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7和miR-30-5p抑制CTSK表达对贵州黑山羊繁殖基因的影响

    杨永鲜陆情梅冉铭刘彬...
    260-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miR-7 和miR-30-5p对贵州黑山羊CTSK基因的调控效率及其对产羔基因的影响,通过生物软件筛选出调控CTSK效率最高的 2 条miRNAs:miR-7 和miR-30-5p;将 2 条miRNAs转染至卵巢颗粒细胞,并于转染后 24 h和 48 h分别提取细胞总RNA,采用qRT-PCR法分别检测 2 条miRNAs在转染 24 h和 48 h的表达效率;同时检测miR-7 和miR-30-5p过表达对CTSK基因及产羔相关基因FSHβ、GDF9、BMP15和BMPR-1B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转染miR-7 和miR-30-5p至卵巢颗粒细胞 24 h后,2 条miRNAs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C组);转染 48 h后,miR-30-5p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NC组,而miR-7与N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过表达 2 条miRNAs对CTSK基因和繁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发现,与NC组相比,转染miR-7 24 h后能极显著抑制CTSK的表达,且上调产羔基因 FSHβ、GDF9、BMP15的表达;而转染miR-30-5p对CTSK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但极显著上调了产羔基因 FSHβ、GDF9、BMP15和BMPR-1B的表达。综上可见,与miR-30-5p相比,miR-7 更有可能通过抑制CTSK表达来促进产羔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贵州黑山羊繁殖性能。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miR-7 和miR-30-5p影响贵州黑山羊繁殖性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贵州黑山羊miRNA卵巢颗粒细胞繁殖基因

    t-BHP诱导猪卵泡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史佩华贾青陶晨雨
    26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猪有腔卵泡体外氧化应激模型,为延缓母猪的卵巢功能衰退和提高繁殖利用年限提供参考。本研究分别采用 100 μmol/L(低浓度组)、200 μmol/L(中浓度组)、400 μmol/L(高浓度组)的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iary-butylhydroperoxide,t-BHP)作为诱导剂处理猪卵泡 6 h,通过CCK-8 检测卵泡颗粒细胞(GCs)活力。筛选出 200 μmol/L(中浓度组)t-BHP作为后续处理浓度,用其刺激卵泡 1、2、6、1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及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GCs活力呈现浓度依赖性下降,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 289。7 μmol/L;t-BHP诱导的氧化应激可导致GCs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卵泡内ROS在处理 6 h后增加(P<0。01),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Bax、Caspase 9蛋白水平上升(P<0。05),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在胞质中表达升高(P<0。05),在线粒体中表达降低(P<0。05)。综上,用 200 μmol/L t-BHP处理 6 h可以建立卵泡体外氧化损伤模型。

    卵泡t-BHP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黄芩多糖对长白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研究

    苟春阳商昊窦浩荡官民凯...
    274-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黄芩多糖添加方案对猪冷冻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猪冷冻处理的精液共6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添加不同浓度黄芩多糖的试验组(在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 0。2、0。4、0。6、0。8、1。0 g/L黄芩多糖),对冷冻-复苏的精液进行精子活力及相关运动参数、精子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率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 0。4 g/L的黄芩多糖对冷冻-复苏后的精子直线速度、曲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顶体完整率、DNA完整率和精子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提高(P<0。05)。0。6 g/L黄芩多糖组精液冷冻复苏后精子的运动参数、顶体完整率及抗氧化酶活性与 0。4 g/L黄芩多糖组无显著差异。此外,0。8 g/L黄岑多糖组的质膜完整率及直线性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不同浓度的黄芩多糖均可提高猪冷冻精液品质,其中提高猪冷冻精液保存质量的最适添加量是 0。4 g/L。

    猪冷冻精液冷冻保存黄芩多糖复苏活力

    兼具抑菌与抗氧化活性的丁酸梭菌的分离筛选

    阳田恬张静李金转陈霈瑶...
    279-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使用形态学鉴定、16S rRNA等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结合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utyricum)产丁酸、产气等特性,旨在从健康动物粪便、瘤胃液和窖泥等样本中分离筛选具有益生潜力的C。butyricum,并通过产酸能力、抑菌性能、产酶活力、抗氧化能力和体外发酵生物量比较,最终得到 2 株兼具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C。butyricum。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分离的 8 株C。butyricum均能在体外产乙酸、丁酸,其培养上清液均能抑制沙门氏菌ATCC 14028、沙门氏菌CVCC 519 和产气荚膜梭菌CVCC 2030 的生长。通过进一步评估筛选得到C。butyricum XMC 312 和C。butyricum SWY 13,该 2 株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分别达10。24 U/mL和16。90 U/mL,同时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相当于0。125 g/L 维生素C的清除力。本试验获得的C。butyricum具备良好的益生性能,用于饲料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制备,具有强大的市场前景。

