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健康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茹李燕邹晓庭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新型的饲用益生菌,不仅具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胃酸和耐胆盐等抗逆性,以及易培养、易储存的生物学特性。诸多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具有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形态、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肠道免疫等多种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凝结芽孢杆菌在畜禽绿色养殖和生产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凝结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肠道菌群肠道形态肠道免疫消化吸收

    支链氨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志坤张学峰王德志刘永军...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链氨基酸是维持动物机体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而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支链氨基酸具有氧化供能、调节蛋白质代谢、调节脂肪代谢、调节激素分泌、调节免疫、缓解氧化应激等多种功能。本文综述了支链氨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支链氨基酸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支链氨基酸生理功能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生产性能

    伏马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刘晓萌王寿南姜德铭张晓琳...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马毒素及其类似物是由镰刀菌属为主的真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溶于水、分子量小、具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伏马毒素广泛污染粮食作物及其相关制品,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毒方法不仅脱毒效率低,而且还会破坏谷物的营养成分,影响口感和风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脱毒法对伏马毒素进行消减脱除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对伏马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毒性机理及其降解菌或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生物脱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研究伏马毒素的高效脱毒提供参考。

    粮食伏马毒素生物脱毒降解菌降解酶

    苏姜猪背膘组织发育过程中lnc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张亚琴倪黎纲谢欣怡徐盼...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lncRNA在地方品种苏姜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脂肪沉积的关系。选择 1、3、6、8 月龄(M1、M3、M6、M8)4 个生长时期苏姜猪背膘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筛选 4 个阶段差异表达lncRNA,对 4 个阶段共同差异表达lncRNA进行顺式和反式靶基因预测,并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134 个共同差异表达lncRNA,功能富集显示,不同阶段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基因表达、脂肪代谢、细胞核及发育过程等GO条目中;KEGG分析表明,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胰岛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钙沉积通路、脂肪酸生物合成、PI3K-Akt信号通路和磷脂酶D信号通路等。通过qRT-PCR验证发现,定量结果和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分析了苏姜猪在不同生长阶段lncRNA的表达谱差异,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苏姜猪不同生长阶段脂肪发育的调节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苏姜猪lncRNA背膘组织差异表达谱

    鸡SLMO2基因CDS区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朱慧媛张朋威徐硕辉李瑞婷...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类果蝇慢移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探索其在不同肤色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规律,实验采集不同肤色鸡各组织,PCR克隆获得SLMO2完整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分析。实验得到SLMO2的CDS区序列全长 560 bp,其中可编码氨基酸 174 个。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表明,鸡SLMO2蛋白并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蛋白主要结构以无规性卷曲的α-螺旋结构结合为主,且蛋白分布在线粒体内膜间隙。通过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鸡与爪蟾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表明,SLMO2在背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该基因在丝羽乌骨鸡背肤组织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豫粉1号"H系鸡。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鸡SLMO2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SLMO2基因CDS区克隆组织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北方地区某规模化牧场娟姗牛泌乳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佳和张海亮余厚默杨桐桐...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产于英国的奶牛品种娟姗牛近年来在我国愈发受到养殖者重视。目前,我国对娟姗牛尚未开展系统的遗传选育,对其经济性状群体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收集了河北某规模化奶牛场娟姗牛 2017-2021年的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记录,对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群体特征以及非遗传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测定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对娟姗牛泌乳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泌乳阶段的推移,日产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日产奶量随着胎次的升高逐渐升高,在 4 胎及以上时最高;2 胎和 3 胎牛的测定日乳脂率最高;1 胎牛的测定日乳蛋白率显著低于其他胎次;2 胎奶牛的SCS显著低于其他胎次;测定日产奶量在夏季最高,在冬季最低;测定日乳脂率和测定日乳蛋白率均在冬季最高,在夏季最低;SCS在冬季最高。综上,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地区某娟姗牛群为例,揭示了娟姗牛在我国的产奶性能水平,初步分析了非遗传因素对娟姗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为今后娟姗牛生产性能的遗传建模分析奠定了基础。

