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鼻咽癌放疗中红外定位系统与锥形束CT的摆位精度比较

    李福安陈凯婧许亚英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红外定位系统(OPS)在鼻咽癌放疗摆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 36 例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性化头枕与头颈肩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CT扫描前于热塑膜上固定6 个红外光反射定位球.首次治疗时采用锥形束CT(CBCT)(千伏级)进行位置验证与移床校正.以CBCT肿瘤中心摆位值为参考,对OPS与室内激光定位系统肿瘤中心摆位值进行比较与分析.记录OPS与CBCT摆位的一致性、摆位时间,并分析OPS摆位误差的稳定性.结果 OPS与CBCT在左右方向(X轴)、腹背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的摆位一致性分别为 94.4%、75.0%与 97.2%,室内激光定位系统在X轴、Y轴、Z轴的摆位一致性分别为 69.4%、72.2%与 44.4%.OPS与CBCT在X轴、Z轴的摆位一致性高于室内激光定位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的一致性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OPS摆位时首次与第二次摆放X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LR)、Y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AP)、Z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CC)、X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LR)、Y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AP)与Z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C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PS摆位与CBCT摆位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8±0.6)min与(9.4±3.1)min;OPS摆位时间显著短于CBCT(t=14.442,P=0.000<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时采用OPS摆位与CBCT具备较好的一致性,且稳定性好,摆位时间明显缩短,也可避免CBCT导致的额外辐射,可提升鼻咽癌放疗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鼻咽癌放疗红外定位系统锥形束CT摆位

    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倪俊杰张妮张烨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 76 株PDRAB,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抗PDRAB的联合效应.比较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对 76 株PDRAB的敏感率及MIC,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 76 株PDRAB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结果 比阿培南与头孢他啶对 76 株PDRAB的敏感率分别为 48.68%(37/76)、34.21%(26/76),两者对PDRAB的敏感性相似(P>0.05).比阿培南联用和头孢他啶联用对 76 株PDRAB的MIC低于单用比阿培南、头孢他啶.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 76 株PDRAB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以部分协同作用(52.63%)为主,协同作用(42.11%)次之,相加作用(2.63%)、无相关作用(2.63%)较少,没有拮抗作用.结论 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PDRAB多表现出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具有明显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阿培南头孢他啶联合治疗抗菌活性

    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贾晓艳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9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 例)与对照组(49 例).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溶栓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4.00%高于对照组的 75.51%(P<0.05).治疗前,两组MDA、SOD水平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水平(4.55±0.5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6.40±0.89)μmol/L,SOD水平(95.65±12.66)U/ml高于对照组的(79.50±13.06)U/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佳,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依达拉奉右莰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王丽李振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通过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88 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患者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95.45%相比于对照组的 81.82%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SD(35.06±2.45)mm以及LVEDD(45.08±3.13)mm小于对照组的(40.78±2.48)、(49.12±3.01)mm,LVEF(48.97±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7±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3.27±0.83)μmol/L低于对照组的(8.28±1.84)μmol/L,SOD(120.31±24.42)U/ml高于对照组的(76.43±17.3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IL-6、CRP、TNF-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43.61±5.48)ng/L、CRP(10.51±2.68)mg/L、TNF-α(109.84±28.46)ng/L和对照组的(51.52±6.17)ng/L、(14.17±3.53)mg/L、(157.78±48.51)ng/L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共同治疗能够增强疗效,还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改善,减少炎症,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功能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关玉云白婷关祥宁李勇冠...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 150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75,予常规用药治疗)和观察组(n=75,予常规用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肺部阴影、肺部啰音、咳嗽、发热)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部阴影、肺部啰音、咳嗽、发热消退时间分别为(7.41±2.88)、(8.11±2.65)、(5.54±0.33)、(4.88±0.35)d,较对照组的(10.22±3.32)、(10.77±3.12)、(7.82±0.45)、(6.49±0.51)d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hs-CRP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hs-CRP水平(13.23±0.33)mg/L低于对照组的(22.39±1.44)mg/L(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研究

