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张卫明

双月刊

1006-9690

yszw2009@163.com,yszy@co-plant.com

025-85472153,025-85281405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4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ournal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有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加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引种栽培,经济介绍等方面的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轻化工、医药等领域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徐文华宁蓉春王娜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珍稀藏药材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方法:以采集的野生桃儿七种子为研究对象,使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褪黑素(MLT)、赤霉素(GA3),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设置不同浸种浓度、浸种时间探究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ETH最佳处理条件为10 mg⋅L-1浸种24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90.0%,萌发时滞为17 d;MLT最佳处理条件为50 μmol⋅L-1浸种12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83.3%,萌发时滞为16 d;GA3最佳处理条件为200 mg⋅L-1浸种24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80.0%,萌发时滞为18 d.三者相比,ETH对促进桃儿七种子萌发效果最显著.结论:桃儿七种皮坚硬,酸蚀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吸水饱和时间明显不同;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性物质是导致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儿七种子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探讨了打破桃儿七种子休眠并提高萌发率的有效方法,可为桃儿七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指导及技术支撑.

    桃儿七休眠特性萌发时滞植物生长调节剂

    HS-SPME/GC-MS法比较不同改土方式对人参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张庆贺刘俊潼田蓉杨环旭...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老参地人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人参的栽培方式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富集人参中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检测出的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人参样品中共鉴定出225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102种、酮类32种、醇酚类32种、醛类12种、酯类9种、杂环及其它类38种;老参地、强还原、强还原-生物有机肥、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强还原、氯化苦熏蒸-生物有机肥土壤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632%、96.104%、86.107%、96.512%、94.355%、90.476%,特有成分分别有20、23、16、19、27、32个,6种不同土壤条件下共有化合物8个.结论:不同土壤改良方式的人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为人参药材土壤改良方式的研究及挥发性成分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人参挥发性成分改土方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无花果果胶的美白护肤功效初探

    刘薇马世宏罗兴聂韡...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从无花果中提取的果胶对皮肤的美白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复合酶解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无花果中的果胶成分,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抑制酪氨酸酶和弹性蛋白酶能力以及结合斑马鱼模式生物美白试验共同分析无花果果胶对皮肤美白、抗衰老和抗皱活性影响.结果:当无花果果胶浓度为2 mg/mL时,对斑马鱼胚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4.8%和76.1%,具有较高抑制黑色素和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自由基清除率和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均随着无花果果胶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分别达85.4%和68.7%.结论:本研究提取的无花果果胶具有较好的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作用,有望应用于抗衰老、美白淡斑、抗皱等护肤类化妆品中.

    无花果果胶斑马鱼美白护肤

    不同菌材栽培天麻的氨基酸含量分析及营养评价

    罗旭璐吴训锋刘强陶仕珍...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菌材对不同品种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青冈和旱冬瓜作为菌材栽培的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和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a)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天麻素、重金属元素、矿质元素及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测定,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并参考全鸡蛋蛋白模式和FAO/WHO模式进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青冈和旱冬瓜栽培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基本无差异,氨基酸总量在339.52~1 365.71 mg/100 g.药用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鲜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在整个氨基酸中所占比例可达73.73%~83.09%.2号旱冬瓜栽种的乌天麻和3号青冈栽种的红天麻中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41.13 mg/100 g和992.91 mg/100 g,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74.71%和72.70%,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结论:不同的天麻品种在栽培时可选择相应适宜的菌材,天麻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可作为评价天麻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衡量天麻栽培中菌材选择的重要依据.

    天麻不同菌材氨基酸营养评价

    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桔梗饮片质量的影响

    霍德洋王建强沈琼任珅...
    35-4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产地趁鲜切加工方式对桔梗饮片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优产地趁鲜切加工方法.方法:通过不同干燥方法加工桔梗趁鲜切后的饮片,记录不同加工方式的加工时长,评价饮片外观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桔梗皂苷D(PD)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总皂苷、总多糖及总黄酮含量;评价醇浸出物含量,并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不同加工方法中,热风干燥至半干切制再烘干所制备的饮片外观较优,以PD、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及醇浸出物含量为标准的综合评价得分最优,且工艺耗时短,适合作为产地初加工方式.结论:优化出的桔梗产地趁鲜切加工方式切实可行,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为桔梗产地初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桔梗产地趁鲜切外观形态质量评价

