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联合Olympus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刘云芸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不同方案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展治疗,进一步分析联合手术方案(腹腔镜+Olympus十二指肠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31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腹腔镜联合Olympus十二指肠镜治疗,另外31例患者为对照组,运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首次排气以及住院时间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相对较少,有着相对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胆功能指标、炎症与疼痛因子水平改善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相关胆功能指标、炎症因子以及疼痛因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这一合并症患者来说联合手术方案(腹腔镜+Olympus十二指肠镜)的效果理想.

    腹腔镜Olympus十二指肠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应用研究

    李金涛曹道白音王浩然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使用单孔胸腔镜与双孔胸腔镜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科室在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肺段切除术,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和对照组(双孔胸腔镜),每组各58例早期NSCLC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情况以及肺功能恢复和随访1年的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清扫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后24h和72h数字评分法观察组两个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分钟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访1年后两组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双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但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生存率上无差别.

    单孔胸腔镜双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术

    肺癌患者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

    杨清岛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2023年4月本院肺癌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三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基础指标、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疼痛度、创伤应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的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值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皮质醇、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与创伤应激.

    肺癌三孔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患者中的应用

    黄倩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94例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切除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行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每组各47例.通过各项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切口长度)、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两组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84.76±4.49)分高于对照组的(73.41±7.83)分,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6.38%,2.13%)均低于对照组(21.28%,17.0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甲状腺切除患者实施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手术具有优越的术后康复效果和手术预后情况.

    超声刀甲状腺切除低位小切口预后生活质量

    肌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陈国良黄雪花江大平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引导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德化县医院收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加用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肌骨超声肩关节周围炎引导注射安全性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偏瘫手功能康复:手功能软体镜像康复机器人治疗

    和善琳屠金康习冲周晨磊...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手功能软体镜像机器人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纳入康复医学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患者24例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在常规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2次/周,30min/次的手功能软体镜像机器人训练.对照组增加同等时间的康复宣教.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Fugl-Meyer手运动功能评定(FMA-HAND)、九孔试验(NHPT)、Barthel评分(BI)、健康调查量表12(SF-12).结果:2组患者FMA-HAND、NHPT、SF-12、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日常生活方面的提高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其余各项较对照组有明显区别,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手功能软体镜像机器人训练或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手指灵活性、生活质量.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手功能机器人镜像疗法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研究

    和莹萍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8例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再狭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50).统计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信息,开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平均血小板体积、基底动脉狭窄、术后规律使用抗凝药物是影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平均血小板体积、基底动脉狭窄是影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平均血小板体积、基底动脉狭窄是影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再狭窄影响因素

    自助式分隔型雾化器在颈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刘晔敖讴怡胡燕陈菊梅...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助式分隔型雾化器在颈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依次用常规雾化器雾化吸入、自助式分隔型雾化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合度、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自助式分隔型雾化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配合度,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自助式分隔型雾化器颈椎病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安全性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正压机械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状况分析

    王明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予以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正压机械通气疗法对其动脉血气的改善价值.方法:研究样本源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邳州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前者实施正压机械通气、后者予以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正压机械通气),观察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参数、呼吸困难度及疲劳量表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更低,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平均气道压与平台压水平较对照组低,吸气末跨肺压与静态顺应性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量表与疲劳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选用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水平,获得显著疗效.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呼吸衰竭正压机械通气动脉血气指标

    F2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王卫珍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F2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9年1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无反应、无呼吸或无脉搏的室颤及室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急救,根据所使用的体外除颤器的品牌不同,分为对照组(某国际品牌自动体外除颤器,n=120)、观察组(科曼F2自动体外除颤器,n=30).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总除颤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有效性方面观察组除颤成功率(93.3%)高于对照组(91.7%);观察组心率识别敏感度为96.1%,特异性为98.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皮肤严重红肿;对心脏复律后一段时间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未发生心肌损伤.结论:科曼F2自动体外除颤器对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领域表现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某国际品牌自动体外除颤器无明显差别,临床收益均为临床接受.

    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皮肤灼伤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