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麝香保心丸介导的内皮功能改变对心梗后心衰患者短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廖然韩青张历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麝香保心丸介导的内皮功能改变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心梗后心衰患者 43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21 例)与观察组(22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冠心病及心衰二级预防西药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口服用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常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流式细胞学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 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 17(Th17)及调节性T 细胞(Treg)]、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 1 年后LVEF(59.12±3.83)%高于对照组的(55.88±3.97)%,HR(76.14±6.69)次/min、LVEDD(54.47±2.91)mm低于对照组的(80.61±5.92)次/min、(57.63±2.16)mm,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PT(13.93±2.01)s长于对照组的(12.63±2.07)s,FIB(4.02±0.98)g/L、PAgT(59.63±7.31)%均低于对照组的(4.79±1.02)g/L、(67.56±6.91)%,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观察组治疗 1 年后Th1、Th17 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治疗 1 年后,观察组患者IL-10(36.67±6.38)pg/ml、IL-6(130.63±24.36)pg/ml、CRP(33.12±8.93)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3.08±7.11)pg/ml、(169.67±29.61)pg/ml、(49.68±10.47)mg/L,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介导的内皮功能改变能显著提升心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麝香保心丸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麝香保心丸内皮功能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短期预后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FFR为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

    韩青廖然陈玲张历...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芪参益气滴丸对血流储备分数(FFR)为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60 例FFR为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将其以案例排序数字的奇偶性作为分组标准,排序数字为奇数的 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排序数字为偶数的 30 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LVESd(32.25±3.27)mm、LVEDd(40.31±4.22)mm小于对照组的(36.81±4.69)、(46.67±5.47)mm,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Q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SAQ积分(86.26±10.33)分高于对照组的(76.53±8.75)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积分分别为(1.02±0.25)、(0.96±0.22)、(0.95±0.24)、(0.92±0.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4±0.29)、(1.17±0.30)、(1.19±0.31)、(1.05±0.23)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率 3.33%低于对照组的 2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对FFR为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心功能指标,缓解心绞痛,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血流储备分数芪参益气滴丸心血管临床事件

    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雷小梅陈祥格余建梅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及不同病灶大小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 155 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以脑梗死临床指南确诊为"金标准",共有111 例患者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不同病灶直径患者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直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磁共振检查对发病时间<6 h、6~23 h、24~71 h患者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 52.63%、92.59%、95.35%、88.29%,均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15.79%、37.04%、58.14%、5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对基底节、额叶、丘脑、顶叶、脑干病灶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 71.17%、57.66%、43.24%、37.84%、9.91%,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 49.55%、32.43%、24.32%、20.72%、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对病灶直径<2 mm、病灶直径≥2 mm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 73.33%、93.83%,均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30.0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的病灶检出数为(2.90±0.42)个/人,明显多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1.89±0.30)个/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共检出病灶 322 个,检出病灶直径为(7.84±1.42)mm;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共检出病灶 210 个,检出病灶直径为(10.66±2.06)mm,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病灶直径明显小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 88.29%、特异度为 93.18%、准确度为 89.68%,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 53.15%、75.00%、5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均为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但磁共振检查对多发性脑梗死微小病灶、病灶定位(基底节区、额叶、丘脑、顶叶、脑干)的诊断价值更好,临床诊断效能也更高.

    多发性脑梗死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效能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分析

    洪建兴施巧微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75 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8 例)和研究组(47 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1.5%较对照组的 71.4%高(P<0.05).研究组菌株为 37 株,对照组为 21 株,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6.5%(32/37)与对照组的85.7%(18/21)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的3.6%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泌尿系统感染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泌尿系统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钟宗仁毕生龙李帆杨瑜...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72 例为研究样本,结合产妇术中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新式组(36 例)、传统组(36 例).传统组产妇术中不应用镇静镇痛药物,新式组产妇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产妇各阶段[麻醉前(T0)、麻醉药注射完毕后 10 min(T1)、麻醉药注射完毕后 30 min(T2)]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麻醉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T0 时,两组产妇MAP以及心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1 和T2 时,传统组的MAP和心率较T0 时显著上升(P<0.05);新式组T1 以及T2 时的MAP和心率比T0 时有波动,但无明显差异(P>0.05).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T1 以及T2 时的MAP以及心率更低(P<0.05).新式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为 100.00%,比传统组的 88.89%高(P<0.05).新式组新生儿出生后 1、5、10 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9.55±0.66)、(9.77±0.18)、(9.98±0.03)分,传统组分别为(8.36±0.72)、(8.88±0.42)、(9.18±0.29)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 1、5、10 min的Apgar评分对比,新式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对于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而言,术中为其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该用药方案对于产妇的MAP、心率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围术期舒适度,并且对于新生儿不存在显著影响,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产科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应用价值

