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胸振荡排痰机联合序贯式排痰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遥孙艳包蕾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应用全胸振荡排痰机联合序贯式排痰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8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气管切开术的sTBI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序贯式排痰护理,干预组给予全胸振荡排痰机联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排痰效果、痰液黏稠度、痰液聚集程度、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每日排痰量较对照组多,每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5 d后痰液黏稠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5 d后痰液聚集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干预组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4/36)]较对照组[30.56%(11/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BI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全胸振荡排痰机联合序贯式排痰方案,能够提高排痰效果,改善痰液黏稠度及聚集程度,调节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全胸振荡排痰机序贯式排痰方案

    持续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观察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朱郧堰石平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收肌管阻滞(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C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采用CACB镇痛,对照组则采用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泵按压及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12、24、48、72 h两组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术后72 h内镇痛泵按压、补救镇痛次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CB可提高TKA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全膝关节置换术持续收肌管阻滞持续静脉镇痛术后镇痛关节活动度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

    胡家东葛永军杨飞吴中卫...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法患者被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舒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水平、骨密度、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C-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水平,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联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地舒单抗能有效降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改善腰椎功能和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地舒单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代谢骨密度

    两种不同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程晋涛董玉珍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与前正中联合后侧"S"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对照组采取前正中联合后侧"S"形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Rasmussen放射评分、Rasmussen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两组Rasmussen放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Rasmussen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Rasmussen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16.076,P时间<0.01),组间Rasmussen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5.589,P组间<0.01),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43.211,P交互<0.01).结论:与前正中联合后侧"S"形入路相比,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视野清晰、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功能良好等优点.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入路内固定术膝关节功能

    托烷司琼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乔洪波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托烷司琼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2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托烷司琼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镇痛评分[数字评定量表(NRS)]、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2 h、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 d内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2、24 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T0),两组IL-6、IL-10、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两组IL-6、IL-10、TNF-α均高于T0,且观察组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IL-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AS、MTL、VI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GAS、MTL均低于术前,VIP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GAS、MTL均高于对照组,VI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反应,增强镇痛效果,降低认知障碍发生率,改善胃肠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托烷司琼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认知功能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IL-6、TNF-α水平的影响

    张敏胡亮敖小冬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同时两组均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免疫因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8,P=0.042);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均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与对照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3,P=0.230).结论: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喜炎平注射液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肺炎支原体肺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血miR的影响

    黄素芳黄秋玲吴佩凤刘利敏...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血微小RNA(miR)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80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缓解率、各类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疾病相关血液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EGFR]、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循环血miR指标(miR-155、miR-21及miR-34a).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类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疾病相关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血miR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疾病相关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血miR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在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血miR的表达.

    吉非替尼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循环血miR

    来曲唑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王艳罗家寿王小艳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信封抽取法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59,进行来曲唑治疗)、观察组(n=61,进行来曲唑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卵泡发育结局、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及自然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而平均卵巢体积、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及HIF-1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能提高自然妊娠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二甲双胍来曲唑子宫内膜受容性

    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肿瘤微环境相关研究

    朱少群陈光喜杜丹丹邓建华...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肿瘤微环境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COPD合并肺癌的患者纳入COPD合并肺癌组,选择同一时段入院的60例COPD患者纳入COPD组,30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比较三组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微环境免疫细胞T细胞[CD4+、CD8+、CD4+/CD8+、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三组咯血、肺不张、肺气肿、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肺癌组咳嗽、咳痰、胸闷、咯血、肺气肿、胸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肺癌组,COPD合并肺癌组咯血、肺不张、肺气肿、胸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纹理改变、"毛刺"征、"分叶"征、肺叶透亮度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肺癌组的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CD4+/CD8+均低于肺癌组,CD8+高于肺癌组,且NK细胞、CD4+/CD8+均低于COPD组,CD8+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NK细胞、CD4+/CD8+均低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肺癌与单纯COPD患者临床症状存在重叠性,COPD合并肺癌存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特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临床特征肿瘤微环境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谢树花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14例,发生率为12.73%;共检出病原菌2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60.00%,革兰阳性菌、真菌占比分别为32.00%和8.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肿瘤直径、国际通用肿瘤(TNM)分期、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引流管留置时间≥7 d、辅助化疗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留置引流时间≥7 d、辅助化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防控,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