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及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绍嘉李燕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颌面解剖结构、口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4 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以 1∶1 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7 例.对照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结合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口腔颌面解剖结构恢复情况、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率、容貌恢复满意度以及颌面解剖结构复原度分别为 91.89%、97.30%、100.00%,高于对照组的 72.97%、75.68%、78.38%,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较本组术前提高,咬合不对称指数较本组术前降低,咬合接触时间较本组术前缩短,且观察组患者颌面功能评分(17.44±0.34)分、咬合接触面积总和(321.44±58.41)mm2、咬合点最大力度总和(31.44±3.84)kg高于对照组的(15.98±0.23)分、(264.42±48.97)mm2、(27.13±2.46)kg,咬合不对称指数(20.48±2.33)%低于对照组的(24.36±4.12)%,咬合接触时间(1.45±0.21)s短于对照组的(1.89±0.46)s(P<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在坚固内固定术基础上增加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口腔功能、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恢复,值得推广.

    颌面部创伤性骨折口腔功能牵引复位固定术坚固内固定术颌面解剖结构

    非小细胞肺癌MET、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

    戴伟平齐彬周平安张翔...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原癌基因(MET)、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719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患者的MET、KRAS、PIK3CA、BRAF,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MET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 12 例;<60 岁患者 8 例,≥60 岁患者 17 例;腺癌 11 例,非腺癌 14 例.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 15 例,女性患者 11 例;<60 岁患者 8 例,≥60 岁患者 18 例;腺癌 14 例,非腺癌12例.PIK3CA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60岁患者9例,≥60岁患者13例;腺癌 15 例,非腺癌 7 例.BRAF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男性患者 11 例,女性患者 12 例;<60 岁患者13 例,≥60 岁患者 10 例;腺癌 12 例,非腺癌 11 例.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MET、K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原癌基因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临床特征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芬芬李巧琼黄燕玲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92%高于对照组的 81.2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 水平(91.63±4.85)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86.57±4.52)mm Hg,PaCO2 水平(43.62±2.17)mm Hg低于对照组的(46.58±2.09)mm Hg(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水平分别为(1.81±0.42)L、(75.48±5.61)%、(5.22±1.46)L/s,高于对照组的(1.25±0.31)L、(69.51±4.58)%、(4.15±1.37)L/s(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精神/信仰、环境状态评分分别为(66.93±4.79)、(59.39±3.78)、(49.38±3.22)、(55.81±4.82)、(58.73±4.53)分,高于对照组的(63.26±5.17)、(55.34±5.72)、(46.38±6.21)、(51.49±5.72)、(56.59±5.28)分(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并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无创呼吸机重症支气管哮喘肺功能血气指标生活质量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影响分析

    朱艳蓉陈亚兰吕松权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 6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随机分为rTMS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rTMS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高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可重复性系列测验(RBANS)评分.结果 两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总分随时间推移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rTMS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4 周PANSS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4 周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ANSS阴性症状评分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P<0.05),提示不同组别患者随着时间推移阴性症状评分变化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移,PSP与RBANS评分呈上升趋势(P<0.05);rTMS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4 周PSP评分分别为(56.7±12.3)、(59.3±10.6)分,高于对照组的(47.2±9.3)、(50.5±11.7)分,治疗后 4 周RBANS评分(71.9±13.6)分高于对照组的(65.6±11.1)分(P<0.05).PSP评分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P<0.05);RBANS时间与组别无交互效应(P>0.05).结论 高频rTMS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行为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阴性症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

    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及效果评价

    郑容容王小易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 例高血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采取偶测血压(CBP)监测肱动脉血压,观察组使用 24 h动态血压监测,两组根据血压监测情况进行降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满意度以及观察组中低龄组和高龄组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12.13±7.56)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0.92±7.45)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77±7.87)、(88.02±8.99)mm Hg(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低龄组收缩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分别为(114±12)、(101±10)、(106±11)mm Hg,舒张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分别为(88±8)、(86±7)、(87±10)mm Hg;高龄组收缩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分别为(120±10)、(108±12)、(114±12)mm Hg,舒张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分别为(80±7)、(77±5)、(79±5)mm Hg.低龄组收缩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低于高龄组,舒张压的日间均压、夜间均压、24 h均压高于高龄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取动态血压监测对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加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价值.

    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诊断收缩压舒张压监测方法

    血清学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成信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 例脂肪肝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选择 60 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学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速率法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ALT水平为(325.45±25.30)U/L、AST水平为(344.23±26.89)U/L,对照组ALT水平为(48.63±5.23)U/L、AST水平为(47.86±6.20)U/L;实验组ALT、AST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TC水平为(6.85±1.33)mmol/L、TG水平为(3.43±0.50)mmol/L,对照组TC水平为(4.10±0.76)mmol/L、TG水平为(1.55±0.75)mmol/L;实验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LD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学指标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较高,肝功能指标检验可了解病情的发展程度,以便指导疾病的治疗工作.

