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对甜高粱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

    董宇蔡宏宇马艳王娇...
    323-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对甜高粱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切短至 1~2 cm甜高粱秸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设计,分为 4 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黑曲霉组、菌+霉组(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 1:1),添加量为 2 mL/100 g,菌液浓度控制在 1×108 个细菌/mL,每组 3 个重复。分别在15、30、45 d取样,通过感官评定、营养价值、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甜高粱秸秆的感官品质均起到改善作用;在15、30、45 d时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 30、45 d时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 30、45 d时黑曲霉组、菌+霉组pH低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在 45 d时枯草芽孢杆菌组、黑曲霉组、菌+霉组氨态氮/总氮低于对照组(P<0。05),在 15、30、45 d时菌+霉组乳酸与乙酸含量高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黑曲霉组(P<0。05);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黑曲霉组、菌+霉组pH呈上升趋势(P<0。05),干物质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黑曲霉组、菌+霉组pH和干物质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发酵第 45 天,菌+霉组能显著改善甜高粱秸秆感官品质、提高营养价值与发酵品质、延长其有氧稳定性时间。

    甜高粱秸秆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发酵品质

    添加短乳杆菌对紫花苜蓿半干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武祎赵红玉唐云梦李青洋...
    328-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短乳杆菌R33 对苜蓿半干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提高苜蓿半干青贮品质。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短乳杆菌(活菌数 1×109 CFU/mL)添加水平分别为苜蓿鲜重的1%(T1%)和5%(T5%),同时设置不加菌对照组和仅加无菌培养基对照组,室温青贮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短乳杆菌R33 可降低苜蓿青贮的pH和总碳量(P<0。05),提高粗蛋白质、乳酸和丙酸含量(P<0。05),但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影响(P>0。05);添加短乳杆菌后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P<0。05),降低了菌群多样性(P<0。05);在门水平上,使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升高,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添加短乳杆菌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比均超过 95%。因此,添加短乳杆菌R33 可以改善半干苜蓿青贮发酵品质,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提高苜蓿青贮品质。

    紫花苜蓿半干青贮短乳杆菌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群落

    苹果渣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

    王春艳孙亚波丁世伟郑旭...
    334-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苹果渣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消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羊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选择 40 只 4~6 月龄、体重为(21。33±4。75)kg的健康羔羊,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10 只,公母各半,饲喂鲜苹果渣(含水 78。58%)比例为 0%(对照组)、11。7%、23。5%、35%的育肥日粮,各组试验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时间 120 d。结果表明:23。5%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1)和 35%组(P<0。05),11。7%组、23。5%组耗料增重比低于其他 2 组(P<0。05);11。7%组和 23。5%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 35%组差异不显著,11。7%组和 23。5%组粗纤维(CF)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和35%组(P<0。05);23。5%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3。5%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以上几项指标在 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23。5%组总饱和脂肪酸(SFA)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高于对照组(P<0。01),23。5%组n-3 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高于 11。7%组(P<0。05),而 11。7%组又高于对照组、35%组(P<0。05);23。5%组共轭亚油酸(CLA)总量高于 11。7%组(P<0。05)、对照组和 35%组(P<0。01),23。5%组蛋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 23。5%苹果渣(湿重)的饲喂效果最好。

    苹果渣生产性能羊肉品质辽宁绒山羊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饲用小黑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王晓春马晓霞高婷汪伟...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饲用小黑麦青贮发酵技术,本研究设置无添加、菌剂(复合植物乳杆菌与布什乳杆菌,活菌数分别为≥1。6×1010 CFU/g、≥4。0×109 CFU/g;添加剂量为 0。005 g/kg)、酶制剂(复合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酶活性分别为 0。9×104 U/g、5×104 U/g、1。7×105 U/g;添加剂量为 0。3 g/kg)、菌剂+酶制剂(同上)、甲酸(添加剂量为 4 mL/kg)、丙酸(添加剂量为 4 mL/kg),共 6 个处理组,青贮 9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青贮品质。结果显示:与无添加组相比,菌剂组的干物质含量降低(P<0。05);添加剂组均提高了饲用小黑麦青贮料的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其中,丙酸、菌剂、甲酸、酶制剂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甲酸、丙酸、酶制剂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丙酸组的粗脂肪含量均为显著提高(P<0。05),酶制剂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饲喂价值(RFV)值最高;酶制剂、甲酸、丙酸组的pH低于无添加组(P<0。05),酶制剂与丙酸组的乳酸含量较无添加组增加了 2~3 倍,菌剂+酶制剂组的乙酸含量高于无添加组(P<0。05)。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得出,添加菌剂等均提高了饲用小黑麦的青贮品质,其中丙酸与酶制剂效果较为突出。

