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毒膏联合亚甲蓝肛周封闭术对慢性肛周湿疹的治疗效果

    王莹卢彦李仙福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湿毒膏联合亚甲蓝肛周封闭术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肛周皮损、瘙痒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2023 年 3 月赣州市中医院诊治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 80 例,使用随机抽签法分对照组(n=40,给予亚甲蓝肛周封闭术治疗)及观察组(n=40,给予湿毒膏联合亚甲蓝肛周封闭术治疗).评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肛周皮损及瘙痒程度、炎症因子、生活质量、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0%、7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3.79±1.18)、(3.32±0.94)分]比较,观察组[(2.61±0.79)、(2.72±0.75)分]均显著更低(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白介素(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38.40±6.12)、(43.47±5.37)、(3.63±0.72)ng/L]比较,观察组IL-6、TNF-α[(29.39±5.24)、(32.17±5.12)ng/L]均显著更低,IL-10[(4.47±0.56)ng/L]显著更高(P<0.05);治疗2、4周后,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10.08±2.05)、(7.35±1.16)分]比较,观察组[(8.34±1.44)、(5.21±0.92)分]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中复发 2 例,复发率为 18.18%,对照组治愈患者中复发 2 例,复发率为 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毒膏联合亚甲蓝肛周封闭术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肛周皮损、瘙痒程度及炎症反应,促进患处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湿毒膏亚甲蓝肛周封闭术慢性肛周湿疹

    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

    李文梁寿一周嘉铭陈锦媚...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 年 2 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 40 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A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B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膀胱容量与压力、生活质量.结果:治疗 4 周后,两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降低,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升高,膀胱内压力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均优于A组(P<0.05);两组每天单次排尿量较治疗前均提高,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优于A组(P<0.05);两组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较A组低(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B组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后的尿流动力学具有改善作用,且可以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排尿尿量及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重复经颅磁刺激外周-中枢闭环治疗模式尿流动力学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刘祥英何帆吴金星魏文超...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 月 31 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55 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 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联合检测血清CA72-4、CA242及胃泌素17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李露周鹏邱玉琳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 72-4(CA72-4)、糖类抗原 242(CA242)及胃泌素17(G-17)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饶东信第五医院 2022 年 2 月—2023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 80 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再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 80 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分析联合检测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病理分期与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均较良性组、对照组高,良性组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发现,血清CA72-4、CA242、G-17 单独及联合检测胃癌的AUC均>0.7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不同病理分期胃癌患者中,Ⅳ期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最高,后依次为Ⅲ期、Ⅱ期、Ⅰ期(P<0.05);胃癌患者病理分期与血清CA72-4、CA242、G-17 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A72-4、CA242、G-17 联合检测对胃癌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与胃癌病理分期有关,考虑可将其作为胃癌诊断、预后评估重要指标.

    胃癌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242胃泌素17

    耳穴压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

    罗星李建荣王新生黄宗法...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急诊科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3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耳穴压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81.40%(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耳穴压豆认知行为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步态适应性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的价值

    刘志华郑鹏叶建德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步态适应性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 月—2023 年 5 月上饶市中医院收治的 82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1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训练进行干预,联合组采用步态适应性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进行干预,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均持续干预 2 个月.在干预后,比较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AD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干预后,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静态坐位平衡、协调、动态坐位平衡评分均升高,干预后,联合组患者静态坐位平衡、协调、动态坐位平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适应性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步态适应性训练核心稳定训练脑卒中偏瘫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特征调查及非遗传学危险因素分析

    张晶晶高捷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行为特征及非遗传学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2 年 4 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儿科就诊的 2000 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ADHD的患儿 109 例,为观察组,按 1︰1 从未确诊ADHD的儿童中随机选取 109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行为问题、社会行为、情绪问题,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ADH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学习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社会反应量表(SRS)评分、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分均更高(P<0.05).观察组男、母亲孕期吸烟、训斥为主的教育方式、偏食、儿童开始视屏年龄<3 岁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婴儿期母乳喂养占比则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吸烟、训斥为主的教育方式、偏食及儿童开始视屏年龄<3 岁是导致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婴儿期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母亲孕期吸烟、训斥为主的教育方式、偏食及儿童开始视屏年龄<3 岁均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婴儿期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临床上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以降低ADHD发生率;家长应多关注儿童日常生活行为特征,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期行为特征危险因素

    经阴囊及直肠超声联合血清AMH检测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汪芳曹承志袁建涛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囊及直肠超声联合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检测对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2021 年 3 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精子症患者 90 例,均行阴囊及直肠超声检查、血清AMH检测,并根据睾丸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A)组(n=38)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组(n=52).比较两组睾丸体积及超声征象、血清AMH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囊及直肠超声、血清AMH及联合诊断OA的效能.结果:超声结果显示,OA组睾丸体积≥12 mL、附睾及远端精道异常超声征象比例均显著高于N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清AMH水平为(8.43±2.57)ng/mL,明显高于NOA组的(5.58±1.7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睾丸体积≥12 mL、附睾及远端精道异常超声征象(梗阻征象)、血清AMH、超声联合血清AMH诊断O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88、0.793、0.881、0.964.结论:经阴囊及直肠超声联合血清AMH检测鉴别OA与NOA有较高的价值.

    经阴囊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抗米勒管激素无精子症睾丸体积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黄永福黄飞翔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气周流"是对气机循环的高度概括,即脾胃居中,肝木左升,肺金右降,一身之气周流不息,这对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若"一气周流"不畅,则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肠道菌群失调,火、痰、瘀等病理产物丛生,激活炎症反应,损伤动脉血管,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注重和中气、熄阴火、调肠态,以恢复"一气周流"、消除炎症反应、调节菌群平衡,是治疗AS的首要任务.文章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旨在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AS的关系,以期拓宽AS的临床治疗新思路.

    一气周流肠道菌群动脉粥样硬化脾胃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的研究进展

    袁华兰刘冬冬黄玲彭莲华...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咯血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医疗紧急情况,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因其安全、有效、快速等优势,现被认为是临床治疗咯血的首选方案,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但尽管如此,咯血复发仍是BAE治疗后难以逃避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咯血患者BAE治疗后咯血复发的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患者咯血复发率的降低和预后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