    脂肪肝血清学指标检验肝功能诊断

    IL-6、SAA、CRP及PCT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谭罗坤罗嫚妮谢桂梅李秀珍...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合并细菌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患者 150 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85 例)和对照组(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65 例).收集所有患者血培养当天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的IL-6、SAA、CRP及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L-6、SAA、CRP及PCT水平,分析四项指标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四项指标联合诊断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6、SAA、CRP及PCT分别为(238.57±21.57)pg/ml、(169.68±17.66)mg/L、(77.98±6.58)mg/L、(13.58±2.0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37.25±18.07)pg/ml、(128.90±15.71)mg/L、(52.60±5.87)mg/L、(8.24±1.8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 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2.31%、83.53%、0.7584、81.08%、93.42%,SAA的分别为 83.08%、74.12%、0.5720、71.05%、85.14%,CRP的分别为 86.15%、90.59%、0.7674、87.50%、89.53%,PCT的分别为 70.77%、71.76%、0.4253、65.71%、76.25%;CRP的约登指数最高,PCT的约登指数最低.串联检测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70.77%、71.76%、0.4253、65.71%、76.25%,并联检测的分别为 92.31%、94.12%、0.8643、92.31%、94.12%,并联检测的约登指数高于串联检测.结论 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相比,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IL-6、SAA、CRP及PCT水平有升高趋势.联合检测四项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对于减少漏诊、帮助医务人员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意义.

    肺炎支原体细菌感染联合检测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

    生化检验指标对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

    林召李志榕叶玉玲欧阳国...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对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100 例肝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 100 例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检验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化检验指标;对比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以肝硬化患者作为阳性病例,以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阴性病例,对比生化检验指标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肝病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血清AST(46.97±8.05)U/L、ALT(47.15±9.28)U/L、ALP(128.14±15.24)U/L、TBA(12.87±3.12)μmol/L、TBIL(20.90±4.19)μmol/L均高于的(24.53±4.68)U/L、(26.10±4.91)U/L、(84.37±10.46)U/L、(5.46±1.70)μmol/L、(12.81±3.37)μmol/L(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AST(50.62±4.73)U/L、ALT(51.89±5.64)U/L、ALP(141.48±8.35)U/L、TBA(14.68±2.29)μmol/L、TBIL(24.07±3.82)μmol/L均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45.33±4.29)U/L、(45.02±5.13)U/L、(122.15±7.67)U/L、(12.06±1.85)μmol/L、(19.48±3.04)μmol/L(P<0.05).生化检验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AST、ALT、ALP、TBA、TBIL单一检测更高(P<0.05);生化检验指标AST、ALT、ALP、TBA、TBIL单一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均出现异常升高,其可准确检出肝病,并对不同类型的肝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细胞比容、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谭明智黎相银江静静罗媚...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细胞比容(HCT)、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 例进行早期GDM筛查的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进行孕 12~16 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及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孕中期OGTT正常与异常孕妇的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孕 12~16 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对GDM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200 例孕妇进行孕 12~16 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192 例正常、正常率为 96.0%,8 例异常、异常率为 4.0%;经孕中期OGTT检查,正常 183 例、正常率为 91.5%,17 例异常、异常率为 8.5%;孕 12~16 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的异常率与孕中期OGT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OGTT异常者的HbA1c(9.07±0.61)%、HCT(40.41±3.23)%、TSH(4.01±0.85)mlU/L均明显高于正常者的(4.69±0.35)%、(37.72±2.98)%、(1.95±0.78)mlU/L,FT3(3.68±0.54)pmol/L、FT4(10.22±1.59)pmol/L均明显低于正常者的(4.52±0.73)、(14.01±1.76)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孕中期OGT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孕 12~16 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对GDM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 41.2%和 99.5%.结论 HbA1c联合HCT、甲状腺功能指标对GDM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GDM患者的诊断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甲状腺功能妊娠期糖尿病诊断

    微小RNA-132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杨兴广邵珠祥杨继武艾可为...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小RNA-132 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83 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接受治疗的 50 例胰腺炎患者和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Ⅰ组和对照Ⅱ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Trizol 法提取细胞当中的微小RNA-132,并通过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成cDNA,根据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试剂盒说明书配制反应体系进行扩增,计算miR-132 的相对表达水平.对比三组微小RNA-132 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微小RNA-132 相对表达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三组微小RNA-132 相对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中的微小RNA-132 相对表达水平(2.87±0.60)明显高于对照组Ⅰ组的(2.50±0.52)和对照Ⅱ组的(2.02±0.42),对照Ⅰ组高于对照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可得,微小RNA-132诊断胰腺癌的最佳临界点为2.79,外周血的微小RNA-132相对表达水平达到2.79,其诊断胰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07,95%CI=(0.864,0.949),敏感度为 79.50%,特异度为 90.00%,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小RNA-132 有明显上调趋势,可将微小RNA-132 当做是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潜在诊断的主要标记物.

    微小RNA-132胰腺癌外周血表达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