    推拿联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部高肌张力的影响分析

    王秩序黄新芳施金丽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推拿联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部高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6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肌内效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足部肌张力相关指标、脑血流情况、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步速与步长情况、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左、右足背屈角角度及跟耳试验、股角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CA、PCA血流速度及PI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ACA血流速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D区(GMFM-D)评分(32.72±8.56)分、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E区(GMFM-E)评分(43.68±8.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75±7.88)、(37.54±6.5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速(0.69±0.45)m/s及步长(19.24±2.55)cm优于对照组的(0.41±0.37)m/s、(15.31±1.42)cm(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反应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脑瘫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足部高肌张力、脑血流、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并提高步速与步长,值得推广.

    推拿肌内效贴痉挛型脑瘫足部高肌张力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早期眼前节形态的变化分析

    郑吉琦王登廷冯玉沛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有晶体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早期眼前节形态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 60 例(113 眼)高度近视患者,均接受ICL植入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眼前节形态变化情况[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K值)、中央前房深度(ACD)],角膜像差变化情况[角膜高阶像差(CHOA)、角膜低阶像差(CLOA)、角膜总像差(CTA)].结果 治疗后 30 d、90 d、半年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 30 d、90 d、半年,角膜厚度分别为(532.50±25.40)、(532.54±23.17)、(534.64±22.55)、(532.97±24.10)μm,角膜曲率分别为(43.80±0.89)、(43.55±0.92)、(43.55±0.97)、(43.43±1.03)D,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3.22±0.14)、(3.06±0.17)、(3.06±0.14)、(3.09±0.11)mm.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 30 d、90 d、半年的角膜曲率、中央前房深度均有所减小(P<0.05);治疗前后各个阶段,角膜厚度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30 d、90 d、半年的CHOA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 30 d、90 d、半年的CLOA、CTA与治疗前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应用ICL植入术治疗,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有所改善,角膜曲率变小、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前房角变窄,患者术后早期眼前节形态良好,且较小影响角膜,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高度近视中央前房深度裸眼视力有晶体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角膜曲率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研究

    肖爱玲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使用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的治疗效果.方法 11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C反应蛋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气喘、呼吸困难、肺部杂音以及咳嗽改善时间分别为(3.37±1.26)、(2.04±0.21)、(5.02±0.44)、(4.03±0.57)d,均短于对照组的(6.37±2.12)、(3.56±1.22)、(8.17±1.26)、(5.21±0.43)d,比较可知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18%,比较可知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比较可知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FEV1(2.75±0.68)L与FVC(3.65±0.84)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0.37)、(2.71±0.76)L,C反应蛋白(2.66±0.56)mg/L低于对照组的(5.07±0.88)mg/L,比较可知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生理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83.57±7.21)、(84.66±9.18)、(85.36±9.07)、(83.21±9.5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6.44±8.34)、(80.30±8.09)、(80.49±8.36)、(75.64±8.56)分,比较可知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联合使用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指标,提升治疗效果,预防不良事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布地奈德阿奇霉素支气管哮喘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双石通淋胶囊辅助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排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熊涛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运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石通淋胶囊联合辅助排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20 例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石通淋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感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VS 81.67%)更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CRP、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RP(2.84±0.81 VS 5.36±1.21)mg/L、IL-6(97.79±0.33 VS 122.16±13.57)pg/ml、TNF-α(4.31±1.19 VS 6.44±1.31)μg/L均更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1.86±0.24 VS 3.58±0.89)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 21.67%)更低(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患者采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石通淋胶囊联合治疗,可起到辅助排石作用,降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感,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推荐.

    输尿管结石碎石术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石通淋胶囊术后排石炎症因子

    >6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郝博高建华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168 例>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 例>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时,有认知障碍 67 例(39.88%);有认知障碍患者的年龄>70 岁、高血压、糖尿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 分、Fazekas分级≥2 级、营养不良、动脉收缩压变异率>10%、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占比均大于无认知障碍患者(P<0.05).有认知障碍患者与无认知障碍患者的性别比例比较(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 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NIHSS评分>15 分、Fazekas分级≥2 级、动脉收缩压变异率>10%、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7、1.483、1.511、2.369、2.158、1.795、1.214,P<0.05),营养状态良好为>60 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82,P<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NIHSS评分、Fazekas分级、动脉收缩压变异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营养状态均为>60 岁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3 个月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需加强针对性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