±3.42)、(73.30±3.68)、(72.14±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 94.12%高于对照组的 6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用药策略相比,西药治疗中合理用药策略在提高患者病情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用药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西药合理用药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病情缓解率用药依从性

    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吴素贞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 11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与常规组,各 55 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前后疼痛度评分及出生时和干预 3 个月体格发育指标、神经发育指标.结果 疼痛刺激后,管理组新生儿疼痛度评分(5.00±0.68)分低于常规组的(6.01±1.51)分(P<0.05).出生 3 个月,管理组新生儿头围(41.23±4.21)cm、身高(63.98±5.14)cm和体质量(8.01±1.21)kg均高于常规组的(39.56±3.51)cm、(61.02±4.63)cm、(7.03±1.22)kg(P<0.05).出生 3 个月,管理组大运动、交往、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得分分别为(79.89±3.65)、(77.89±4.16)、(76.59±4.55)、(78.55±3.98)、(79.96±3.6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5.46±4.16)、(73.56±3.98)、(72.56±3.65)、(72.56±4.98)、(75.01±3.89)分(P<0.05).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疼痛管理有助于降低其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且有助于加速其体格和神经发育,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新生儿疼痛管理早期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疼痛度

    序贯评估病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效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王成舟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序贯评估病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效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诊方式分为对照组(55 例,常规急诊分诊)及观察组(55 例,给予序贯方式评估病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急救前评估时间、呼救至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救治效果及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4.36±1.15)min、呼救至治疗时间(12.16±5.86)min、医院反应时间(5.26±2.15)min短于对照组的(7.56±1.36)、(22.36±5.58)、(17.54±5.25)min,GOS评分(4.15±0.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8±0.56)分(P<0.05).观察组患者中枢性高热、直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肝肾功异常发生率分别为 20.00%、3.64%、1.8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8.18%、16.36%、12.73%、7.2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6.36%,死亡率 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73%(P<0.05).结论 序贯评估病情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效率,缩短整体急救时间,增加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序贯评估病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结局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郑梦茹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76 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 38 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 38 例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健康状况评分(87.46±4.38)分、情感职能评分(89.46±1.12)分、生理机能评分(86.49±2.44)分、躯体疼痛评分(90.74±2.38)分、活力评分(88.56±4.38)分、精神健康评分(90.26±2.54)分、生理职能评分(85.49±2.44)分、社会功能评分(89.56±3.41)分,均较对照组的(75.49±3.31)、(81.78±3.12)、(76.74±2.51)、(84.85±2.54)、(74.69±4.21)、(82.56±2.47)、(75.85±2.47)、(85.76±3.75)分更高(P<0.05).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感评分(19.68±2.43)分较对照组的(15.35±2.88)分更高(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达到 100.00%,与对照组的 84.21%相比更高(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26%,与对照组的 23.68%相比更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来说,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且并发症少,患者更认可.

    早期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活动对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红梅杨海玲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活动在急诊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 110 例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 例)和观察组(55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75.85±5.41)%、FEV1/FVC(77.82±5.14)%、FEV1(2.41±0.41)L比对照组的(64.52±4.25)%、(65.87±5.11)%、(1.72±0.20)L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6.51±4.15)、(20.10±4.52)、(28.41±5.16)d,比对照组的(21.26±4.52)、(29.11±7.12)、(38.52±8.14)d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9.1%比对照组的 23.6%低(P<0.05).结论 早期康复活动在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活动急诊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张新萍王皓黄象艳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型子宫内膜降低了临床妊娠率和成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殖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部分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更是治疗效果欠佳.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的生成来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而成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PRP的制备方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自体PRP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薄型子宫内膜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2家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笑寒赵义纯陆曙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发现白细胞介素(IL)-12家族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动脉硬化形成起关键作用,其可增强免疫反应和(或)抑制免疫功能.本文对IL-12 家族的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现状进行简述,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新的参考.

    白细胞介素-12家族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预后

    lncRNA LINC00963通过靶向miR-148b-3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

    李锐赵晓倩王霞张晓红...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期实验表明,低氧环境下的CR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 1(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低氧环境下培养 48 h后CRC细胞(HCT116 和SW480)分泌的外泌体中,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发现了一种功能未知的LncRNA NEAT1,在低氧环境中HCT116 和SW480 分泌的外泌体中含量显著上调.将定制的LncRNA NEAT1 mimic体外处理正常条件培养的HCT116 和SW480 细胞,发现LncRNA NEAT1 mimic处理显著促进了HCT116 和SW480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本次研究显示,与Si-LINC00963+anti-miR-NC组相比,Si-LINC00963+anti-miR-148b-3p组的miR-148b-3p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表明miR-148b-3p受LINC00963 的靶向调控,并且抑制miR-148b-3p表达能逆转干扰LINC00963 对HT29 细胞的作用.本研究为CRC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为CRC诊疗的临床转化提供临床前研究基础.

    结直肠癌外泌体细胞增殖迁移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