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及干预策略

    杨阿芳郭锐
    45-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并提出对应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22 年 4 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青少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结果:此次用药不良反应有 6 例,发生率为 10。91%,以肝胆系统受损、皮肤及皮肤附件、胃肠道反应等为主,经过内科综合护理后其不良反应得到改善或消失,不良反应发生事件以 15~30 d居多。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需加强监测及复查力度,对症护理。

    抗结核药物青少年肺结核不良反应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芩温胆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

    蒋丽娜罗倩刘琴刘罗苗...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柴芩温胆汤(CQWWD)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和本草组鉴获取CQWW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 Bank、PharmGKB、TTD数据库中预测DGP靶点,将药物作用靶点与DGP预测靶点取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CQWWD中的 263 个作用靶点,DGP疾病靶点共 1439 个,交集靶点 61 个,GO富集分析得到 224 个条目,涉及224 个生物过程、18 个细胞成分、38 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包含 111 条目。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CQWWD治疗DGP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支持。

    柴芩温胆汤糖尿病胃轻瘫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儿童呼吸道常见病原学检验项目相关性研究

    陈金凤王凯单慧亭马岿...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肺炎支原体核酸,呼吸道病毒核酸或抗原阳性在呼吸道感染类型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12月于山东省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入院的患儿共 306 例,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血常规、PCT及CRP等炎症指标并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间WBC、NE%、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毒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核酸阳性与病毒阳性患儿NE%、CRP、PCT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阳性与病毒阳性患儿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原阳性与核酸阳性患儿WBC、N%、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病原学检测方法中,可根据医院自身的检测条件,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任选其一即可,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用WBC、NE%、CRP检测对于不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病毒感染儿童支原体感染炎性指标

    儿科用药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

    亢卫华崔李平王秀丽王振辉...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科用药处方审核需兼顾儿童自身特殊性,处方审核首要的职责是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因此,针对儿科患者的处方审核,应重点关注包括患儿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证、选用药物特性及安全性、用法用量、指南推荐用药的合理性及超说明书用药等。本文对儿科用药处方审核依据及审核要点作一总结,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临床合理化用药。

    儿科处方审核合理用药

    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应用降压药药学监护流程的干预效果

    张丹丹王艳丽聂宁宁张丽珍...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降压药药学监护流程的建立,评价其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3)。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延长孕周时间、母婴结局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结果:实施药学监护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总上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延长孕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时间、产后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学监护可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促进降压药物合理使用,同时有利于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例数。

    重度子痫前期降压药药学监护流程血压水平母婴结局

    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王忠梅李胜云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传染病专科医院188 名护士进行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88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中,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知信行总分为(158。22±19。15)分,其中认知评分(73。96±11。24)分、信念评分(42。91±2。38)分、行为评分(41。35±2。12)分。不同文化水平、工作年限的专科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的专科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专科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知信行现状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此,临床管理者要定期加强对护士药物浓度监测的培训及考核工作,加强其理论内容的掌握,强化护士群体对结核药物浓度监测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最终影响改变护士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结核临床护士血药浓度监测知信行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药物治疗期间应用持续性冷敷的干预效果

    张燕魏士刚刘纪雷谢志文...
    68-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冷敷联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下颌阻生智齿拔出术后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 92 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6 例。两组均予以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持续性冷敷。比较两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张口受限程度、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2 h、24 h,观察组面部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 h、12 h、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7 d,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oSSe)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 15。22%(P<0。05)。结论:持续性冷敷联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降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肿胀,减轻疼痛感,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持续性冷敷下颌阻生智齿术后肿胀

    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管理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效果的影响

    吕改鲁冰吕小草陈辉...
    72-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管理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20 年9 月—2022 年 3 月收治的 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接受相同的规律诊治的基础上,出院时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管理能有效提升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指标,延缓肾功能恶化,值得临床应用。

    网络平台个性化管理糖尿病肾病用药依从性肾功能

    麻黄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一青苏静厉青陈娟红...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麻黄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在肺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治疗中成效显著。麻黄有效成分主要为麻黄碱、伪麻黄碱、黄酮类、麻黄多糖等,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抗氧化活性等多种作用,但麻黄存在一定药理毒性,临床应注意严格管控相关制品,禁止超剂量、长时间服用,保障用药安全。本文主要对麻黄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和麻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麻黄肺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麻黄碱伪麻黄碱药理毒性

    苦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杨守研刘瑛琦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苦参既能清湿热、利尿杀虫,又能祛风邪而止痒,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苦参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内在基础,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参在抗炎抗菌、抗心律失常、催眠镇静、抗肿瘤、降血糖等多个领域皆发挥一定的药理学效果,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本文主要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整理概括作一论述,旨在为中药苦参在今后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苦参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