    饲用小黑麦青贮添加剂营养价值发酵品质

    基于Fosmid文库筛选山羊瘤胃源酯类水解酶基因及其原核表达验证

    李林芳刘功炜杨凯尧王智伟...
    346-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挖掘瘤胃微生物中潜在的酯类水解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对芥子碱的降解效果。利用功能筛选方法,从前期构建的山羊瘤胃微生物Fosmid文库中鉴定出潜在的酯类水解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通过酶活测定及芥子碱的降解研究来筛选功能酶,最后分析酯类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从山羊瘤胃微生物Fosmid文库中鉴定到 6 个酯类水解酶基因Estg1、Estg2、Esty1、Estp、Estk1和Estk2,并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获得的酯类水解酶的活性均高于空载对照(P<0。05),其中Estp和Estk1 的活性最高,分别为 205。33 U/mL和 212。67 U/mL,其分子量为 33、28 ku,且能够降解芥子碱,降解率分别为 13。26%和 11。66%;酯酶Estp和Estk1 在温度为 40℃、pH 11 时活性最高,在 40~50℃、pH 8~11 条件下相对稳定;金属离子Mn2+和Ni2+对酯酶Estp和Estk1 的活性有促进作用(P<0。01),有机溶剂正己烷能增强其活性(P<0。05);而EDTA、金属离子Cu2+、Zn2+、Co2+和Fe3+、有机溶剂乙腈以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 和曲拉通X-100 会抑制Estp和Estk1 的活性(P<0。01)。本研究从山羊瘤胃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了 2 个高产酯类水解酶的基因,异源表达后具有嗜中温、耐碱、耐有机溶剂等特性,且能够降解芥子碱,可为酯类水解酶的深入挖掘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Fosmid文库酯类水解酶原核表达酶学性质芥子碱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淘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桐桐张海亮王澳郭佳和...
    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备牛的淘汰会增加牧场原料奶生产成本,且奶牛在后备牛时期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其未来的生产性能,故本研究旨在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的淘汰情况及影响其存活力的风险因素。对 2014-2022 年 12 个规模化奶牛场 167 910 头奶牛的出生记录和 16 700 条后备牛的淘汰记录分析发现,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淘汰率为 10。16%。其中,后备牛的 3 个阶段即第 3~60 天、第 61~365 天以及第 366 天至首次产犊的淘汰率分别为 1。50%、5。58%和 3。08%,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繁殖障碍相关疾病是造成后备牛淘汰的主要原因,而腹泻、肺炎和屡配不孕则分别是上述 3 类原因的代表性原因。基于 2001-2020 年出生的 180 075 头奶牛,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备牛存活力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牧场-出生年和出生季节对后备牛存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的后备牛在前 2 个生命阶段中具备最低的淘汰风险,而夏季出生的后备牛在第 3 个生命阶段具备最低的淘汰风险(P<0。01);冬季出生的后备牛在 3 个阶段的淘汰风险均最高,分别是春季的 1。567、1。448 和 1。364 倍(P<0。01)。基于宁夏地区大规模牛群数据,本研究从个体水平初步分析了后备牛淘汰情况处于国际文献报道的中等水平且冬季出生的犊牛在后备牛阶段具备最高的淘汰风险,为规模化牧场后备牛培育和存活力性状建模分析提供参考。