    丁酸梭菌筛选鉴定抑菌抗氧化

    人参副产物发酵物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胡彬丁亚南胡登辉周昭彬...
    28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人参副产物发酵物(GBFS)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 1 日龄黄羽肉鸡 360 羽,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2 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00 mg/kg黄芪发酵物(AFS),G100、G150、G200 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补充 100、150、200 mg/kg GBFS。试验期为 56 d,分为前期(1~28 d)和后期(29~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GBFS提高了肉鸡 56 日龄体重及全期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了生长后期及全期耗料增重比(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 200 mg/kg GBFS可降低后期及全期耗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BFS可降低肉鸡28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0。05),且添加 100 mg/kg GBFS提高了 28、56 日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 28 日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 100 mg/kg GBFS提高了 28 和 56 日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BFS提高了 28 和 56 日龄血清白介素 10 含量(P<0。05),且 100 mg/kg GBFS组第 28和 56 日龄法氏囊指数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GBFS可提高 28 日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 56 日龄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GBFS可有效促进肉鸡生长,降低耗料增重比,并提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以添加 100 mg/kg效果较好。

    人参副产物发酵物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功能抗氧化黄羽肉鸡草分枝杆菌

    母马补喂鞣花酸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贺林娇李佳豪经宏鑫蔺建薇...
    29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给泌乳期伊犁马补喂不同剂量的鞣花酸对哺乳期马驹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哺乳期马驹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选取 5 月份产驹、9~11 岁、5~6 胎、泌乳 30 d且日均8 h挤奶量(2。61±0。47)kg的 18 匹带驹伊犁马泌乳母马,将 18 匹马驹按照公母各半随机分为 3 组(母马分组与马驹保持一致),每组6匹(3公3母)。在相同放牧、饮水和挤奶条件下,对照组母马不补喂任何添加剂,试验组母马每天每匹补喂鞣花酸15、30 mg/kg BW(15 mg/kg鞣花酸组、30 mg/kg鞣花酸组),试验期为90 d,每 30 d测量 1 次马驹体重及体尺,并采集血液样品,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5 mg/kg鞣花酸组马驹体高、胸围和体长总增长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2。96%(P>0。05)、33。66%和 21。22%(P<0。01);30 mg/kg鞣花酸组马驹体高、胸围、体长总增长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7%(P>0。05)、26。79%(P<0。01)、17。28%(P<0。05);试验 60 d时,30 mg/kg鞣花酸组尿酸含量比 15 mg/kg鞣花酸组高 57。71%(P<0。05);15 mg/kg鞣花酸组马驹尿素分别比对照组和 30 mg/kg鞣花酸组低 17。70%和 19。37%(P<0。05);15 mg/kg鞣花酸组马驹碱性磷酸酶比对照组高25。68%(P<0。05);15 mg/kg鞣花酸组马驹乳酸脱氢酶比30 mg/kg鞣花酸组高19。71%(P<0。05);试验90 d时,15 mg/kg鞣花酸组尿素分别比对照组和30 mg/kg鞣花酸组马驹低19。18%和20。07%(P<0。05);30 mg/kg鞣花酸组马驹葡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 15。41%(P<0。05);15 mg/kg鞣花酸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和 30 mg/kg鞣花酸组高 39。91%(P<0。01)和 20。05%(P<0。05);15 mg/kg鞣花酸组乳酸脱氢酶分别比对照组和 30 mg/kg鞣花酸组马驹高 19。59%(P<0。05)和 26。79%(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给泌乳母马补喂 15 mg/kg BW鞣花酸可显著提高马驹胸围、体长的总增长量,降低马驹血液尿素,增加血液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给泌乳母马补喂 30 mg/kg BW鞣花酸可显著提高马驹胸围、体长的总增长量,提高血糖水平,且给泌乳母马补喂 15 mg/kg BW鞣花酸效果较好。

