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的影响

    官少兵陈国华赵明月林菡...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8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 40 例.积极降压组在血管再通后 1 h内将血压降至 110~140/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至少维持 72 h;指南降压组按照指南推荐将血压降至<180/110 mm Hg.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部位、入院时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再通术后 90 d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病史情况、病死率,分析脑灌注情况与血压、机械开通成功率、MTT、CBF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卒中部位、病程、入院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病史、病死率比较无差异(P>0.05).积极降压组的机械开通成功率 90.0%高于指南降压组的 70.0%,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MTT(35.12±2.63)s短于指南降压组的(41.99±2.56)s,CBF(65.72±3.50)ml/(100 g·min)、CBV(4.92±1.03)ml/100 g均大于指南降压组的(50.69±3.49)ml/(100 g·min)、(4.39±1.13)ml/100 g,再通术后 90 d NIHSS评分(10.72±3.48)分低于指南降压组的(15.69±3.27)分,预后良好占比 87.5%高于指南降压组的 67.5%(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充分与否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与机械开通成功率、MTT、CBF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压水平的控制范围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产生一定影响,而使用积极降压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机械开通效果.

    血压水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脑灌注

    7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吴小云吴惠玲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39 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联合蒲地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84.6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咽喉肿痛、发烧、咳嗽、流鼻涕消失时间分别为(2.62±0.55)、(1.52±0.72)、(2.56±0.58)、(2.23±0.48)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3.85±1.25)、(2.36±1.01)、(4.22±1.25)、(4.11±1.35)d,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1β、IL-10 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3.53±0.11)mg/L、TNF-α(4.80±1.31)ng/L、IL-1β(22.16±12.06)ng/L、IL-10(74.76±6.76)ng/L均低于参照组的(8.96±2.56)mg/L、(7.76±1.65)ng/L、(55.16±23.64)ng/L、(65.86±8.46)ng/L,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展常规和蒲地蓝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机体康复的时间,促进炎症因子降低,值得推荐.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蒲地蓝咽喉肿痛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王义学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40 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每组 20 例.一期缝合组采用一期缝合治疗,T管引流组采用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和炎性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91.06±9.08)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0±0.24)d、住院时间(7.22±1.70)d均短于T管引流组的(108.84±10.67)min、(2.10±0.48)d、(9.57±1.8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TBIL、AST、ALP、ALT、GGT、CRP、IL-1β均低于术前,一期缝合组患者TBIL(19.26±6.74)μmol/L、AST(59.82±15.36)U/L、ALP(139.18±18.13)U/L、ALT(28.47±8.92)U/L、GGT(90.12±9.28)U/L、CRP(41.46±5.02)mg/L、IL-1β(72.58±5.64)pg/ml均低于T管引流组的(25.31±5.08)μmol/L、(85.47±16.19)U/L、(154.24±7.09)U/L、(36.78±10.12)U/L、(99.36±6.46)U/L、(52.84±5.19)mg/L、(84.46±6.0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5%均低于T管引流组的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炎性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胆总管结石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

    张丽娟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8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 34 例剖宫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决定分娩方式的条件(前次子宫下段横切、单胎妊娠、头先露情况、宫颈长度、子宫下段厚度)、妊娠结局[平均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产后泌乳时间、住院时间]、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产后感染、脏器拉伤、宫缩乏力、尿潴留、腹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次子宫下段横切、单胎妊娠、头先露占比分别为 69.32%、73.86%、51.14%,均低于对照组的 100.00%、91.18%、85.29%,宫颈长度(19.41±3.63)mm、子宫下段厚度(2.76±0.52)mm小于对照组的(26.82±4.98)、(4.59±0.8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212.36±39.67)ml、新生儿Apgar评分(9.59±1.79)分、产后泌乳时间(1.17±0.22)d、住院时间(3.57±0.67)d与对照组的(205.80±38.18)ml、(9.32±1.73)分、(1.16±0.22)d、(3.52±0.65)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 29.55%与对照组的 32.3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可以实施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两种方式,但限制剖宫产分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及时筛查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剖宫产指征可避免产妇出现严重的妊娠风险,考虑产妇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分娩途径.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分娩途径

    绝经后妇女应用超导可视下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真敏卢百红卢巧玲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应用超导可视下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2017年1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绝经后的妇女接受取环手术患者 1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取环术,研究组患者行超导可视下取环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一次性取环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55±0.44)min、术中出血量(2.11±0.29)ml、手术疼痛持续时间(9.23±1.23)min少于对照组的(3.79±0.52)min、(5.02±0.64)ml、(19.02±3.47)min,疼痛评分(2.26±0.33)分低于对照组的(4.77±0.61)分(P<0.05).研究组患者中一次性取环成功率 95.56%稍高于对照组的 91.11%,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6.67%稍低于对照组的 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取环术相比,绝经后妇女在超导可视下行取环术能够避免盲目操作,可显著缩短取环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对提升一次性取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作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导可视下绝经取环术临床应用

