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疗效研究

    林攀黄志珍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2月—2023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可获得突出的临床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安全性较高.

    脑卒中认知障碍吡拉西坦丁苯酞双序贯疗法

    AR及Ki-67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关系

    胡艳邹丽邓志坚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雄性激素受体(AR)及Ki-67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Ki-67及AR的表达情况.比较Ki-67、AR阳性表达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参数、AR阳性表达及不同表达水平Ki-67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特征.结果:Ki-67及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2%(83/92)、35.87%(33/92);Ki-67阳性患者的Ⅲ、Ⅳ期比例高于阴性患者,AR阳性患者Ⅰ、Ⅱ期比例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i-67、AR表达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患者边缘毛刺无成角和血流信号0、1级比例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边缘毛刺成角、形态不规则、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非低回声及血流信号2、3级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AR阳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边缘毛刺无成角及血流信号0、1级的比例高,Ki-67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边缘毛刺成角、形态不规则、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非低回声及血流信号2、3级比例高.

    雄性激素受体Ki-67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

    Lung-RADS与CT联合诊断恶性SPN的临床意义

    李琪李丰章刘天笑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肺结节肺部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ung-RADS)分类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或手术明确24例良性SPN、96例恶性SPN;回顾性分析其肺结节Lung-RADS分类及CT影像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单独及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效能.结果:120例患者Lung-RADS分类结果显示,2类16例,3类20例,4A类10例,4B类54例,4C类20例.良性SPN组病灶边界光整、钙化占比均高于恶性SPV组,支气管截断、胸膜牵拉、分叶、肿瘤血管征象占比均低于恶性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组CT征象评分2分患者占比高于恶性SPN组,恶性SPN组CT征象4、5、6分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联合诊断恶性SPN的AUC值为0.948,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0.881、0.931,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为97.92%,高于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单独诊断的83.33%、89.58%.结论:Lung-RADS分类与CT征象联合诊断恶性SPN较二者单独诊断具备更高诊断效能,可提升恶性SPN诊断敏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孤立性结节肺部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征象

    疫苗临床研究中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袁慧吴建元罗琳胡迪...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影响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因素,为后续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5月对223名参与疫苗临床研究的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总分平均为(15.56±4.13)分,健康志愿者对临床研究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满意度是影响其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对临床研究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满意度是影响其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疫苗临床研究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健康志愿者对研究的理解,并关注其在研究参与过程中的感受.

    健康志愿者疫苗临床研究行为意向影响因素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T特殊征象与D-D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涂伟岚李盛旗马婷周继良...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计算机体层扫描(CT)特殊征象与D-二聚体(D-D)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乐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ICH患者的资料,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非增强CT征象,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CH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T特殊征象与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早期血肿扩大(HE)、卫星征、黑洞征、岛征、不规则征占比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早期HE、卫星征、黑洞征、岛征、不规则征为SICH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漩涡征、卫星征、低密度征与D-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ICH患者CT特殊征象与D-D水平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自发性脑出血计算机体层扫描D-二聚体预后

    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唐小燕张辉林康艳亭周丽萍...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例,年龄<23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低龄组,年龄23~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适龄组,年龄>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高龄组.产后6周用盆底三维超声对产妇静息时、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PUA)、子宫颈外口位置(CMP)、膀胱颈位置(BNP)进行测量,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子宫颈外口移动度(CDD).记录三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静息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CMP、BNP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URA、BND、CDD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子宫脱垂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和低龄组,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发生均呈正相关(rs=0.425、0.361、0.374,P<0.05).结论:初产妇年龄越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盆底三维超声初产妇盆底结构盆底功能年龄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陈秋艳邱文芳宁娟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其形态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12个月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产妇96例.其中,诊断为瘢痕憩室的34例纳入瘢痕憩室组,瘢痕愈合良好的62例纳入对照组.以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诊断效能,观察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瘢痕憩室长度、宽度、深度)、瘢痕周围肌层中的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流动指数(flow index,FI)、血管流动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高清(HD)流动模式下瘢痕周围血流分布.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瘢痕憩室组月经天数长于对照组,前位子宫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后位子宫的瘢痕憩室长度、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大于前位子宫,残留肌层厚度小于前位子宫(P<0.05).与对照组相比,瘢痕憩室组的VI、FI、VFI均显著高(P<0.05).瘢痕周围区域展现出2 cm范围内的血流分布,对照组血流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而瘢痕憩室组则以Ⅱ级和Ⅲ级血流为主,两组血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瘢痕憩室的AUC为0.95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6.8%.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有效显示其形态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效的诊断工具.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三维超声

    血清PTH、ALP指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关系

    汪丽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方法:选择上饶市中医院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MHD患者,统计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检测血清PTH、ALP水平,并依据MHD 3个月时钙磷代谢紊乱发生情况分为钙磷代谢紊乱组和钙磷代谢正常组,分析血清PTH、ALP水平与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80例MHD患者透析3个月时出现钙磷代谢紊乱33例,发生率为41.25%;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及血磷、血钙、尿酸、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代谢紊乱组肌酐、血清PTH、AL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钙磷代谢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PTH、ALP、超敏C反应蛋白是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H、AL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AUC分别为0.853、0.837、0.92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PTH、ALP水平与MH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且对预测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

    经会阴二维超声结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刘优优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会阴二维超声(2DUS)结合实时三维超声(3DUS)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SUI患者,纳入SUI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纳入非SUI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经会阴2DUS、实时3DUS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静息时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LHA);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会阴2DUS结合实时3DUS检查对SUI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SUI组BND、URA、静息时LHA、Valsalva动作时LHA均大于SU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BND、URA、静息时LHA及Valsalva动作时LHA单独诊断SUI均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1],以上指标联合诊断SUI的价值高(AUC>0.90);当以上指标的cut-off值分别取28.905 mm、55.885°、12.865 cm2、21.160 cm2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经会阴2DUS结合实时3DUS检查对女性SUI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会阴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

    超声造影下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李娟黄勍孙星芳吴飞华...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下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EC患者作为EC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良性病变(BL)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比较EC组和BL组及深肌层浸润组和无或浅肌层浸润组PI、MTT、达峰时间(TTP)、到达时间(AT),并分析上述指标对EC及深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PI高于BL组,MTT短于BL组(t=6.315、3.177,P<0.05);ROC曲线显示,PI、MTT联合诊断EC的AUC为0.861,高于PI的0.799、MTT的0.694(Z=2.015、3.780,P<0.05);深肌层浸润组PI高于无或浅肌层浸润组,MTT短于无或浅肌层浸润组(t=3.901、3.854,P<0.05);ROC曲线显示,PI、MTT联合诊断EC深肌层浸润的AUC为0.902,高于PI的0.792、MTT的0.764(Z=2.345、2.226,P<0.05).结论:超声造影下PI、MTT对EC及深肌层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