    不同种源小白及年增产量和品质的比较与综合评价

    宋志姣张应斌杨进伟王世优...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比较不同种源小白及的年增产量和品质,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白及种源.方法:以6个不同种源的小白及为材料,测定年增产量、灰分、浸出物、多糖、黄酮、总酚等指标,并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种源小白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源小白及的被测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黄酮含量与年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2;总酚含量与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4;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选择法对不同种源小白及的年增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6个种源中三角山和永保村两个种源小白及综合表现最好.结论:三角山种源的小白及浸出物、多糖和总酚含量最高,永保村种源的小白及灰分、多糖、黄酮含量最高,这两个种源的小白及可作为优质种源进行小白及的人工种植试验、育种优良亲本选择,或供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及利用等.

    小白及年增产量综合评价

    外源H2O2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祁伟亮李梦乔义林张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H2O2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0%、0.1%、0.6%、1.3%和2.1%)H2O2处理甘蓝型油菜'16VHNTS309'并测定植物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粉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H2O2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P<0.05),且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系长度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的趋势,在0.6%H2O2处理时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5.33%;0.1%H2O2处理时根系长度最长,为3.20 cm.为进一步验证H2O2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正常生长4 d后的幼苗喷施H2O2,研究发现0.1%H2O2处理时根系长度最长达到6.99 cm,而高浓度的H2O2则导致根系变短且根毛增多.研究也发现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内源H2O2和O2-,呈递增的趋势,而甘蓝型油菜油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CAT、SOD和POD)呈递减的趋势.结论:综上研究进一步说明,低浓度的外源H2O2促进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而高浓度的H2O2导致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CAT、SOD和POD)活性降低、细胞内的ROS含量增多,进而抑制了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

    甘蓝型油菜过氧化氢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多裂叶水芹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与鉴定

    陈志峰罗庆张新圻熊爱生...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芹为中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作物之一,其花两性、花小、花发育不一、种子难发芽以及缺乏雄性不育材料的特点限制了水芹杂交育种和种质的创新.本研究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野生环境中获得水芹雄性不育材料(OtBY001),通过形态、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观察、遗传分析等,对OtBY001的不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水芹雄性不育材料为多裂叶水芹种(Oenanthe thomsonii C.B.Clarke),其不育原因为花发育过程中花丝萎缩,花药不能形成有活力的花粉,但能够接受外来花粉形成种子.遗传分析表明,该雄性不育材料可能由隐性核单基因控制.暗处理后,OtBY001黄化特征明显,口感优良.

    水芹雄性不育鉴定观察

    5种杜鹃花叶片生理特性对海拔高度适应性初探

    胡余楠张涛胡菀梁同军...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在低海拔地区生长的适应性响应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5种杜鹃花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统计分析其叶片长宽比、光合色素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差异及其与海拔之间的关系,初步探究了杜鹃花属植物在低海拔地区的形态、生理适应性响应机制.结果:(1)5种杜鹃花叶片的长宽比随海拔高度变化无显著变化规律;(2)5种杜鹃花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花青素含量整体上随海拔的升高呈减少趋势;(3)白花杜鹃、杜鹃、锦绣杜鹃的丙二醛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鹿角杜鹃和猴头杜鹃的丙二醛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鹿角杜鹃在两个海拔地的丙二醛含量均较低.结论:5种杜鹃花属植物在两种海拔栽培地均具有一定的生境适应性.

    杜鹃花海拔引种栽培适应性

    赤霉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

    拉本胡娟张旭萍刘强...
    63-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赤霉素处理方式、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盐爪爪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旨在得出不同因素对盐爪爪萌发的作用效果,寻求提高盐爪爪萌发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培养皿纸上萌发法,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等指标.结果:(1)在提前浸种组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3项萌发指标也随之增加,但萌发指标小于对照组;(2)在每日滴加组内,赤霉素浓度的变化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不具有显著影响,萌发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赤霉素浓度在200~1 000 mg/L之间时,每日滴加的处理方式下盐爪爪种子萌发率在92.22%~98.89%之间,提前浸种组处理方式下盐爪爪种子萌发率在56.67%~80.00%之间,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1)在提前浸种组内,低浓度的赤霉素不具有促进盐爪爪种子萌发的作用;(2)在每日滴加组内,200~1 000 mg/L的赤霉素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3)赤霉素浓度在200~1 000 mg/L之间时,每日滴加的方式更适用于盐爪爪种子的萌发.

    赤霉素处理方式盐爪爪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