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校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校外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

龙念梅

月刊

1004-8502

zgxwjyllb@163.com

010-66118652 6611672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

中国校外教育/Journal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校外教育》(美术版)是一本为8~16岁热爱美术的少年儿童学习交流的读物,是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辅导专刊。以“教师受用 学生爱看”为办刊方针,突出时尚、互动、美育,尽显儿童美术特色。杂志为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图文并茂。每月1日上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时代的校外教育融合与创新——以上海科技馆为例

    倪闽景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青少年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变化,校外教育需要强化育人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资源融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协同;准确把握数字化时代的青少年特征,创设智慧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数字化时代的校外教育具有独特价值:激发兴趣,更新知识,提供更广阔的的教育场域;促进行动,培养志趣,构建校外教育新生态.数字化时代的校外教育发展路径:一是创新校外教育融合方式,构建跨界教育有机整体;二是建立校内外良性链接,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三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力,打造优质校外教育品牌;四是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创新多样化的校外教育方式;五是链接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共享的校外教育场域.

    数字化智慧化校外教育跨界教育

    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休闲娱乐

    胡晓晴薛海平肖凤秋陈旭群...
    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休闲娱乐是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 年,中国儿童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基于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1)儿童线下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超七成的儿童参与了线下休闲娱乐活动,参与比例最高的是体育锻炼和去公共场所(小区、公园等)玩,参与时长较长的是休息、社会交往和观看表演;(2)儿童线上休闲娱乐活动参与情况值得关注,超六成的儿童参与了线上休闲娱乐活动,参与比例最高的是看视频(电视、电影、动画片、短视频等),参与时长最长的是玩网络游戏;(3)近五成儿童在父母陪同下参与线下休闲娱乐活动;(4)线下和线上休闲娱乐活动普遍受到儿童喜爱,家长则更重视线下休闲娱乐活动;(5)不同性别、学段、地区和家庭背景的儿童参与线下和线上休闲娱乐活动比例和时长具有显著差异性.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倡导科学的休闲娱乐方式;关注农村儿童休闲娱乐活动质量改善;重视线下休闲娱乐活动中的同伴交往;加强对儿童线上休闲娱乐活动的监管.

    休闲娱乐校外生活网络游戏体育锻炼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社会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侯怀银宋美霞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旨归发展社会教育,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社会教育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协同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与共享,发挥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亟须解决以下问题: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定位不准确,社会教育的参与主体不够多元,社会教育管理的行政性与专业性失调,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整合不足.为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中社会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效益,需要廓清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定位,激发多主体开展社会教育的动机与活力,从社会互构论出发实现社会教育的正向谐变,并以数字化技术驱动社会教育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家校社协同育人社会教育校外教育大教育

    中国模拟联合国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苑大勇赵怡萌葛晓辞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联合国是一项致力于促进青年国际理解的教育活动.20 世纪 90 年代初被引入中国,自此,模拟联合国相关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中国三类组织主体发挥优势竞相主办模联,推动模联从初步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多元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模联主要有高校学术性模联、个人非营利性模联和组织商业性模联三大类型,优劣各异.模联活动的讨论主题、会议规则和具体环节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分析并总结模联活动的教育价值,培养尊重理解各国文明多样性的青年人才,是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明交流、增强文明包容的重要保障.

    模拟联合国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价值

    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卢婉琪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参与主体已发生了新变化,少先队组织应主动适应社会,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模式,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因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参与主体的组织利益驱动、个体情感驱动构成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内在驱动力,资源条件、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形成了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外部驱动力.

    少先队社会化联建共育动力机制扎根理论

    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37位乡村校长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

    董甜园夏海鹰王正富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37 位中西部地区乡村校长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认知困境、师资困境、沟通困境和管理困境四个方面.促进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增强家长心理资本,以获得感为取向促进农村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同;加强队伍建设,以主题培训为抓手提高乡村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优化资源供给,以社区资源整合为手段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强化制度保障,以机制建设为驱动促进家校社三方高效联动.

    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乡村校长质性研究

    红色旅游资源赋能青少年精神素养提升研究

    刘筏筏李治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思想引领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情境体验功能,对赋能青少年精神素养提升具有独特优势.目前,青少年在精神素养的关键维度中呈现出理想信念较为薄弱、价值追求趋于庸俗和行为取向处于低位、存在道德缺失现象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及归因分析,构建红色旅游资源赋能青少年精神素养提升路径.第一,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强化青少年政治认同.第二,以红色旅游资源的体验式深度游激发青少年价值认同.第三,以红色旅游资源配套机制增进青少年行为认同.

    红色旅游资源青少年精神素养

    在校外音乐教育中培育公民素养——芬兰于韦斯屈莱市"音乐园地"的经验与启示

    李纯林可
    9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芬兰国家核心课程将"文化能力与互动表达""职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社会参与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视为贯通全部学科的公民素养.这些素养目标不仅被列为芬兰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基础,也成为芬兰校外艺术教育的行业宗旨与价值追求.聚焦芬兰艺术教育的音乐学科,通过呈现于韦斯屈莱市公共教育机构"音乐园地"的课程、教学与社会服务案例,分析芬兰校外音乐教育培育公民素养的实践经验,即构建良好音乐环境丰富公民文化生活,贯通音乐教育体系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兼顾音乐通识与音乐专业课程,培养学习者的倾听表达、互动合作、文化理解、职业发展、社区参与和公益服务等能力.基于此探讨我国通过校外音乐教育培育公民素养和公共精神的可能性.

    芬兰教育校外音乐教育公民素养

    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校内校外教学比较研究

    约翰娜·克鲁格蒂姆·霍夫勒马丁·沃尔凯特琳·尼克梅耶...
    10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交互式计算机模拟与实操性实验是两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有研究未能充分阐释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也未能对二者进行充分的比较.本文将二者作为科学教育的学习工具,在不同的学习地点(研究Ⅰ:学校;研究Ⅱ:科学中心的学生实验室)的学生间,从学科知识成绩、情境兴趣发展和认知负荷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学习地点在哪,使用计算机模拟的学生比进行实操性实验的学生认知负荷更高,但学习成功率也要高.与计算机模拟(特别是当认知和价值相关时)相比,实操性实验更能促进情境兴趣.研究认为讲授复杂的话题运用计算机模拟可能更为适合.但其他相关研究发现表明,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另一种教学方法的缺陷.综合以上研究得出,最有效的方式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在校内外学习环境中成功地进行现代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实操性实验计算机模拟学习兴趣

    《中国校外教育》2024年选题指南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