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

    郑清凤陈相波吴秋丽林玉玲...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85 例UGIB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30 例,行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B组(27 例,行内镜下喷洒药物止血)、C组(28 例,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比较三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氧化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分别为 73。33%、55。56%,均低于C组的 92。86%(χ2=3。869、10。079,P=0。049、0。001<0。05);A组与B组止血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1。972,P=0。160>0。05)。治疗后,A组、B组、C组的PT分别为(11。43±1。27)、(12。75±1。14)、(10。19±1。07)s,APTT分别为(30。14±1。26)、(31。26±1。38)、(28。32±1。47)s。C组PT、APTT短于A组及B组,A组PT、APTT短于B组(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的Cor分别为(295。54±24。35)、(319。58±23。47)、(276。89±23。18)ng/ml,MDA分别为(8。25±0。93)、(9。36±0。91)、(7。28±0。82)μmol/L。C组Cor、MDA水平低于A组及B组,A组Cor、MDA水平低于B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药物、喷洒药物及金属钛夹止血对UGIB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金属钛夹的首次止血率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注射药物喷洒药物金属钛夹止血效果凝血功能

    黄连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毅李坚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连素(别称:盐酸小檗碱)与四联疗法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4 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连素与四联疗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Hp清除率及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腹痛消失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2。95±0。51)、(3。85±0。44)、(5。65±0。88)、(8。74±0。85)d,较对照组的(4。35±0。85)、(6。85±0。61)、(7。51±1。38)、(12。45±1。28)d短(P<0。05)。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及复发率分别为 96。1%、3。9%,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80。4%、17。6%,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高,复发率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对照组为 90。2%,两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102),与对照组的 3。9%(4/102)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四联疗法治疗时联合黄连素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Hp清除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黄连素四联疗法联合用药临床疗效

    维生素D对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影响

    张莹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生素D对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 300 例孕妇进行研究,均存在维生素D缺乏情况,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150 例,给予常规管理)与实验组(150 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对比两组低钙血症、骨质疏松、胎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血清钙、骨密度水平,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孕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低钙血症、骨质疏松、胎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 4。67%、6。00%、6。67%,均低于对照组的 12。67%、18。00%、20。67%,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钙、骨密度水平分别为(2。62±1。21)mmol/L、(2。43±1。13)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1。08±0。88)mmol/L、(1。02±1。48)g/cm2,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孕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r=-0。548,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孕妇低钙血症、骨质疏松及胎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孕妇需要定期接受产检,了解自身维生素D、血清钙、骨密度水平等,合理补充维生素D,为孕妇与胎儿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

    维生素D孕妇胎儿并发症

    临床腹腔镜手术中给予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唐伟杨蓉蓉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73 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麻醉相关指标(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麻醉前(T1)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后 5 min(T2)、气腹后 3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时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3。6±8。6)、(82。3±10。3)、(85。6±10。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79。6±12。3)、(88。6±12。6)、(92。4±13。1)mm Hg,心率分别为(73。6±8。6)、(80。3±9。2)、(83。3±10。5)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2。5±9。4)、(88。4±10。5)、(92。5±11。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9。4±1。5)min、麻醉复苏时间(7。2±0。6)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6。5±0。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2。6±2。3)、(10。5±1。2)、(9。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4。1%低于对照组的 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缩短麻醉复苏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腹腔镜手术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血流动力学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急诊眩晕患者的症状缓解效果分析

    宋向成田光辉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急诊眩晕患者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 115 例急诊眩晕患者,采取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7 例)和观察组(58 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取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功能异常消失时间分别为(3。83±1。74)、(5。36±1。78)、(5。49±1。76)d,均短于对照组的(5。98±1。89)、(8。91±2。08)、(9。25±1。87)d(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4。26±0。89)mPa·s、红细胞压积(0。37±0。04)、红细胞聚集指数(3。76±0。32)均低于对照组的(5。17±0。82)mPa·s、(0。40±0。06)、(4。57±0。2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77。59±4。27)分、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7。53±1。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34±3。95)、(6。14±1。46)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90%低于对照组的 21。05%(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6。55%高于对照组的 84。21%(P<0。05)。结论 对眩晕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采取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干预方案,能尽快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天麻素注射液甲磺酸倍他司汀急诊眩晕症状缓解

