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产期补钙指导对42天内婴儿缺钙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临床研究

    刘庭彭小燕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母补钙指导对 42 d内婴儿缺钙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 80 例 42 d内(包括 42 d)新生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在孕期是否采取补钙措施将 80 例新生婴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未实施补钙措施,观察组实施补钙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缺钙症状积分、骨密度.结果 观察组婴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分别为(62.64±4.28)cm、(5.89±0.61)kg、(32.69±1.27)cm,对照组婴儿分别为(50.37±3.92)cm、(4.73±0.58)kg、(26.15±1.06)cm.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婴儿的身长、头围均明显更长,体质量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婴儿的缺钙症状积分为(1.08±0.05)分,对照组婴儿为(5.94±0.27)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婴儿的缺钙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婴儿骨密度为(0.18±0.03)g/cm2,对照组婴儿为(0.13±0.01)g/cm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婴儿的骨密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围产期孕母补钙指导能有效改善 42 d内婴儿的缺钙症状,促进婴儿各项身体指标的正常发育,增强婴儿骨骼生长发育,具有研究价值.

    新生婴儿钙缺乏骨密度孕母补钙指导影响

    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晓鹏贾淑兰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5 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 例)和对照组(28 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理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中、西医症状评分,治疗后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6.30%较对照组的 78.5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脘胀满、两胁胀满、叹息纳差、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评分分别为(1.86±0.13)、(1.77±0.12)、(2.03±0.04)、(1.98±0.11)、(1.92±0.06)、(2.15±0.14)分,较对照组的(2.15±0.14)、(2.05±0.12)、(2.19±0.03)、(2.15±0.14)、(2.17±0.05)、(2.36±0.13)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61.74±5.57)分、抑郁评分(60.96±6.35)分较对照组的(66.37±8.64)、(68.96±7.60)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98.46±1.76)分较对照组的(76.41±1.82)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中、西医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改善消化不良,提高总体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自拟理胃汤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的意义分析

    王春梅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疼痛以及胃肠功能的意义.方法 选取 60 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取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79±0.45)、(2.11±0.18)、(2.67±0.55)、(3.12±1.01)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99±0.51)、(3.75±0.42)、(3.20±0.66)、(4.21±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 1、2、3 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5.62±0.15)、(3.30±0.12)、(1.62±0.1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61±0.13)、(5.35±0.21)、(3.66±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埋针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埋针疗法结直肠癌术后疼痛消癌止痛散胃肠功能

    自拟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痰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王永梁希仁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腺样体肥大痰气郁结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100 例腺样体肥大痰气郁结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自拟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鼻咽侧位片评分、病情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84.0%)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鼻咽侧位片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鼻咽侧位片评分(1.54±0.31)分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鼻咽侧位片评分(1.09±0.15)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更低(P<0.05).结论 自拟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腺样体肥大痰气郁结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腺样体功能,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腺样体肥大痰气郁结证自拟消痛散结汤临床疗效

    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研究

    韩令暖陈巍张长春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N中端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5 例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骨密度(T值)及骨代谢指标[25-(OH)D3、N-MID、PTH、β-Crosslaps].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中各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为肾阳虚证(42.6%)>血瘀气滞证(23.4%)>肝肾阴虚证(21.3%)>脾肾阳虚证(12.8%),女性患者中各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为肝肾阴虚证(44.9%)>脾肾阳虚证(22.9%)>肾阳虚证(19.5%)>血瘀气滞证(12.7%),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气滞证患者的T值分别为(-3.02±0.48)、(-2.9±0.47)、(-3.30±0.74)、(-2.72±0.18),25-(OH)D3 分别为(7.97±3.37)、(21.86±6.94)、(14.70±6.47)、(15.45±5.55)ng/ml;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T值、25-(OH)D3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N-MID、β-Crosslaps、PT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和性别分布具有差异性,且T值、25-(OH)D3 可以对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判定及鉴别有辅助作用.

