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慢性咳喘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效果分析

    张洪学李好李文莉肖飞...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喘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5 月—2023 年 10 月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 66 例慢性咳喘患儿作为治疗组,另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4 月于本院接受常规治疗的 46 例慢性咳喘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指标、预后转归状况、血气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94%,高于对照组的 5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5(IL-5)、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TNF-α、CRP、PCT、IL-17、IL-5、PaCO2 均低于对照组,SaO2、PaO2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住院率为 4.55%,低于对照组的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慢性咳喘,能更好地缓解机体炎症反应,调节血气指标,改善疾病预后和转归,疗效理想.

    儿童慢性咳喘支气管肺泡灌洗电子支气管镜炎症因子

    超声引导下锐性开通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稻刘灏灏孙纷纷许辉...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锐性开通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2022 年 12 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AVF闭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溶栓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锐性开通联合PT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内瘘直径、横断面积和肱动脉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3、6 个月,观察组内瘘直径、横断面积及肱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直径、横断面积及肱动脉血流量组间、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交互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锐性开通AVF闭塞病变,手术成功率更高,能明显扩大患者内瘘直径和横断面积,提高肱动脉血流量.

    自体动静脉内瘘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锐性开通技术安全性

    骨科机器人辅助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陈长留吴自强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2023 年 11 月在南昌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 102 例老年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 51 例;机器人组行骨科机器人辅助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传统组行传统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导针钻孔次数、内固定失效率及术后 6 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导针钻孔次数均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内固定失效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机器人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导针钻孔次数,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骨科机器人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老年

    耳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听力恢复的影响

    周军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采用耳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对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博大耳鼻咽喉医院收治的 84 例CSOM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2)采用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42)采用耳内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听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周,观察组IL-8 及s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OM患者采用耳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相较于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耳内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更有助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减少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显微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炎症因子听力并发症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对比

    熊日晖陈伟力吴兆平金煜东...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 94 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 47 例;对照组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接受PTC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肝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TNF-α、IL-1、IL-2、IL-6、PCT、Lac、TBIL、DBIL、IBIL、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与PTCD治疗AOSC效果相当,但PTCD可减轻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功能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靶向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吴盛黄东恒梁文慧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靶向治疗在鼻咽癌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 60 例为对象,以信封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VEGFR-2)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ORR为 83.33%,高于对照组的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均降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及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均改善,观察组VEGF、VEGFR-2、TGF-β1 及IL-6 均低于对照组,TSP-1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靶向治疗用于鼻咽癌患者中,能提高ORR,降低肿瘤标志物、VEGF、TGF-β1、IL-6 及VEGFR-2 水平,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适形调强放疗靶向治疗鼻咽癌肿瘤标志物客观缓解率毒副反应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同穿刺点压迫时间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黄红燕聂伟琳程晔方弘...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 年 1-5 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 210 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 4 h组(71 例)、5 h组(70 例)和 6 h组(69 例).三组分别为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压迫 4、5、6 h.比较三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h组疼痛评分低于 5 h组、6 h组(P<0.001),5 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 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组穿刺部位不同压迫时间对出血、血肿、水疱、迷走神经反射、前臂肿胀程度等并发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为 4 h.

    经皮冠脉介入术桡动脉穿刺穿刺点压迫时间疼痛并发症护理

    基于清单式改革理念的气道管理优化在ICU行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刘玉冰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清单式改革理念的气道管理优化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鹰潭市人民医院拟行气管插管的140例ICU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气道管理优化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纳入 70 例,气道管理优化组采用基于清单式改革理念的气道管理优化干预模式,纳入 70 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二次置管率、置管时间和首次置管期间镇静镇痛效果[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和躁动-镇静量表(RASS)]、不良事件发生率(导管脱落、皮肤损伤和非计划拔管)和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气道管理优化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2.86%,低于对照组的 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管理优化组二次置管率为 5.71%,低于对照组的 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管理优化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OT评分和RASS评分均随着时间变化降低,且气道管理优化组评分均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管理优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7.14%,低于对照组的 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管理优化组护理满意度为(86.45±5.21)分,高于对照组的(79.52±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清单式改革理念的气道管理优化在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帮助患者镇静镇痛,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

    气道管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气管插管清单式改革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心理社会适应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彭霓李章键梁俊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 年 4 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60 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病耻感、心理社会适应及平衡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外在、内在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适应性、自尊、自我生活态度、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性及平衡能力.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帕金森病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评价

    陆巧妮叶露陈鸿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2023 年 8 月于南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术后便秘患者 88 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n=28)、B组(n=30)及C组(n=30).A组行一般护理干预,B组在一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C组在一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三组临床相关指标、便秘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均长于B组,B组均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7 d后,三组VAS评分、便秘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AS评分、便秘评分、PAC-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便秘评分、PAC-QOL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B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三组粪便梗阻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更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便秘情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中药穴位贴敷经皮穴位电刺激前列腺增生便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