    罗酩张莉娜朱翠翠费蒙辉...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100 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 例)和干预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分别为(275.43±42.65)ng/L、(154.39±24.06)ng/L、(26.38±4.26)mg/L,治疗后分别为(116.37±20.35)ng/L、(46.75±6.33)ng/L、(12.85±2.79)mg/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分别为(278.06±44.71)ng/L、(152.73±25.78)ng/L、(27.43±4.45)mg/L,治疗后分别为(130.34±24.18)ng/L、(53.20±8.17)ng/L、(15.14±3.34)mg/L.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8、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6、IL-8、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干预组有 4 例(8.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 6 例(12.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效果更好,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炎性指标不良反应

    蒙脱石散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付晓华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泻患儿行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94 例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利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5.74%相比对照组的82.98%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呕吐改善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分别为(1.15±0.34)、(1.26±0.23)、(2.28±0.87)、(1.12±0.23)d,相较于对照组的(2.69±0.65)、(2.73±0.51)、(4.47±1.13)、(2.54±0.76)d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gG、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13.78±2.43)g/L、IgA(1.96±0.43)g/L比对照组的(10.97±1.87)、(1.32±0.19)g/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腹泻患儿应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共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疗效,可促使其临床症状快速消除,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小儿腹泻

    西帕依固龈液含漱联合牙周基础疗法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翠荣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应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牙周基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牙周基础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牙周基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指标(咬合力、咀嚼效率、出血指数评分、牙齿松动)、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咬合力(129.48±10.05)lbs、咀嚼效率(92.08±2.54)%高于对照组的(111.09±10.02)lbs、(75.73±2.46)%,出血指数评分(0.58±0.08)分、牙齿松动(0.57±0.26)mm小于对照组的(1.62±0.06)分、(1.33±0.81)mm,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牙周基础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后各项咀嚼功能指标均恢复较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慢性牙周炎西帕依固龈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牙周基础疗法咀嚼功能

    药物镇痛分娩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廖小梅张逢春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药物镇痛分娩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产妇顺利分娩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200 例入产房待产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00 例.对照组开展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开展药物镇痛分娩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中的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分娩干预的满意度,分娩幸福指数.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 97.00%及对分娩干预的满意度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9.00%、86.0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2.36±0.69)、(1.53±0.56)、(0.28±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43±1.17)、(3.67±0.84)、(1.37±0.96)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6.83±1.43)h短于对照组的(7.96±1.86)h,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幸福指数(88.15±1.44)分高于对照组的(34.03±3.73)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药物镇痛分娩结合导乐陪伴分娩能减轻产妇宫缩痛及缩短产程,并提高顺产的比例,改善妊娠结局,提升产妇分娩幸福指数,效果理想.

    药物镇痛分娩导乐陪伴分娩结合干预妊娠结局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有效容量探讨

    陈晓影蒋俊丹龚灿生郑晓春...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和95%有效容量.方法 选择 29 例行择期颈部手术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0.25%罗哌卡因颈中间丛阻滞,若颈丛分支所属皮区痛觉均消失,则视为完全阻滞(完全阻滞组,14例),否则视为不完全阻滞(不完全阻滞组,15 例).记录阻滞效果,分析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有效容量;比较完全阻滞组和不完全阻滞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罗哌卡因阻滞容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滞前后深吸气膈肌移动度.结果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10.3 ml[95%可信区间(CI)=(7.7,13.5)ml],95%有效容量为 15.6 ml[95%CI=(12.8,44.0)ml].完全阻滞组和不完全阻滞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阻滞组用罗哌卡因容量(11.1±2.0)ml显著高于不完全阻滞组的(9.2±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阻滞组与完全阻滞组阻滞前深吸气膈肌移动度分别为(4.17±0.87)、(4.09±0.8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阻滞组与完全阻滞组阻滞后深吸气膈肌移动度分别为(4.09±0.85)、(3.99±0.70)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阻滞组 1 例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其给药容量为 14 ml;其余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膈神经阻滞、迷走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物中毒、Horner征或低氧血症等情况.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10.3 ml[95%CI=(7.7,13.5)ml],95%有效容量为 15.6 ml[95%CI=(12.8,44.0)ml].

    颈中间丛阻滞罗哌卡因有效容量Dixon序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