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470nm波长环状激光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

    宋智奇
    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比较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使用1470nm波长的静脉内激光消融术(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短期疗效.方法:研究选择2023年6月~2024年2月接受1470nm环激光EVLA治疗的43例患者(83条肢体)和接受R FA治疗的37例患者(64条肢体).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线数据(年龄除外)相似,治疗后第6小时~第30天的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和恢复至正常活动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在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期间,两种治疗方法的闭合率均达到100%.结论:在短期内,1470nm环光纤EVLA与RF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相当.

    静脉曲张静脉内激光消融射频消融1470nm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20MHz高频超声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黄炳煌黄素钦张宝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20MHz高频超声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接受治疗且拟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有65例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对这65例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20MHz高频超声单独和联合诊断,对比其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准确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中,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57例,准确率为87.69%,2例漏诊,漏诊率为12.31%,采用20MHz高频超声确诊54例,准确率为83.08%,9例漏诊,漏诊率为13.85%,2例误诊,误诊率为3.08%,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20MHz高频超声确诊63例,准确率为96.92%,2例漏诊,漏诊率为3.08%,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20MHz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灵敏度为96.61%,特异度为27.27%,20MHz高频超声检查灵敏度为94.73%,特异度为15.38%,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20MHz高频超声检查灵敏度为98.44%,特异度为66.67%.结论:OCT联合20MHz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其中OCT在黄斑区域的成像和分析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AM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20MHz高频超声老年性黄斑变性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智能剂量调控技术在低剂量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易梅玲易芳玲
    8-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体检中双层探测器光谱CT智能剂量调控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外科低剂量胸部体检患者66例,依据双层探测器光谱CT方法分为常规固定50mAs管电流扫描及护理组(常规组)、智能剂量调控技术扫描及护理组(智能组),每组各33例.统计分析两组图像SD值、图像信噪比、图像容积指数CTDIvol值、图像质量、心理状态,检查配合度和干预满意度.结果:智能组患者的肺尖图像SD值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下肺、中肺图像SD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智能组患者的肺尖图像信噪比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下肺、中肺图像信噪比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智能组体质量指数≥27kg/m2患者的图像容积指数CTDIvol值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体质量指数<27kg/m2患者的图像容积指数CTDIvol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智能组患者的肺尖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下肺、中肺图像质量评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智能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检查配合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智能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93.94%(31/33)高于常规组的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6,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体检中双层探测器光谱CT智能剂量调控技术扫描较常规固定50mAs管电流扫描的应用价值高.

    低剂量胸部体检双层探测器光谱CT常规固定50mAs管电流扫描智能剂量调控技术扫描图像SD值信噪比CTDIvol值图像质量

    甲状腺TI-RADS分类结合彩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分析

    徐树发
    11-1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结合彩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泉州市安溪县中医院就诊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彩超诊断,进行TI-RADS分类,以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超及TI-RADS分类指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85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38例,乳头状癌36例,髓样癌、腺癌各1例;良性47例,良性病灶根据TI-RADS分类诊断符合率为80.85%,恶性病灶诊断符合率78.95%,良、恶性病灶TI-RADS分类占比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彩超血流分级标准,对良性诊断符合率85.11%,对恶性诊断符合率81.58%,良、恶性病灶血流分级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恶性组TI-RADS评分、PI、RI、PSV均高于良性组(P<0.05).通过ROC曲线,TI-RADS评分与PI、RI、PSV相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TI-RADS分类结合彩超能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甲状腺TI-RADS分类彩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宫颈疾病诊断中采用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的价值分析

    曾成璐魏敏萍
    14-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疾病诊断中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的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宫颈疾病患者开展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开展TCT、电子阴道镜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宫颈疾病的效能.此外,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不同宫颈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金标准"共检出宫颈病变阳性59例,阴性21例.TCT共检出宫颈病变阳性60例,其中漏诊7例,误诊8例;电子阴道镜共检出宫颈病变阳性58例,其中漏诊10例,误诊9例;联合检查共检出宫颈病变阳性60例,其中漏诊1例,误诊2例.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1%、90.48%、96.25%、96.67%、86.36%,均高于TCT单独检查的88.14%、61.90%、81.25%、86.67%、65.00%与电子阴道镜单独检查的83.05%、57.14%、76.25%、84.48%、54.55%(P<0.05).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100.00%,高于TCT、电子阴道镜单独检查的42.86%、28.57%(P<0.05).结论: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可有效提高宫颈疾病诊断效能,尤其是对宫颈癌的检出率显著提升.