    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中医证型性别骨代谢指标

    补肾健脾汤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脾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立志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汤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脾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 92 例脾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 例.对照组行鲁拉西酮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肾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多巴胺(D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7.87%高于对照组的 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头痛2例(4.2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2.61±3.27)、(13.25±2.67)、(25.23±4.65)、(51.09±10.57)分,低于对照组的(15.09±3.86)、(16.03±3.28)、(29.86±5.27)、(60.98±11.72)分,ITAQ评分(15.88±2.51)分高于对照组的(14.09±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GABA(7.24±1.13)、GLU(6.61±1.34)高于对照组的(6.71±1.25)、(5.72±1.28),DA(4.31±1.06)低于对照组的(5.3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脾汤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脾肾两虚证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对减轻患者疾病临床症状、改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等具有积极作用,还能纠正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紊乱问题,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精神分裂症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汤鲁拉西酮片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脑内神经递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龙云平刘晗笑徐中昊金连峰...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新止骨增生丸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 GeneCards、OMIM 和 DisGeNet 数据库检索 KOA 疾病的相关靶点;通过 Venny 2.1.0 在线平台对新止骨增生丸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 KOA 疾病相关靶点映射取交集,得到新止骨增生丸治疗 KOA 的关键靶点(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 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将结果导入 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拓扑分析,提取核心靶点;运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 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共获得活性成分 54 个,对应靶点 262 个,疾病靶点 2459 个,共同靶点 142 个,经过蛋白互作及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 13 个,GO 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21 个生物过程(BP),94 个细胞组分(CC),139 个分子功能(MF)和 167 条通路(P<0.05).将"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进行拓扑分析,共筛选出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等 12 个核心成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16个关键靶点.结论 新止骨增生丸可能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 AKT1、TNF、VEGFA 等核心靶点,通过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TNF 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对 KOA 的治疗作用.

    新止骨增生丸膝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

    强化药事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梅松竹金磊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药事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600 例患者的 600 张处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0 例(300 张).对照组使用常规药事管理,观察组使用强化药事管理.比较两组用药及住院各指标,处方不合格率,药物安全事件,药师工作质量评分,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23±0.54)个、(221.36±83.29)元、(7.02±2.58)d、(1012.97±352.15)元,均少于对照组的(2.42±0.61)个、(583.24±126.72)元、(12.31±3.87)d、(3084.75±847.62)元(P<0.05).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 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33%(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低于对照组的 7.67%(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药学知识、处方审核、实践操作评分分别为(9.54±0.27)、(9.46±0.33)、(9.51±0.30)、(9.50±0.3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0.56)、(8.03±0.62)、(8.07±0.58)、(8.04±0.53)分(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 强化药事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减少处方不合格情况,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用药安全性,并有效提高药师工作质量,提升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强化药事管理临床合理用药效果药师工作质量

    临沂地区RhD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表型分析

    周欢刘晓宇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 C、c、E、e抗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利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 4563 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C、c、E、e抗原表型分型.结果 在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9种表型,分别为CCee 1830例(40.11%),CcEe 1604例(35.15%),Ccee 460例(10.08%),ccEE 386例(8.46%),ccEe 215例(4.71%),ccee 23例(0.50%),CcEE 16 例(0.35%),CCEe 28 例(0.61%),CCEE 1 例(0.02%).经过对临沂地区 4563 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Rh C、c、E、e抗原统计分析发现,4 种抗原阳性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 e>C>c>E.结论 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分型以CCee和CcEe为主,最少见的是CCEE.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合理选择表型为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有助于减少Rh抗体的产生,尤其是有利于减少反复输血患者输血后产生Rh抗体的几率,同时有助于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Rh表型分布特点,对后期及时合理供血具有重要意义.

    Rh表型输血抗原无偿献血不规则抗体

    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对AMI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分析

    黄宇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 例PCI术后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PCI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 3 个月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 3 个月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SF-36 评分和M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LVEDD和LVESD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9.35±2.27)d短于对照组的(14.23±2.7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对AMI患者PCI术后具有显著的康复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康复过程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康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