    舒眠胶囊与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症轻中度失眠障碍的疗效对比

    李迎春杨梅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舒眠胶囊与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症轻中度失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98 例抑郁症轻中度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实验组服用舒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92%,对照组患者为 73。47%,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PSQI评分(8。47±1。21)分低于对照组的(9。56±1。56)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9。97±2。72)分低于对照组的(12。14±3。02)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7,P=0。000<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8%,对照组为 12。24%,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舒眠胶囊治疗抑郁症轻中度失眠障碍的效果较右佐匹克隆治疗的效果更好。

    舒眠胶囊右佐匹克隆抑郁症轻中度失眠障碍临床效果

    利培酮联用叶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柯龙婷孙美鸽李益群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用叶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85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2 例)与研究组(43 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使用叶酸+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精神分裂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暴力行为[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认知功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社会功能[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分别为(33。86±3。07)、(26。93±2。3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5±3。56)、(32。67±2。93)pg/ml(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的BDNF水平(593。18±56。02)pg/ml高于对照组的(527。46±49。37)pg/ml,Hcy水平(28。76±2。5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34。13±3。15)μmol/L(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MOAS评分分别为(53。62±5。04)、(8。95±0。8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7±5。75)、(10。27±0。98)分(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WAIS-RC、SSPI评分分别为(206。91±17。85)、(33。25±3。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5。26±15。37)、(28。07±2。54)分(P<0。05)。结论 利培酮联用叶酸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利于改善BDNF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暴力行为,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利培酮叶酸精神分裂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性细胞因子

    多粘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田宝成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粘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96 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多粘菌素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83%高于对照组的 72。92%(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RP、PCT、WB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CRP(30。55±4。58)mg/L、PCT(1。71±0。89)µg/L、WBC(9。21±1。87)×109/L均低于对照组的(44。28±5。19)mg/L、(2。37±0。95)µg/L、(13。57±3。12)×109/L(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6。13±1。74)d、咳嗽咳痰消失时间(7。69±1。64)d、机械通气时间(3。86±0。59)d、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8。53±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8。79±1。64)、(9。87±2。11)、(5。22±0。67)、(10。26±2。79)d(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CPIS评分(3。01±0。59)分低于对照组的(5。22±0。87)分(P<0。05)。结论 多粘菌素B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价值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疗效、炎症指标、临床症状及肺部感染情况。

    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多粘菌素B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迎春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及对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选取 82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41 例。两组均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进行单次肌内注射,研究组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血HCG恢复时间、包块吸收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血清指标[血清人抑制素A(INH-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不良反应发生率,HCG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HCG恢复时间、包块吸收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2±2。47)、(41。07±4。21)、(14。77±3。58)d,均短于对照组的(22。25±6。64)、(49。55±9。08)、(20。08±4。04)d,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12%比对照组的 70。73%更高,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 7 d后血清INH-A、VEGF、PAPP-A分别为(2。88±1。36)pg/ml、(123。74±9。06)ng/L、(5。21±1。43)m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1。34)pg/ml、(139。17±10。32)ng/L、(9。95±2。16)mU/L,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 24。39%,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CG水平为(12。04±1。37)IU/ml,对照组则为(18。11±1。35)IU/ml,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价值(t=20。208,P=0。000<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可有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改善患者HCG水平,同时不良反应较少,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经阴道超声介入甲氨蝶呤子宫瘢痕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咪达唑仑、地西泮对重症破伤风患者的镇静效果分析

    王松阮能平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地西泮对重症破伤风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 30 例重症破伤风患者,均采取环境控制(避声避光)、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破伤风抗毒素(TAT)与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抗菌药物治疗、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同时给予地西泮、咪达唑仑持续微量泵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死亡、治愈)及治疗后抽搐情况、呼吸、血压、心率、肌张力;比较实施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碳酸氢根(HCO3-)。结果 30 例患者应用地西泮和咪达唑仑治疗过程中抽搐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缩短了抽搐时间,呼吸平稳,血压、心率波动减少,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30 例患者中,3 例死亡,其余 27 例治愈,治愈率为 90%。3 例死亡患者中,其中 1 例患者本身合并有肺部慢性疾病,且在治疗过程中因继发肺栓塞导致抢救无效死亡,其他 2 例患者因未及时气管切开,预期差,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导致死亡。患者出院后均随访,其中部分患者有轻度背部僵硬表现,但治疗6 个月后均治愈。其中 6 例患者实施气管切开,10 例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实施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后PO2、PCO2、SpO2、HCO3-均优于机械通气前(P<0。05);机械通气前后pH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咪达唑仑、地西泮对重症破伤风患者的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痉挛发作。

    破伤风咪达唑仑地西泮镇静肌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