    宫颈疾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诊断效能

    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采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临床效果分析

    王财鑫林川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采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临床效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本研究择取本院确诊患有肺结核以及肺癌疾病的93例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肺部扫描检查,肺结核空洞情况的患者为肺结核组(n=57),肺癌空洞情况的患者为肺癌组(n=36).对两组患者的空洞病灶位置、性质、周围组织特征以及大小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肺结核组患者的上叶空洞所占的比例比肺癌组患者更高,肺结核组患者的下叶空洞的所占比例比肺癌组患者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中叶/舌叶空洞占比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肺癌组患者的空洞长径比肺结核组患者更长,患者的厚壁空洞数比肺结核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结核组患者的钙化出现率比肺癌组患者更高,肺癌组患者的结节、短毛刺以及分叶的出现概率比肺结核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结核组患者的周围组织炎症、周围卫星灶以及淋巴结钙化的出现概率比肺癌组中患者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内患者的胸膜粘连出现概率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肺结核组患者的Ⅲ型所占比例比肺癌组患者更高,患者的Ⅳ型所占比例比肺癌组患者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内患者的Ⅰ型以及Ⅱ型的所占比例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对肺结核以及肺癌疾病的空洞在病灶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层面、部位以及形态等在内的特性当中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异,能有效鉴别诊断肺部空洞患者的来源.

    肺结核肺癌空洞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浅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郑金新蔡龙金陈永成
    20-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浅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应用于急腹症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莆田涵江医院诊治的189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浅表超声(Superficial ultrasound,SU)与腹部超声(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AU),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SU组、AU组、SU+AU组三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病因诊断准确率.结果:SU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55.56%、85.19%、97.50%、17.24%,AU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7%、66.67%、80.95%、98.00%、15.38%,SU+AU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2%、77.78%、96.30%、98.87%、58.33%.SU组与AU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AU组和SU组进行比较时,前者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阴性预测值方面表现出了优于后者的显著优势(P<0.05),但阳性预测值两组并未展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SU+AU组与AU组进行对比,前者在敏感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上显示出高于后者的水平(P<0.05),但在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两个维度,两者之间差异并无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采取浅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对急腹症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急腹症浅表超声腹部超声

    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霏森
    23-2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3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疑似胃癌前病变患者中筛选76例纳入研究的范围,所有患者均行胃镜、超声小探头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比较胃镜、超声小探头单一和联合检查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的胃癌前病变病灶、级别的检出情况.结果: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诊断胃癌前病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不同癌前病变病灶个数高于胃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于胃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与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小探头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效果确切,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等均比较高,同时还能更加准确地对病灶的性质进行判断,为制订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临床价值高.

    胃镜超声小探头胃癌前病变诊断

    便携式转运呼吸机联合标准化流程在急诊气管插管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陈寿明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在急诊气管插管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急诊科的气管插管且行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根据不同呼吸机转运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一体式维拉呼吸机转运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2例行便携式转运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转运前护士准备时间、转运路上时间包括转运至CT检查室时间、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转运至手术室时间,以及患者转运途中呼吸机管路脱落率、患者CT检查过程中呼吸机管路脱落率、患者过床时呼吸机管路脱落率等.结果:在转运时间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呼吸机管路脱落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应用于急诊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价值高,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急诊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症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的时间,同时能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呼吸机管路脱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气管插管重症患者转运呼吸机管道脱落院内转运

    自动电脑验光仪与伟仑双目视力筛查仪在近视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肖蕾刘静杨红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动电脑验光仪与伟仑双目视力筛查仪在近视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本院门诊进行近视筛查纳入的80例疑似近视者(160只眼睛)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自动电脑验光仪、伟仑双目视力筛查仪检查,并在散瞳后再次进行上述检查,以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检查为对照组,以自动电脑验光仪的检测结果为研究组1,以伟仑双目视力筛查仪的检测结果为研究组2.评估两种方法的近视检出率及其在自然瞳孔下的验光情况与散瞳后的剪影验光情况.结果:三组近视检出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散瞳后研究组1与对照组测得的柱镜值、轴向无明显差异(P>0.05),球镜值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1散瞳后与散瞳前测得的柱镜值、轴向无明显差异(P>0.05),球镜值有明显差异(P<0.05);散瞳后研究组2与对照组测得的球镜值、柱镜值、轴向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2散瞳后与散瞳前测得的轴向及柱镜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球镜值有明显差异但相较于研究组1差异更小(P<0.05).结论:自动电脑验光仪、伟伦双目视力筛查仪筛查结果均能为临床筛查近视提供有效依据,但伟伦双目视力筛查仪的结果更为准确.

    自动电脑验光仪伟仑双目视力筛查仪近视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