    单孔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疗效比较

    周伟洲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孔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疗效.方法 150 例腹股沟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5 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手术耗时、住院耗时)及治疗前后血清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皮质醇(Cor)]、血清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P 物质(SP)、5-羟色胺(5-HT)].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4.31±0.39)ml少于对照组的(6.42±0.47)ml,下床活动时间(3.52±0.28)h、住院耗时(1.51±0.09)d均短于对照组的(5.31±0.34)h、(2.02±0.18)d,手术耗时(39.87±3.38)min长于对照组的(32.33±2.87)min(P<0.05).治疗后,两组NE、ALD、Co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NE(164.29±6.39)ng/ml、ALD(416.34±24.33)ng/ml、Cor(130.55±6.77)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55±8.29)ng/ml、(462.25±27.48)ng/ml、(149.24±6.94)ng/ml(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β-EP水平低于治疗前,SP、5-HT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儿β-EP(108.44±6.54)ng/ml高于对照组的(78.29±5.35)ng/ml,SP(87.66±7.11)pg/ml、5-HT(288.83±13.25)n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55±8.44)pg/ml、(365.87±16.95)nmol/L(P<0.05).结论 单孔与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疗效对比,虽然单孔腹腔镜下操作耗时更长,但围术期整体指标更优,术后血清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单孔腹腔镜双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曾秋莹方丽珊许青黄丽媛...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 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60 例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为研究组,另选取 60 例分娩的妊娠期正常血糖母亲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抽取脐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脐血膜联蛋白A7 水平,3 d后运用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对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对比两组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水平、NBNA评分以及脑损伤发生率,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脐血膜联蛋白A7 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27.24±3.18)μg/L高于对照组的(22.95±2.69)μg/L,NBNA评分(36.34±1.27)分低于对照组的(38.25±1.56)分,脑损伤发生率13.33%高于对照组的1.67%(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脐血膜联蛋白A7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613,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 水平与脑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 水平可作为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的参考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膜联蛋白A7水平脑损伤相关性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

    钟志林大鹏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11~16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6 例大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股骨近端几何参数[颈干角(NSA)、关节面转子间距离(ATD)、大小转子间距离(ITD)、关节面小转子间距(ALD)、股骨颈最宽径(FND)].结果 术前,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80.36±1.33)分低于健侧的(94.72±2.51)分(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93.25±2.23)分高于术前(P<0.05),与健侧的(94.32±2.34)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NSA(131.95±2.52)°、ATD(2.52±0.21)cm、ITD(5.08±0.27)cm、ALD(7.55±0.42)cm、FND(2.88±0.32)cm与 健 侧 的(132.43±2.77)°、(2.59±0.26)cm、(5.09±0.18)cm、(7.52±0.34)cm、(2.87±0.36)c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开展.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股骨近端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夏兴焕张珂徐丽菲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阳性分布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 200 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sIgE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sIgE阳性率及不同类型过敏原sIgE阳性率.结果 在 200 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血清总IgE阳性率为 68.50%(137/200),其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 68.52%、68.48%,男女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0~3 岁、4~6 岁、7~12 岁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 67.62%、69.56%、69.23%,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 68.18%、71.43%、66.67%、73.33%、68.14%,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00 例患儿中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 62.50%(125/200).125 例sIgE阳性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35.50%(71/2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 11.00%(22/200),同时存在两组(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 16.00%(32/200),不同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过敏原sIgE阳性患儿中,男女患儿数分别为 67、58 例,阳性率分别为 62.04%、63.04%,男女患儿过敏原s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粉尘螨(34.50%)、户尘螨(25.50%)、链格孢(18.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鸡蛋白(13.00%)、小麦(8.50%)、花生(6.50%)、大豆(5.00%)、蟹(5.00%).结论 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采用血清过敏原sIgE抗体检测能够提供关于过敏原特异性的信息,帮助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D-二聚体在儿童重症细菌性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黄钜振廖友明利汉其白翠芬...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D-二聚体(D-D)在儿童重症细菌性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30 例重症细菌性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 30 例普通细菌性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A组,30 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B组.三组患儿均在入院时检测HNL、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氨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水平.比较三组HNL、D-D、CRP、PCT、WBC、AST、ALT、BUN、Cr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HNL、D-D、CRP、PCT、WBC水平分别为(625.17±69.14)ng/ml、(7549.51±1532.75)ng/ml、(95.62±6.56)mg/L、(21.37±4.24)ng/ml、(14.83±1.79)×109/L,对照A组患儿别为(371.42±42.37)ng/ml、(1032.28±201.63)ng/ml、(21.41±3.43)mg/L、(10.41±2.26)ng/ml、(15.78±2.03)×109/L,对照B组患儿分别为(191.58±17.89)ng/ml、(382.16±56.58)ng/ml、(21.79±2.48)mg/L、(0.82±0.11)ng/ml、(15.37±1.44)×109/L.三组患儿的WB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A组患儿的CRP水平与对照B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HNL、D-D、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对照A组患儿的HNL、D-D、PCT水平均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AST、ALT、BUN、Cr水平分别为(93.82±8.56)U/L、(193.67±11.50)U/L、(15.75±4.06)mmol/L、(179.26±16.35)μmol/L,对照A组患儿分别为(42.58±6.91)U/L、(34.78±4.13)U/L、(4.48±1.47)mmol/L、(77.40±11.76)μmol/L,对照B组分别为(29.77±3.72)U/L、(32.39±4.89)U/L、(3.71±1.28)mmol/L、(75.57±6.24)μmol/L.研究组患儿的AST、ALT、BUN、Cr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对照A组患儿的AST水平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患儿的ALT、BUN、Cr水平与对照B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NL、D-D有助于重症细菌性脓毒症、普通细菌性脓毒症、普通细菌感染患儿的早期鉴别诊断.

    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D-二聚体儿童重症细菌性脓毒症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