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董海原

月刊

1671-2560

zgywylc@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国药物与临床/Journal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备化汤治疗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欧阳琪李前
    409-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备化汤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艾瑞昔布治疗,研究组给予备化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关节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8%,44/45)高于对照组(84%,38/45,P<0.05);治疗 7 d 研究组 VAS 评分(2.0±0.5)分、炎性因子水平[(24±4)ng/L、(0.39±0.03)µg/L、(4.2±0.4)μg/L]低于对照组[(4.1±0.9)分、(31±4)ng/L、(0.52±0.05)μg/L、(5.5±0.5)μg/L,P<0.05)];治疗 7 d,研究组的关节功能评分(1.82±0.13)分、关节肿痛消失时间(2.2±1.0)d优于对照组(2.02±0.15)分、(3.9±1.0)d(P<0.05);治疗 7 d,研究组黄嘌呤氧化酶(OX)、尿酸[(6.2±3.4)U/L、(381±64)μmol/L]低于对照组[(7.1±2.7)U/L、(421±63)μmol/L,P<0.05];对2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45).结论 备化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控制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疼痛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关节炎,痛风性备化汤疼痛测定白细胞介素类

    清热利湿止血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疗效及对尿隐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的影响

    孟金玲桂志红吴凌慧金菊...
    41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止血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疗效及对尿隐血、红细胞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0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利湿止血汤,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尿隐血、红细胞、尿蛋白定量(24 h)、离心红细胞情况.结果 治疗后,关于尿道灼痛、腰酸腹胀、足心灼热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得分分别为(0.84±0.13)分、(0.74±0.19)分、(1.05±0.26)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15±0.18)分、(1.38±0.22)分、(1.34±0.31)分,2组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1%(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计数、离心红细胞数量、尿蛋白定量(24 h)分别为(195±42)个/µl、(13±3)个/HP、(0.58±0.24)g/24 h,对照组分别为(220±52)个/μl、(16±4)个/HP、(0.73±0.31)g/24 h,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隐血(++++)、(+++)、(++)例数低于对照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1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利湿止血汤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血尿症状,降低尿隐血、红细胞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清热祛湿红细胞清热湿止血汤湿热内蕴型肾小球源性血尿尿隐血

    鲜益母草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稽留流产清宫术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马灵芝董晓庆成晶晶
    41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鲜益母草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稽留流产清宫术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西青医院妇科稽留流产的9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在清宫术后进行治疗,术后配合抗感染处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鲜益母草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血清FSH、LH、E2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6%,比对照组(78%)高,2组阴道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IL-2、IL-18、FSH、LH、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经清宫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予以鲜益母草胶囊和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月经恢复正常,改善血清激素水平.

    流产,不全益母草属屈螺酮炔雌醇片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子宫内膜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朱逸琪沈伟英张益锋
    42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病合并慢性HF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已接受高血压病和慢性HF的常规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39例)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67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心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变化.评估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降低(t=6.06、8.95、4.33、5.19,P均<0.01),且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治疗后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明显(t=6.92、5.18,P<0.05).2组患者治疗后对心率均无影响(P>0.05).2组患者治疗后LDL-C和TG有所降低(t=2.33、1.87、3.01、2.92,P均<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治疗后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明显(t=2.10、2.46,P<0.05).2组患者治疗后Hcy均有改善(t=2.62、1.90,P均<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治疗后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明显(t=2.08,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升高(t=6.08、5.37,P均<0.01),且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效果略微显著(t=5.67,P=0.04).2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和LVPWT均降低(t=5.39、5.27、3.86、3.17、1.58、1.21,P均<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均降低(t=3.15、2.97,P均<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随访期间,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在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HF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能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LVEF,且不增加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松龄血脉康胶囊老年人高血压心力衰竭

    著作权使用声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427页

    一种改良式氧气呼吸器在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边晓莉张颖惠杜文婷杜嘉铭...
    428-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式氧气呼吸器在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在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吸氧面罩的不同种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共88例,对照组48例使用抗生素+普通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40例使用抗生素+改良式氧气呼吸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发生率、饮水呛咳发生率、腹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SpO2下降发生率和饮水呛咳发生率分别为2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有所提升,为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胀发生率降低了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改良式氧气呼吸器可降低因暂停吸氧造成的SpO2下降发生率、饮水呛咳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获益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呼吸功能不全通气机,机械氧吸入疗法血氧饱和度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方法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胡淑静陈聪聪叶鑫武林智远...
    432-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方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等临床相关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9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方法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2组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8/41)]高于对照组[77%(30/39)](x2=4.196,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9.4±1.6)分]均低于对照组[(11.7±2.0)分](t=4.012,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40±8)μg/ml、(11.0±2.0)μg/ml、(127±10)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32±5)μg/ml、(8.4±1.6)μg/ml、(106±9)ng/ml](t=3.732、3.002、3.214,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8、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3±0.7)pg/ml、(4.5±0.8)μg/ml、(13.0±1.1)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6.8±0.9)pg/ml、(5.2±1.1)μg/mL、(14.4±1.4)pg/ml](t=3.721、4.012、3.114,P均<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方法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艾司西酞普兰神经反馈抑郁症血清细胞因子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中国药物与临床》编辑部
    436页

    基于美国数据库的P2Y12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信号检测与分析

    张舒宁徐艳艳骆松梅汤文玲...
    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噻氯匹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4个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提取4个P2Y12受体拮抗剂在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报告数据,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 4个P2Y12受体拮抗剂共得到1 512个有效信号,其中噻氯匹啶101个,普拉格雷257个,氯吡格雷771个,替格瑞洛383个.ADE信号累及系统器官分类(SOC)22个.噻氯匹啶ADE信号数最多的SOC是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占28.71%;普拉格雷ADE信号数最多的SOC是心脏器官疾病,占18.36%;氯吡格雷ADE信号数最多的SOC是胃肠系统疾病,占23.75%;替格瑞洛ADE信号数最多的SOC是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占22.86%.结论 经挖掘FAERS数据库,发现噻氯匹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4个P2Y12受体拮抗剂均存在ADE信号累及的SOC以及常见的不良事件,故临床需密切关注这些ADE,以避免出现其累及的SOC,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信号检测FAERS数据库P2Y12受体拮抗剂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超高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

    郭力文张勇乌雅罕张春霞...
    44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超高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ASCVD超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师管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纳入指标包括患者入院的实验室数据,以及出院后3周至6个月内复查的实验室数据,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x2检验比较血脂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ASCVD超高危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ASCVD超高危患者214例,经降血脂药物治疗41例达标,达标率19.2%(41/214).对比血脂达标组和血脂未达标组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强度、心肌梗死(MI)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史[OR(95%CI):2.242(1.101,4.566)]、PCI史[OR(95%CI):2.178(1.043,4.546)]和高强度他汀类药物[OR(95%CI):3.361(1.509,7.483)]的使用是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强度他汀类药物[OR(95%CI):2.805(1.211,6.497)]的使用是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SCVD超高危人群的血脂达标率较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可提高该患者人群的血脂达标比例.

    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药高脂血症胆固醇,LDL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