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质量指数与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

    程言磊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纳入 120 例因乳腺疾病行相关治疗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60 例乳腺癌患者记作研究组,60 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记作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不同BMI(BMI<18.5 kg/m2、18.5~24.0 kg/m2、24.1~28.0 kg/m2和≥28 kg/m2 分别表示偏瘦、正常、超重、肥胖)患者乳腺癌患病风险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比较各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MI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组母乳喂养 46 例(76.67%)与BMI(23.99±3.11)kg/m2 与对照组的55 例(91.67%)、(22.64±2.92)kg/m2 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年龄、月经状态、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怀孕次数、饮酒、吸烟、乳腺癌家族史、激素药物使用史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根据月经状态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随着BMI的增高,乳腺癌患病风险增高,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人群(P<0.05).60 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 24 例,Luminal B型 21 例,HER-2 阳性型 9 例,三阴性 6 例,其中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 75%.各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的BMI分布情况比较存在差异(P<0.008).其中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超重和肥胖占比较高.Luminal A型与其他三种亚型的BMI分布情况比较存在差异(P<0.008).结论 体重增加导致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且Luminal A型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与体重增加的关系更加密切.

    体质量指数乳腺癌分子亚型绝经

    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对乳牙龋病填充修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韩烨刘力晨马越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牙龋病患儿采用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125 例乳牙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n=62)和研究组(n=63).参照组施以全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研究组施以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 1 颗牙用时 5、10 min的占比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 1 颗牙用时 5、10 min占比分别为 47.62%、31.75%,均比参照组的 29.03%、16.13%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8.41%比参照组的 83.87%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3.17%比参照组的 14.52%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对乳牙龋病患儿应用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进行填充修复治疗,治疗 1 颗牙用时 5、10 min的占比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根尖周病以及牙髓病发生率降低,预后良好.

    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乳牙龋病填充修复临床效果

    两种印模方法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

    桂萍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印模方法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后牙牙体缺损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采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进行数字化扫描,直接制取牙预备体数字化印模,制备全瓷高嵌体;对照组采用硅橡胶取模制备全瓷高嵌体.比较两组取模时间、取模时舒适度及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取模时间为(5.8±1.6)min,短于对照组的(10.2±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模舒适度A级、B级、C级占比分别为 67.50%、32.50%、0,对照组分别为 7.50%、80.00%、12.50%;观察组取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边缘密合度和颜色匹配度A级、B级、C级占比分别为 90.00%、10.00%、0 和 87.50%、12.50%、0,对照组分别为 67.50%、32.50%、0 和65.00%、35.00%、0;观察组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椅旁CAD/CAM数字化扫描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比常规硅橡胶取模制作全瓷高嵌体简洁、高效、舒适,且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度较高,值得推广.

    数字化印模硅橡胶取模全瓷高嵌体后牙牙体缺损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

    陈建晶林明钦严敏铃王丽玉...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6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S诊断结果分为MS组(25例)与非MS组(35 例),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MS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S评分)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S组患者年龄(48.60±7.77)岁、空腹血糖(FPG)(5.98±1.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2±0.34)mmol/L、载脂蛋白B(ApoB)(1.11±0.17)g/L、FRS评分(6.21±1.99)分均高于非MS组的(41.86±9.64)岁、(5.04±1.37)mmol/L、(2.42±0.25)mmol/L、(0.99±0.08)g/L、(4.86±0.63)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1±0.17)mmol/L低于非MS组的(1.26±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S组与MS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收缩压、舒张压、餐后 2 h血糖、吸烟史对比无差异(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做进一步分析,FRS评分高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814,95%CI=(1.421,2518.103),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C、ApoB、收缩压、舒张压、FPG、餐后 2 h血糖与FRS评分呈正相关(r=0.391、0.444、0.352、0.591、0.739、0.560,P<0.05).结论 FRS评分高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TC、ApoB、血压、血糖均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正向关联因素,对高危风险因素的发现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及MS.

    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

    并行采集技术在头颅磁共振中产生伪影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研究

    李俊华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行采集技术在头颅磁共振中产生伪影的原因,并分析合理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 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各20 例.甲组以常规参数开展头颅磁共振扫描;乙组扫描时将激励次数降低为 1.5,其他参数不变;丙组扫描时将激励次数降低为 1,并将并行采集选项删除.比较三组头颅磁共振扫描的图像质量及伪影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发生伪影 4 例(20.00%),无伪影 16 例(80.00%);乙组发生伪影 2 例(10.00%),无伪影 18 例(90.00%);丙组发生伪影 0 例,无伪影 20 例(100.00%).三组图像的伪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颅磁共振检查中出现的以高信号弧形为特点的伪影由并行采集技术所导致,在参数设置时降低激励次数或删除并行采集技术可减少伪影的发生.