    中国荷斯坦牛淘汰率淘汰原因存活力

    不同乳体细胞数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液指标的分析

    周宇桥龚新宇雍丛燕屈金涛...
    3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对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为科学制定山羊奶SCC标准、确定山羊乳SCC适宜范围并合理调控乳体细胞提供理论基础。选择 120 只胎次、体重、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保证相同的饲养环境和相同的管理水平,饲喂同一全混合日粮。根据乳中体细胞数将奶山羊分为 3 组,即L-SCC(<50 万个/mL)、M-SCC(50 万~100 万个/mL)、H-SCC(>100 万个/mL)。每组随机选取 15 只奶山羊共 45 只羊进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L-SCC组的乳糖率显著高于H-SCC组,非乳脂固体含量显著低于H-SCC组。而SCS与乳糖率为显著负相关,与乳脂率、非乳脂固体为显著正相关,与乳蛋白率、总固形物率为极显著正相关。L-SCC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H-SCC组;L-SCC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H-SCC组;但L-SCC组、M-SCC组和H-SCC组3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奶中体细胞数对奶山羊乳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与乳糖率为显著负相关,与乳蛋白率、非乳脂固体、总固形物率为显著正相关。低体细胞水平奶山羊的乳品质最佳,抗氧化能力高。

    奶山羊体细胞泌乳性能血液指标

    基于自动挤奶系统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挤奶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包嘉泰王澳张海亮李峰洁...
    367-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采用自动挤奶系统(Automatic Milking System,AMS)的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和挤奶次数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AMS在我国牧场的应用和普及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了 2022 年 4-10月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 488 头采用AMS挤奶的荷斯坦牛挤奶记录共 162 684 条。将单次挤奶记录整理为日产奶量及日挤奶次数,利用SAS 9。2软件Mixed过程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和THI对荷斯坦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基于AMS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 38。14±9。63 kg,日挤奶次数 2。85±0。60 次;奶牛使用AMS进行自愿挤奶的高峰时间段分别为:5:00-8:00、13:00-15:00 和 21:00-22:00;胎次、泌乳阶段和THI对日产奶量和日挤奶次数均有极显著影响,高胎次和泌乳前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和日挤奶次数更高,且随着THI升高,日产奶量和挤奶次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各影响因素对产奶性能的影响与使用常规挤奶技术的荷斯坦牛相一致。综上,本研究为揭示使用AMS设备奶牛的泌乳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积极推进奶牛养殖的智能化进程和AMS在国内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自动挤奶系统荷斯坦牛日产奶量日挤奶次数

    局部保温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舍内环境和能耗的影响

    曹立明郑智伟张志勇赵铖...
    372-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局部保温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舍内环境、能耗情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 900 头 21 日龄、体重为(5。79±0。30)kg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 2 个处理组,每组 15 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头仔猪。对照组单元内采用"暖风机+保温灯"的供暖方式,试验组单元内采用"暖风机+局部保温区+保温灯"的供暖与保温方式,试验周期为20 d,期间准确记录试验各组产生的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升了 12。86%(P<0。01),且耗料增重比和死淘率分别下降了8。16%(P<0。01)和1。72%(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栏内局部温度平均提高了4。09℃(P<0。01),且夜间仔猪正常躺卧比例提高了 28。67%(P<0。01);与此同时,相较对照组单元,试验组单元的用电量和天然气用量分别节约了 606。12 kW·h和 1 587。6 m3,且天然气暖风机日内运行工作时长缩短了 4。41 h;此外,试验单元的NH3 浓度与对照组无差异,而CO2 浓度低于对照单元并有显著趋势(P=0。067),降低了 10。86%;根据各组结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试验组每头仔猪出栏收益增加了 13。22 元。由以上可知,冬季猪舍内安装局部保温区能提升局部环境温度,改善舍内空气质量、促进仔猪生长,并降低舍内采暖的能源成本,为生猪养殖的节能减排、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温方案。

    局部保温区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舍内环境经济效益

    紫菜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丁玉祎金笑妍宫本芝郝彩虹...
    379-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紫菜提取物对夏季热应激时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取体重(680±14)kg、泌乳天数(259±49)d、产奶量(25。89±1。55)kg及乳成分相近的荷斯坦奶牛 10 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 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基础上每头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连续添加 30 d,用阿菲金(Afimilk)系统自动记录每日产奶量,停止添加后再连续记录产奶量 30 d;试验前、试验 30 d分别取血和乳样,测定血清中氧化还原指标和乳成分含量。结果发现: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d时,试验牛发生热应激并使产奶量降低了 34。31%,试验组产奶量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2 d;与试验前相比,持续添加紫菜提取物 30 d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连续 2 个月均提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1、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上升(P<0。05),体细胞数下降(P<0。01)。由此可见,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持续 30 d,能够缓解夏季热应激所致产奶量降低且能明显改善牛乳品质。

    荷斯坦奶牛热应激紫菜提取物产奶量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