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RB联合SGLT2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观察

    周恩夏童欣芮明忠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12 月上饶市立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0 例CG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恩格列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24 h UP)]、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不良反应(腹胀、皮疹、低血糖、低血压、尿路感染).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 h U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IL-2、IL-4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恩格列净治疗CGN的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肾小球的滤过状态,使其有效排出Scr、BUN,防止蛋白质通过尿液流失,调节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慢性肾小球肾炎

    米索前列醇经口服和阴道后穹隆给药对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孙敏环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经口服和阴道后穹隆给药对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上饶市立医院产科收治的 80 例宫颈条件不成熟的足月妊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 40 例.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经阴道后穹隆给药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相关指标、母婴结局、引产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妊娠孕妇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和用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足月妊娠孕妇宫缩过强、急产发生率分别为 5.00%和 0,均明显低于B组的 20.00%和 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足月妊娠孕妇用药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明显低于B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口服和经阴道后穹隆给药方式对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相当,但口服给药方式可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改善母婴结局,安全性更高.

    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母婴结局阴道分娩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分析

    桓香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并通过指标分析为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首次确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血液学指标.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6~89岁)和中青年组(18~65岁),并分析两组营养不足发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异常情况.结果:92 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 22.83%,66~89 岁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 18~65 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03).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 13.04%(12/92),老年组营养不足发生率(21.5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指标异常率较高,超过 25%的患者存在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老年组白蛋白(ALB)、钾(K)、镁(Mg)异常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WBC异常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其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显著异常.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风险血红蛋白电解质

    小剂量孕激素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观察

    孙红霞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孕激素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EH)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5 月—2023 年 3 月在乳山市中医院治疗EH患者 92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曼月乐)及研究组(联合小剂量孕激素),各 46 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经期持续时间)、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临床效果、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P16 蛋白、上皮膜蛋白 2(EMP2).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经期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FSH、VEGF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16 蛋白、PTEN升高,EMP2 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患者接受小剂量孕激素联合曼月乐治疗,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血管内皮、性激素水平,调节P16 蛋白、PTEN、EMP2.

    小剂量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子宫内膜增生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影响

    付艳群周敏刘娟刘丹...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8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后抗病毒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治疗满 1 年,n=30)、B组(治疗满 2 年,n=26)、C组(治疗满 3 年,n=45)、D组(治疗满 4 年,n=99).比较各组治疗后HIV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D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A组、B组、C组,且C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A组、B组,B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HI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WHO临床分期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时间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越长,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改善效果越明显,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时间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影响因素

    布地奈德联合红霉素治疗百日咳患儿的效果观察

    李源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红霉素治疗百日咳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3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96 例百日咳患儿,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 48 例.对照组予红霉素治疗,治疗组予布地奈德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痉挛性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咳喘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周后,治疗组呼吸频率(RR)、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潮气量(TV)、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日咳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红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肺功能,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改善免疫状况,且安全性好.

    百日咳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红霉素临床症状炎症指标

    免疫学指标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玮邓文毛文义唐小鹃...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学指标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不明病因的葡萄膜炎患者资料.比较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基线资料、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以最终综合诊断为标准,分析免疫学指标对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00 例不明病因的葡萄膜炎患者,最终诊断感染性葡萄膜炎 32 例/55 眼(感染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68 例/114 眼(非感染组).感染组病因占比最高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50.00%),最低为梅毒葡萄膜炎(6.25%);非感染组病因占比最高为特发性葡萄膜炎(51.47%),最低为Fuchs综合征(2.94%);两组基线资料、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对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检出率分别为 87.50%、92.65%,与综合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指标在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的存在较高鉴别诊断价值.

    免疫学诊断感染性葡萄膜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鉴别诊断

    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年龄段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金婧茹夏露萍程玲芳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年龄段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并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 100 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并将两组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 岁)、中年组(45~59 岁)、老年组(≥60 岁).通过比较两组同个年龄组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年龄段应用上述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单独及联合诊断CAP患者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同年龄组比较,病例组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WBC、NLR、CRP、PCT、IL-6 水平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青年组、中年组的WBC、NLR、PCT、CRP水平均高于老年组,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同年龄组比较,病例组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CD3+水平均高,CD4+、CD4+/CD8+水平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青年组、中年组的CD3+水平均低于老年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在中青年、老年CAP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37、0.912.结论:不同年龄段CAP患者WBC、NLR、CRP、PCT、IL-6、CD3+、CD4+和CD4+/CD8+均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异常变化,且老年CAP患者上述指标也有别于中青年CAP患者,可联合应用上述指标可对不同年龄段CAP患者进行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年龄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诊断价值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结直肠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

    许云朋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结直肠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收治的 60 例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 60.00%,高于对照组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治疗前,CD8+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XELOX化疗相比,XELOX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能提高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贝伐珠单抗XELOX化疗结直肠癌晚期免疫水平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疗效及血清TSH、PRL、DA水平的影响

    刘晓燕敖玲郭洋达陈腊梅...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 2021 年3 月—2022 年 3 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疗的BPD抑郁发作的 120 例青少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 60 例.低剂量组给予采用低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高剂量组采用高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TSH、PRL、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BPD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作程度,且低剂量的喹硫平对血清TSH、PRL、DA水平无明显影响,安全性更高.

    喹硫平促甲状腺激素丙戊酸镁抑郁发作催乳素双相情感障碍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