    泌乳母马鞣花酸马驹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

    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塔里木鸽种鸽采食量、体重、繁殖周期的影响

    孙梦悦惠洁付睿王静...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饲粮对塔里木鸽种鸽繁殖期的采食量、体重和繁殖周期的影响,为塔里木鸽的饲养管理及生产潜能的挖掘提供方法和依据。选取 54 对体重相近的种鸽并分成 6 个处理组,分别饲喂 2 个能量水平(11。63、12。13 MJ/kg)和 3 个蛋白水平(14%、15%、16%)组成的 6 种混合饲粮,记录种鸽在产蛋期、孵化期、哺育期的采食量、体重以及各个繁殖阶段的天数。结果表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在相同繁殖期种鸽的采食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影响;能量作为主效应时,12。13 MJ/kg能量水平时种鸽产蛋期采食量高于 11。63 MJ/kg能量水平(P<0。05),蛋白作为主效应时,种鸽产蛋期、孵化期以及哺育期采食量均随着蛋白水平增加而降低,其中14%蛋白水平的种鸽哺育期1~7 d的采食量高于16%蛋白水平(P<0。05);不同能量水平、蛋白水平以及能量和蛋白交互作用对种鸽体重均无显著影响;饲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种鸽繁殖周期、产蛋间隔和孵化天数无显著影响;同一阶段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各组种鸽采食量、体重及繁殖周期均无显著影响;但在 12。13 MJ/kg能量水平和 14%蛋白水平时,种鸽的孵化期体重增加最大,哺育期体重损失较小,且采食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由此可见,种鸽在哺育前采食量和体重均逐渐增加,育雏期采食量基本增加到产蛋期的 2 倍,但该段时间体重仍有不同程度损失;12。13 MJ/kg能量水平和 14%蛋白水平更适宜于种鸽繁殖生产。

    能量蛋白繁殖期塔里木鸽

    壳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魏琳琳兰瑞霞王语晨吴帆...
    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 1 日龄雌性AA肉鸡 264 只,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1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100、200、400 mg/kg壳寡糖(COS),试验期 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 100 mg/kg COS提高了 1~14 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添加 200 mg/kg COS提高了 1~14、15~42、1~42 日龄肉鸡ADG且降低了耗料增重比(F/G)(P<0。05);添加 400 mg/kg COS提高了1~14 日龄肉鸡F/G(P<0。05),降低了ADG(P<0。05);饲粮添加 100、200 mg/kg COS提高了肉鸡胸肌宰后pH24h(P<0。05),添加 200、400 mg/kg COS降低了滴水损失(P<0。05);饲粮中添加 200 mg/kg COS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P<0。05),添加 200、400 mg/kg COS降低了胸肌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 COS提高了肉鸡胸肌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COS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256 mg/kg。

    壳寡糖肉品质氧化稳定性肉鸡

    苯甲酸与二甲酸钾对獭兔生长性能、胃肠内容物pH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上官明军李燕平党文庆詹海杰...
    314-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配比苯甲酸和二甲酸钾对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胃肠道内容物pH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 35 日龄健康獭兔 200 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50 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二甲酸钾+0。2%苯甲酸(试验Ⅰ组)、0。8%二甲酸钾+0。3%苯甲酸(试验Ⅱ组)、0。6%二甲酸钾+0。4%苯甲酸(试验Ⅲ组)。预试期 5 d,正试期 56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低于对照组(P<0。05);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胃和盲肠内容物pH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由此可见,獭兔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和苯甲酸可以提高獭兔平均日增重、降低耗料增重比,提高獭兔对饲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獭兔饲粮中适宜添加比例为 1。0%二甲酸钾+0。2%苯甲酸。

    苯甲酸二甲酸钾獭兔生长性能胃肠内容物pH养分表观消化率

    富硒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彭轶楠叶泽宋婕赵廷伟...
    319-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富硒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 480 羽 1 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8 个重复,每个重复 15 羽肉仔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 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0%、0。60%富硒微生态制剂(硒含量≥2 000 mg/kg,有效活菌数≥1×109 CFU/g),试验期为 42 d(1~21 d和 22~42 d)。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 0。40%和 0。60%富硒微生态制剂提高了肉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降低了肉鸡耗料增重比(P<0。05);添加0。40%和 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了肉鸡的腹脂率(P<0。05);添加 0。20%、0。40%、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 21 d和 42 d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水平(P<0。05),降低了肉鸡 21 d和 42 d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 0。40%和 0。60%富硒微生态制剂均提高了肉鸡 21 d和 42 d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富硒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肉仔鸡机体抗氧化酶活性,且富硒微生态制剂在肉鸡养殖中的推荐剂量为 0。40%。

    微生态制剂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