    娟姗牛产奶量乳成分群体规律

    杜湖杂交F1代羔羊与湖羊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高晓娟薛久洲罗国洋屈成...
    169-17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泊羊与湖羊杂交F1 代羔羊生产性能进行比较,探讨在榆林当地舍饲条件下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对湖羊肉用性能的改良效果。试验选择 30 只遗传背景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经产且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分为 2 组,分别用湖羊公羊(HH组)、杜泊公羊进行交配(DH组),测定并比较 2 组母羊的繁殖性能、羔羊的生长性能、6 月龄羔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结果表明:母羊繁殖性能各性状在DH组和HH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生长性能方面,DH组羔羊 2 月龄、3 月龄、4 月龄及 6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HH组,而初生重差异不显著,且 2 组间的日增重除在 3~4 月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 0~2 月龄、2~3 月龄、4~6 月龄各阶段的日增重均为DH组显著大于HH组,而 6 月龄体尺指标除胸围为DH组显著高于HH组外,其余指标包括体高、体长、十字部高、胸宽、胸深及管围在 2 组间均差异不显著;6 月龄羔羊屠宰性能所测各指标均为DH组高于HH组,且屠宰率差异显著,而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胴体产肉率差异极显著;肉质性能测定中,DH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HH组,其他肉品质所测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榆林当地舍饲条件下,用杜泊羊与湖羊进行经济杂交可显著提高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而对F1 代羔羊羊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湖羊杜湖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日增重

    柴达木牛母系遗传多样性、分化及与我国北方黄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马志杰魏旭东盛欣吴志鹏...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柴达木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背景及与我国北方其他黄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对 265 头柴达木牛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测定,并从GenBank下载了我国北方 13 个其他地方黄牛品种(群体)的 206 条相应序列,以雷州牛为参照对 15 个黄牛品种(群体)的 480 条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序列长度在 909~916 bp之间,排除插入/缺失后多序列比对分析共检测到 86 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包括 15 个单一多态位点和 71 个简约信息位点;依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在柴达木牛中共确定了 56 种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柴达木牛具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其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 0。957 3±0。004 1 和 0。161 6±0。080 5;品种内大柴旦、茫崖、都兰 3 个群体相比乌兰、格尔木 2 个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遗传分化分析表明,柴达木牛品种内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020 2~0。192 8),但各群体间分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部分群体间达到中等及中等以上分化程度。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柴达木牛由 2 个母系支系组成,包含普通牛T1~T5和瘤牛I1 6种单倍型组,以T2和T3单倍型组为主,拥有普通牛和瘤牛混合血统,但受到约0。75%的牦牛基因渐渗影响。聚类分析显示,柴达木牛与蒙古牛、秦川牛遗传关系最近,与安西牛、延边牛、长白山牛、沿江牛、西藏牛品种(群体)间聚类关系较近,与哈萨克牛、阿尔泰牛、临夏牛、武威牛亲缘关系较远,而与阿沛甲咂牛、日喀则牛、雷州牛遗传关系最远。

    柴达木牛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化系统发育聚类关系

    雷州山羊与努比亚山羊杂交对F1代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杨远廷吴群周汉林韩建成...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旨在探讨雷州山羊与努比亚山羊杂交对F1 代生长性能的影响,随机挑选初生雷州山羊与努比亚山羊杂交F1 代 40 只(公母各半),以等量同期雷州山羊纯繁F1 代为对照,记录各羔羊 0~8 月龄的体重与体尺性状,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 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各月龄羔羊体重进行拟合与分析,同时对8月龄公、母羔的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与雷州山羊纯繁相比,雷努杂交F1 代公、母羔初生至 6 月龄体重增重均提高(P<0。05),其中公、母羔初生重分别提高 32。84%和19。61%(P<0。05),8 月龄公、母羔体重分别提高 28。46%(P<0。05)和 12。27%(P>0。05)。3 种生长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各羔羊的早期生长发育,拟合度均达0。969以上,其中Von Bertalanffy模型效果最好。雷努杂交公、母羔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由大至小为:胸围(X3)>体高(X1)>体长(X2),各体尺性状间也存在正相关(P<0。05)。此外,胸围和体高对雷努杂交公、母羔体重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较大,由此建立公羔体重与体尺性状间最优回归方程为Y公=0。246X1+0。232X3-3。286,母羔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母=0。241X1+0。245X3-3。665。

    雷州山羊努比亚山羊体重体尺性状相关性

    不同年龄哈萨克马乳腺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马姚任万路姚新奎孟军...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哈萨克马乳腺组织转录组进行研究,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为后续马属动物乳腺发育相关研究提供分子基础。选取 2 岁、7 岁、15 岁未妊娠的哈萨克马母马各 3 匹,手术法采集乳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2 020个(P<0。05),其中15岁、7 岁与 2 岁哈萨克马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是 898 个和 735 个;15 岁与 7 岁哈萨克马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是998 个。GO功能分析显示,乳腺组织发育可能与多细胞生物发育、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等条目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乳腺组织发育可能与蛋白质消化和吸收、松弛素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本研究对不同年龄哈萨克马乳腺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研究结果为哈萨克马乳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不同年龄乳腺转录组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