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奥氮平联合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效果

    周强郑兰陈亚丽刘稳...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口服奥氮平三联方案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2024 年 3 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 130 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6)与对照组(n=64).对照组行血液透析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脑病的治疗中实施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与奥氮平三联方案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清除毒素,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尿毒症脑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奥氮平炎症因子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富马酸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何燕华祝国强张细红官炜...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富马酸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 年 2 月—2024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COPD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治疗组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富马酸福莫特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富马酸福莫特罗治疗COPD效果较好,改善炎症反应与肺功能,且安全性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富马酸福莫特罗肺功能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性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黄河丁咪周员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并比较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患者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纳入 2021 年 1 月—2023 年 8 月丰城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 66 例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P组、开放组,分别给予腹腔镜下TAPP、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各 33 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TAPP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开放组与TAPP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APP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TAP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字2=4.242,P<0.05);开放组与TAPP组术前应激反应指标[C肽、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高于术前,但TAPP组C肽、NE、Cor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下TAPP治疗,相对于开放性疝修补术对患者机体的应激影响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开放性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并发症

    替罗非班治疗不同部位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章子骏付杰韩静霆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班治疗不同部位进展性脑梗死(P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97 例2023 年 1 月—2024 年 1 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IS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前循环组(n=47)、后循环组(n=50).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1 周后,两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减小,血小板计数(PLT)均上升,后循环组PDW和MPV均小于前循环组,PLT高于前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d、1 周后,后循环组NIHSS评分均低于前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总有效率(86.00%)高于前循环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0%)与前循环组(1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PIS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参数和神经功能,其对后循环梗死患者的病情改善更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血小板参数神经功能缺损

    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张桂青薛小燕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1年2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卡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 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人附睾蛋白 4(HE4)、糖类抗原 125(CA125)、CD8+均较对照组低,CD3+、CD4+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者短期生存率的提升.

    卵巢癌贝伐珠单抗紫杉醇脂质体卡铂免疫功能

    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江磊孙亚斌付江勇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4 年 3 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全麻,观察组接受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4),两组心率(HR)、平均脉动圧(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对照组HR、MAP均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792,P时间=0.027);两组MAP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626,P时间<0.001).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膝关节置换术中接受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保证术中血流循环稳定,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膝关节置换术神经阻滞全麻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张玮胡燕琴邰晶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102 例在 2020 年6 月—2023 年 1 月于南昌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组(n=52)和C组(n=50).C组进行常规阴道炎西医治疗,E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盆底肌肌力值、临床效果及治疗结束后 1 年的复发率.结果:E组各类型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pH值 3.8~4.5,阴道清洁度为Ⅰ、Ⅱ级比例与C组相比均高,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与C组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乳酸杆菌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乳酸杆菌数目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E组较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组盆底肌肌力Ⅳ、Ⅴ级占比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在治疗后1年内,其阴道炎复发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盆底肌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对复发性阴道炎患者效果更佳,可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阴道pH值、清洁度及患者阴道菌群失衡情况,同时还增强患者的盆底肌肌力.

    盆底肌电刺激复发性阴道炎阴道炎复发率

    混合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下腔静脉直径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

    顾雯江怡胡杰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混合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联合下腔静脉直径(IVCD)指导脓毒性休克(SS)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1);对照组行 3 h集束化液体复苏,观察组于Pcv-aCO2 联合IVCD指导下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相关指标、6 h复苏达标率与乳酸清除率、复苏 6 h与 24 h液体总入量、机械通气时间与急性肺水肿发生率.结果:复苏 6、24 h,观察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均高于对照组,乳酸(La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6 h复苏达标率与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 6、24 h,观察组液体总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aCO2 联合IVCD指导SS患者行液体复苏可提高复苏达标率,减少液体总入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可降低急性肺水肿发生率.

    脓毒性休克混合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下腔静脉直径液体复苏

    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联合赋权理论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魏丽娟杨帆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采用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联合赋权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 年 5 月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05 例H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53)与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组采用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联合赋权理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肾衰竭、血液透析、预后康复护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DSM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情绪领域评分均升高,消极情绪领域评分、POMS总分均下降,干预组积极情绪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消极情绪领域评分、POMS总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联合赋权理论健康教育应用于HD患者中,能够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

    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赋权理论健康教育血液透析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干预联合鼻饲温开水预防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李光磊孙一珊赵语嫣王静...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干预联合鼻饲温开水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120 例于 2020 年 6 月—2023 年 6 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n=60)接受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干预联合鼻饲温开水干预.对两组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分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第 7 天,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7天,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分级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干预与鼻饲温开水联合应用,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鼻饲温开水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