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桑国卫

半月刊

1003-3734

bianjibu@newdrug.cn

010-82282300/01/29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中国新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下知识优势对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分析

    朱旺旺陶群山陶世奇付芮...
    9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知识优势形成角度分析技术、组织、环境等条件对提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结果表明,单一知识优势并不是导致高水平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知识优势对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产生3条高水平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组态。以技术创新能力、组织运营规模和政府支持力度为核心条件,将3条组态分为2种路径,即"技术-环境"双元驱动型路径和"技术-组织-环境"三元协同型路径;知识优势驱动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高水平组态存在地区差异。建议政府、医药行业及企业重视并强化不同要素组合的深度融合和联动效应,因地制宜、因需施策,从而使医药制造业建立并发挥知识优势以提高创新绩效。

    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技术-组织-环境框架知识优势

    基于议价博弈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得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华东王艳翚
    9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不同创新主体组建的联合组织,对总体实力相对偏弱的中国医药企业而言,这种组织形态能够满足产业整体技术创新的要求。不同创新主体通过联盟可以获取超出独立创新的高额得益,这也是各主体组建联盟的根本目的。然而联盟成员众多,得益分配是否合理势必会影响联盟的稳定运行。本文通过议价博弈分析3种得益分配方式,提出了得益分配的建议,研究结果能为联盟的稳定提供一些思考。

    议价博弈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得益分配

    国内外孤儿药注册制度探究与启示

    方中坚林乐婷王彩依沈晨...
    978-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类孤儿药注册制度比较完善,如美国FDA建立了孤儿药的资格认证制度。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均建立了针对罕见病和孤儿药的专门监管机构和措施,我国与其不同,对罕见病的防治和孤儿药的注册还未给予足够关注,我国的孤儿药注册制度明显不如某些发达国家完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不同国家的孤儿药注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孤儿药注册制度建立的方法。

    新药研发药品注册孤儿药罕见病

    日本化学药品先发品确定路径及管理模式简介

    刘意林宁黎丽李芳安娜...
    984-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化学药品先发品的确定路径及管理模式,为我国拟选择日本上市先发品作为参比制剂的仿制药研发企业提供参考,同时为监管机构对我国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的确定提供参考。

    日本先发品确定路径管理模式

    免疫球蛋白A抗体作为治疗性药物的现状与前景

    师江龙孙文泽潘勇兵
    98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40年里,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性生物制品已在肿瘤学、血液学、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上市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基本是免疫球蛋白G(IgG)类抗体,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免疫球蛋白A(IgA)似乎也能发挥等同的作用,其独特的结构和体内分布、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时招募不同于IgG的效应细胞以及参与免疫系统调节都表明了IgA抗体有望成为新型治疗性抗体。本文就IgA的生物学特性、在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作为治疗性抗体现阶段存在的一些技术限制进行综述。

    免疫球蛋白A单克隆抗体治疗型抗体Fcα受体

    类器官共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付观双陈辉玲杨天立蔡芸...
    996-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是源自干细胞的自组织三维培养物,可模拟器官的生理结构、细胞组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其功能。然而,类器官有缺乏血管化结构、缺乏免疫细胞、器官系统化程度低等局限性,限制了类器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共培养技术是将多种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生理或病理真实状态,有助于突破类器官研究壁垒。目前,类器官共培养无论在技术和模型类型方面都有较大的研发进展,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类器官血管化及多体系类器官共培养等共培养模型能突破传统模型瓶颈,为研究机体生理或疾病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对类器官的研究现状、类器官共培养模型及共培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类器官共培养技术类器官共培养研究模型

    雷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杨洋王珏杨会英杨锐...
    1002-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类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大部分真菌类药材均含有蛋白、多糖及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其传统应用以杀虫消积为主。现代研究表明雷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蛋白类、多糖类及小分子化合物等,具有杀虫、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雷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真菌类药材的质量标准现状进行总结,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雷丸的深入研究以及真菌类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雷丸有效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

    液质联用分析技术中的基质效应

    冯媛媛田冶尹利辉宁保明...
    1009-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质联用技术因超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广泛应用于微量、痕量物质的检测。但是液质联用会产生基质效应,尤其在复杂基质下会严重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具体表现为离子抑制或离子增强现象。为了克服这种干扰,在进行质谱分析前,要对基质效应进行考察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考察基质效应主要分为评价和克服两部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为柱后注射法、提取后添加法和斜率分析法。克服基质效应分为减小基质效应和补偿基质效应,减小基质效应可以通过前处理方法、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来实现,补偿基质效应通过合适的校准方法消除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对基质效应的机制、评价、消除/补偿进行综述,尝试建立发现、消除/补偿基质效应的方法。

    基质效应机制评价清除

    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以及中国传统医药的干预

    彭望霞陆华冠谢新刘建军...
    1021-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巨噬细胞是肝脏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肝脏慢性损伤条件下,驻留的肝巨噬细胞和被招募到损伤部位的外周单核细胞在肝微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并极化为多种巨噬细胞表型,发挥不同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巨噬细胞极化对肝纤维化进程起关键的调节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Notch、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参与肝纤维化进程的分子机制。此外,中国传统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对慢性肝病和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也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方剂和单体化合物靶向肝巨噬细胞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出新的见解。

    肝纤维化巨噬细胞极化中药复方单体化合物

    [新书介绍]《动物实验和药效评价》——为药效评价相关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1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