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赵耀陈习裴天吴松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6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 30 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观察组MAP、SpO2、HR分别为(88.65±7.96)mm Hg(1 mm Hg=0.133 kPa)、(97.29±1.78)%、(71.12±4.2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3.83±7.08)mm Hg、(92.02±1.84)%、(64.26±3.5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8.36±13.16)分高于对照组的(51.10±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86.67%高于对照组的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 3.33%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82.66±23.5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0.53±21.11)mm Hg,RR(18.45±2.16)次/min、PaCO2(35.41±10.2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21.31±3.10)次/min、(42.75±13.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生活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情况的出现,提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气管插管生命体征生活能力疗效评估

    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张勉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78 例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采取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呼吸正压通气治疗]与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临床指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4.87%较对照组的 74.36%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SpO2(98.36±6.01)%、PaO2(70.63±4.51)mm Hg(1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的(94.31±5.28)%、(61.21±4.23)mm Hg高,PaCO2(46.24±2.42)mm Hg较对照组的(54.02±2.63)mm Hg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3.21±0.57)L、FVC(3.59±0.24)L、FEV1/FVC(74.36±5.34)%较对照组的(2.34±0.63)L、(3.05±0.43)L、(68.24±4.12)%高(P<0.05).研究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3±0.37)、(4.76±0.54)、(6.31±0.65)、(9.34±1.03)d,均较对照组的(2.54±0.65)、(6.55±0.84)、(8.81±1.05)、(14.52±1.13)d短,气管插管率 5.13%较对照组的 23.08%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20.14±2.06)ng/L、CRP(6.65±0.71)mg/L、PCT(1.31±0.26)ng/ml较对照组的(23.04±2.13)ng/L、(8.23±0.87)mg/L、(1.62±0.34)ng/ml低(P<0.05).结论 在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能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纳洛酮血气指标治疗效果

    培美曲塞维持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凤梅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培美曲塞维持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 58 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 29 例.对照组单用培美曲塞维持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培美曲塞维持化疗与PD-1/PD-L1 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血清癌抗原 125(CA125)、血清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水平,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更高,CD8+水平更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CD8+(26.24±4.06)%低于对照组的(34.97±4.25)%,CD3+(62.93±4.87)%、CD4+(37.35±4.18)%、CD4+/CD8+(1.41±0.22)高于对照组的(52.16±4.43)%、(30.11±4.04)%、(0.86±0.19)(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SE、CEA、CA125、CY-FRA21-1 水平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NSE(16.21±4.04)ng/ml、CEA(29.96±4.52)ng/ml、CA125(49.91±6.63)U/ml、CY-FRA21-1(6.76±3.15)ng/ml低于对照组的(20.94±4.09)ng/ml、(60.08±5.34)ng/ml、(79.85±7.08)U/ml、(11.08±3.27)ng/ml(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93.10%高于对照组的 65.52%(P<0.05).两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晚期NSCLC治疗中培美曲塞维持化疗联合PD-1/PD-L1 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其免疫功能,且毒副反应少.

    培美曲塞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

    非孕期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王国宁王永春李扬魏延菊...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宫颈机能不全者实施非孕期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日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77 例非孕期行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 52 例孕期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娩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3.27±16.05)min长于对照组的(26.63±14.34)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距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5.08±0.56)d短于对照组的(12.12±5.88)d(P<0.05).观察组术后分娩成功率 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92%(P<0.05).观察组的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VS 51.92%),自然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0%VS 23.08%)(P<0.05);两组的早产率差距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活产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NICU)住院率分别为(2971.38±825.12)g、20.00%,观察组分别为(3192.75±410.37)g、7.69%.两组的活产儿出生体重与NICU住院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进行治疗,可以使妊娠结局得到良好改善,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非孕期腹腔镜宫颈峡部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

    雷洛昔芬与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的影响对比

    李秀玲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予以雷洛昔芬、氯米芬治疗对其排卵情况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 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研究组给予雷洛昔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卵泡情况、子宫内膜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LH水平(9.74±1.36)IU/L高于对照组的(8.42±1.19)IU/L,T水平(1.59±0.48)nmol/L低于对照组的(2.64±0.6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1.41±0.28)个多于对照组的(1.12±0.24)个,卵泡成熟时间(12.85±1.44)d短于对照组的(14.96±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45±1.25)mm高于对照组的(6.45±1.17)mm,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1.24±0.11)、RI(0.61±0.09)低于对照组的(1.41±0.25)、(0.8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9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氯米芬,雷洛昔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子宫内膜情况,值得广泛使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雷洛昔芬氯米芬性激素排卵

    宫安康及雌孕激素联合应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翟焕玲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宫安康)及雌孕激素联合应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粘连手术患者 5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宫腔放置球囊及雌孕激素预防术后再粘连,观察组采用宫安康及雌孕激素预防术后再粘连.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宫腔粘连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情况、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P<0.05).治疗前,两组宫腔粘连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腔粘连评分(2.85±0.31)分低于对照组的(4.89±0.65)分,子宫内膜厚度(8.28±1.28)mm高于对照组的(6.41±1.01)mm(P<0.05).观察组月经量(45.36±7.47)ml、经期时间(5.54±1.23)d均多于对照组的(38.12±4.11)ml、(4.03±0.87)d,月经复潮时间(29.65±2.47)d、阴道出血时间(4.21±0.92)d均短于对照组的(34.59±2.73)、(8.40±1.87)d(P<0.05).在再粘连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在宫腔粘连手术后,采用宫安康及雌孕激素联合预防术后再粘连,能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可有效缓解宫腔粘连,改善子宫内膜情况,促进月经恢复,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再粘连的发生率,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雌孕激素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临床效果

