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妊娠晚期孕妇体位改变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曾志亮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孕妇体位改变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之间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晚期孕妇18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指导运动更改体位(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时,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各项体位时脐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结果:180例孕妇平卧位同左、右侧卧位改变比较,左、右侧卧位FVR有所下降(P<0.05);坐位与平卧位改变比较,S/D、PI、RI有所下降(P<0.05).以平卧位为准:向左、右侧卧位或坐位改变,Ⅰ组(大于标准值下限92例)S/D下降,Ⅱ组(小于标准值下限74例)S/D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采取左、右侧卧位或者坐位,能够利于胎儿脐动脉血流供应.

    妊娠晚期孕妇体位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

    盆底彩超在中腔室器官脱垂的超声评估意义

    陶荣游淑红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应用盆底彩超在中腔室器官脱垂的超声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盆底超声检查所得数据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诊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盆底超声对于C、U测量所得数值,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测量的Ba、C高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R和Pb低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后提示对于Ⅱ~Ⅳ度的前盆腔器官脱垂以及Ⅰ~Ⅳ度的子宫脱垂,两种诊断方式所得数据存在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盆底彩超可作为对中腔室器官脱垂的有效诊断方式,具备良好的参考价值.

    盆底彩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腔室器官脱垂诊断

    256排低剂量CT在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钟丽娟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256排低剂量CT在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0月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256排低剂量CT检查,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9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48例(恶性组),其中鳞癌20例,腺癌28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结节50例(良性组),其中错构瘤26例,非特异性炎症4例,硬化性血管瘤6例,炎性假瘤14例.恶性组的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占比分别为83.33%、85.42%、83.33%、89.58%,显著高于良性组的44.00%、46.00%、38.00%、44.00%(P<0.05).恶性组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肺段动脉、肺亚段动脉的CT值与良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恶性组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浓度长度乘积、有效浓度与良性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CT诊断为恶性结节49例,良性结节49例,256排低剂量CT在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诊断中的应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92%(47/48)、96.00%(48/50)、96.94%(95/98).结论:256排低剂量CT在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56排低剂量CT肺部孤立实性结节灶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诊断价值胸膜凹陷征

    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霍淑芸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气雾化器是一种将液体氧气雾化成微小颗粒并通过吸入给药的装置.它可将氧气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以加强治疗效果.氧气雾化器的使用广泛应用于气道支持治疗、湿化空气以及给予呼吸系统相关药物等方面.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氧气雾化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常导致呼吸困难、气道痉挛、黏液过多等问题,而利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度,提高氧气供应量.本研究对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提高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小儿研究进展

    CT在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魏新惠刘倩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急症,常伴随左心室功能损害现象,因此临床上使用准确高效的方法评估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损伤状况能够为心衰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目前可用于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与疾病诊断的技术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CT等,其中CT的诊断发展历程较久,体现出便捷、无创等优势,能够在完成冠状动脉等解剖结构检查的同时评估多项左心室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本文将简要介绍左心衰竭的病理机制,分析CT技术在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CT左心衰竭临床诊疗应用进展

    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君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讨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治疗期间,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38例实施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常规组38例实施2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吻合口瘘、胰腺端瘘、腹部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数值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依托3D腹腔镜技术完成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其手术指标、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后续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做好相关手术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

    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3D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疗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韩明义胡平生许宏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3月海安市李堡中心卫生院外科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6)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37)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临床各项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肠屏障功能以及应激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肾上腺素、前列腺素E2].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肠屏障功能以及应激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肠屏障功能以及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炎症因子,降低应激指标,临床价值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发作期胆囊炎临床症状应用价值

    国产腹腔镜系统在急性胆石症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翟光斌蔡晨李涛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产腹腔镜系统在临床急性胆石症患者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72例需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石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选择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或普通开腹手术治疗方案.35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7例普通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腹腔镜微创手术采用国产腹腔镜系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普通开腹手术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的差异;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腹腔镜系统行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在不显著增加患者治疗费用的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诊疗和生活调节.

    国产腹腔镜系统急性胆石症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支气管树重建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对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分析

    廖忠剑郭佳杨宏雷剑...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支气管树重建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对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60例疑似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以最终结果为依据,对比常规CT扫描与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支气管树重建结合人工智能分析的诊断结果.结果:60例疑似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最终确诊38例.常规CT显示阳性39例,阴性21例,其中误诊8例,漏诊7例,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36.36%(8/22)、18.42%(7/38).CT增强扫描显示阳性39例,阴性21例,其中误诊2例,漏诊1例,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09%(2/22)、2.63%(1/38).CT增强扫描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常规CT,P<0.05.CT增强扫描灵敏度97.37%、特异度90.91%以及准确性95.00%均高于常规CT扫描灵敏度81.58%、特异度63.64%以及准确性75.00%,P<0.05.结论:在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中,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支气管树重建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更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降低临床误诊以及漏诊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512层螺旋CT增强扫描井管树重建人工智能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应永生马杰纯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8月~2023年8月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控制效果、中央前房深度变化、手术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明确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视力、眼压控制效果、中央前房深度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检查时发现研究组的矫正视力评分、眼压、前房深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诊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时,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