    磁共振头颅伪影并行采集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与其肝功能及乙肝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于红梅梁才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其肝功能及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 95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 95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肝功能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乙型肝炎标志物表达患者的HBV-DNA表达水平,观察组患者HBV-DNA和HBeAg阳性率;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结果 在 95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 45 例(47.37%).观察组患者根据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模式划分为大三阳模式,即HBsAg(+)、HBeAg(+)、HBcAb(+),共 20 例,HBV-DNA阳性 16 例(80.00%),定量水平 2.24×108 IU/ml;小三阳模式,即HBsAg(+)、HBeAb(+)/HBcAb(+),共 62 例,HBV-DNA阳性 21 例(33.87%),定量水平 4.18×106 IU/ml;HBsAg(+)、HBeAg(+)、HBeAb(+)、HBcAb(+)模式,共 10 例,HBV-DNA阳性 7 例(70.00%),定量水平 1.83×107 IU/ml;HBsAg(+)、HBcAb(+)模式,共 3 例,HBV-DNA阳性 1 例(33.33%),定量水平 9.48×105 IU/ml.观察组不同乙型肝炎标志物表达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三阳和HBsAg(+)、HBeAg(+)、HBeAb(+)、HBcAb(+)模式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定量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在 95 例观察组患者中HBV-DNA阳性 45 例(47.37%),阴性 50 例(52.63%);HBeAg(+)30 例(31.58%),HBeAg(-)65例(68.42%),观察组患者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随着患者的HBV-DNA定量水平提高,其AST、ALT、GGT水平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检测其HBV-DNA的阳性率高于乙型肝炎标志物,且HBV-DNA定量水平与其肝功能损害相关,因而应定期开展定量检测,通过明确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辅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白带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3项检测对女性阴道微生态的评估价值分析

    武爱华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带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BV)3 项检测对女性阴道微生态的评估价值.方法 110 例常规体检女性,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阴道清洁度评估以及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和白细胞酶的细菌性阴道病 3 项检测.分析 110 例受检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不同阴道微生态受检者的白带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 3 项检测结果.结果 110 例受检者中,正常菌群状态 41 例、菌群失调 29 例,菌群增殖过度 10 例,菌群抑制 30 例,占比分别为 37.27%、26.36、9.09%、27.27%.菌群失调、菌群抑制受检者阴道pH值≤4.6 占比分别为 13.79%、6.67%,明显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的 97.56%(P<0.05).菌群失调、菌群增殖过度、菌群抑制受检者阴道清洁度Ⅰ~Ⅱ度占比分别为10.34%、40.00%、36.67%,明显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的 95.12%(P<0.05).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中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和白细胞酶大多数呈阴性.菌群失调、菌群抑制受检者过氧化氢阳性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P<0.05);菌群失调、菌群增殖过度、菌群抑制受检者白细胞酶阳性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P<0.05);菌群失调受检者唾液酸苷酶阳性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受检者(P<0.05).结论 白带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 3 项检测是评估女性阴道微生态的有效方法,对于阴道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白带常规细菌性阴道病3项检测阴道微生态

    介入性超声用于鉴别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价值分析

    熊腾辉吴金兰温丽红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采用介入性超声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96 例疑似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超声表现.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阳性 81 例(84.38%),阴性 15 例(15.63%).常规超声诊断阳性 72 例,阴性 24 例;介入性超声诊断阳性 81 例,阴性 15 例.介入性超声对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98.77%、93.33%、97.92%,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 80.25%、53.33%、76.04%(P<0.05).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超声表现主要为癌性腹水和转移性肿瘤结节,结节直径 0.6~4.5 cm,平均(1.6±0.6)cm.大网膜有宽带状不均匀增厚,腹膜厚度最薄为0.36 cm.结论 采用介入性超声鉴别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价值显著,能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介入性超声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鉴别诊断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联合血培养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张春秀付彬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联合血培养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58 例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患者和 58 例血流感染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收集,并进行血液培养,确定阳性后抽取培养液进行革兰染色和细菌鉴定;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观察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3.50±0.94)ng/ml、超敏C反应蛋白(121.00±23.00)mg/L、白细胞介素-6(428.34±76.39)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07±0.01)ng/ml、(57.00±11.00)mg/L、(0.58±0.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5.93±0.18)ng/ml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1.06±0.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118.00±23.00)mg/L、白细胞介素-6(423.39±44.53)pg/ml略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124.00±21.00)mg/L、(433.28±54.30)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感染患者体内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 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可作为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依据;联合血培养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及时明确患者病情,便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培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分析

    栾迪张连军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 选取9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DN组(40 例)与单纯T2DM组(58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Hcy、Cys-C与mAlb/Cr检验.比较单纯T2DM组与早期DN组患者血清Hcy、Cys-C与mAlb/Cr以及血清Hcy、Cys-C与mAlb/Cr单项指标与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效能(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结果 与单纯T2DM组[(14.03±2.65)μmol/L、(0.76±0.18)mg/L、(20.03±3.00)mg/g]相比,早期DN组患者血清Hcy(25.02±4.56)μmol/L、Cys-C(1.65±0.35)mg/L与mAlb/Cr(62.56±6.52)mg/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Cys-C与mAlb/Cr单项指标及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分别为 70.00%、75.00%、77.50%、95.00%,特异度分别为 75.86%、77.59%、79.31%、94.83%,符合率分别为 73.47%、76.53%、78.57%、94.90%.与单项血清Hcy、Cys-C与mAlb/Cr诊断相比,Hcy+Cys-C+mAlb/Cr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患者的血清Hcy、Cys-C、mAlb/Cr可见明显升高,其中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效能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早期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