    运动学对线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艾山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将运动学对线技术使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 10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 例)与观察组(53 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机械对线技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运动学对线技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影像学指标、膝关节恢复情况、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 3 d、6 个月,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的髌骨倾斜角、Blackburne-Peel指数与髌股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外侧髌股角(9.71±4.36)°小于对照组的(11.86±4.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首次直腿抬高>30°时间以及术后 6 个月牛津大学膝关节评估问卷(OK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6 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运动学对线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髌股外侧倾斜,也能保证良好的术后关节恢复及关节活动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问题,在手术难度及风险等方面均体现出可靠的应用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运动学对线技术机械对线技术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度

    2013~2022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陈燕玲刘圣英许瑾瑾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深圳市光明区 2013~2022 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光明区 2013~2022 年 10 年间的围产儿资料及其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光明区10年间围产儿94389例,围产儿死亡371例,死亡率为3.93‰,10 年间围产儿年死亡率波动于 2.29‰~5.18‰,围产儿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母年龄<20 岁、孕母学历初中及以下、分娩孕周<37 周和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深圳市光明区 2013~2022 年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母年龄<20 岁、孕母学历初中及以下、分娩孕周<37 周和出生缺陷是影响深圳市光明区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提倡优生优育,按时产检,及时做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加强出生缺陷防控,避免早婚早育,避免严重胎儿畸形进入围生期,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率危险因素出生缺陷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桂利嗪及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刘伟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桂利嗪及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各50例.单独用药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独用药组基础上同时口服桂利嗪及脾氨肽冻干粉治疗.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三烯(LT)、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8]、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E、IgG、IgM]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风团数目评分、风团大小评分、风团持续时间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症状总分、DLQI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风团数目评分(0.36±0.11)分、风团大小评分(0.44±0.12)分、风团持续时间评分(0.48±0.15)分、瘙痒程度评分(1.27±0.11)分、症状总分(2.55±0.80)分、DLQI评分(5.40±1.26)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32±0.25)、(1.36±0.25)、(1.85±0.36)、(1.36±0.22)、(5.89±1.12)、(7.63±1.38)分,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LT、NO、IL-4、IL-10、IgE水平均低于用药前,血清IFN-γ、IL-2、IL-18、IgA、IgG、IgM水平均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LT(60.51±10.27)pg/ml、NO(49.51±7.11)μmol/L、IL-4(3.01±0.51)ng/L、IL-10(4.48±0.67)ng/L、IgE(33.20±6.94)IU/ml均低于单独用药组的(84.21±10.80)pg/ml、(58.66±8.48)μmol/L、(4.41±0.77)ng/L、(6.85±0.93)ng/L、(45.60±7.70)IU/ml,血清IFN-γ(28.93±4.57)ng/L、IL-2(55.51±8.92)ng/L、IL-18(47.97±7.97)ng/L、IgA(0.97±0.13)g/L、IgG(7.71±0.37)g/L、IgM(1.66±0.20)g/L均高于单独用药组的(22.11±4.28)ng/L、(40.37±7.85)ng/L、(32.55±5.22)ng/L、(0.79±0.11)g/L、(7.55±0.31)g/L、(1.50±0.20)g/L,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 98.00%(49/50)高于单独用药组的 84.00%(42/50),差异显著(χ2=5.983,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00%(2/50)低于单独用药组的 18.00%(9/50),差异显著(χ2=5.005,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复发率 10.00%(5/50)低于单独用药组的 38.00%(19/50),差异显著(χ2=10.746,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桂利嗪及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较盐酸非索非那定单独治疗显著,值得推广.

    慢性荨麻疹盐酸非索非那定桂利嗪脾氨肽冻干粉不良反应复发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

    叶晓梅尤晶晶杨聪雅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辅助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以 74 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7 例)与对照组(37 例).两组均行急诊PCI,研究组术后给予EECP 辅助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气囊包裹但不进行EECP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PCI术后即刻(t1)、EECP/气囊包裹 30 min时(t2)、EECP/气囊包裹停止后 5 min(t3)]的主动脉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同时间点(t1、t3)校正的TIMI帧数(cTFC),手术前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不良事件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t1和t3时主动脉SBP与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 时,研究组SBP(112.8±8.5)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3±12.9)mm Hg,DBP(81.3±9.0)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2±10.7)mm Hg(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t1 时cTFC分别为(34.6±14.3)帧与(33.2±12.9)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t3 时cTFC(25.3±12.2)帧低对照组的(32.7±14.0)帧(P<0.05).两组术前血清NT-proBNP、CK-MB与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 2 h血清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2 h血清CK-MB与cTnI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MACCEs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ECP可减少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慢血流与心肌损伤,安全性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增强型体外反搏慢血流心肌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