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其肝功能及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 95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 95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肝功能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乙型肝炎标志物表达患者的HBV-DNA表达水平,观察组患者HBV-DNA和HBeAg阳性率;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结果 在 95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 45 例(47.37%).观察组患者根据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模式划分为大三阳模式,即HBsAg(+)、HBeAg(+)、HBcAb(+),共 20 例,HBV-DNA阳性 16 例(80.00%),定量水平 2.24×108 IU/ml;小三阳模式,即HBsAg(+)、HBeAb(+)/HBcAb(+),共 62 例,HBV-DNA阳性 21 例(33.87%),定量水平 4.18×106 IU/ml;HBsAg(+)、HBeAg(+)、HBeAb(+)、HBcAb(+)模式,共 10 例,HBV-DNA阳性 7 例(70.00%),定量水平 1.83×107 IU/ml;HBsAg(+)、HBcAb(+)模式,共 3 例,HBV-DNA阳性 1 例(33.33%),定量水平 9.48×105 IU/ml.观察组不同乙型肝炎标志物表达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三阳和HBsAg(+)、HBeAg(+)、HBeAb(+)、HBcAb(+)模式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定量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在 95 例观察组患者中HBV-DNA阳性 45 例(47.37%),阴性 50 例(52.63%);HBeAg(+)30 例(31.58%),HBeAg(-)65例(68.42%),观察组患者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随着患者的HBV-DNA定量水平提高,其AST、ALT、GGT水平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检测其HBV-DNA的阳性率高于乙型肝炎标志物,且HBV-DNA定量水平与其肝功能损害相关,因而应定期开展定量检测,通过明确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辅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