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刘清伟杨树国房建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益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2 月—2023 年 2 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CHF患者 160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颗粒治疗),各 80 例.对比两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神经内分泌水平[醛固酮(ALD)、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肌相关因子水平[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均升高,ET-1 均降低,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ET-1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内分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PRA、Ang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T2、hFABP、Lp-PLA2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采用益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改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LD、PRA、AngⅡ、sST2、hFABP、Lp-PLA2 水平有关.

    益心颗粒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慢性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内分泌心功能

    PiCCO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

    蔡晓扬宁耀贵孙杰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1 月—2022 年 12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 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 6 h后的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24 h后尿量(UO)、平均动脉压(MAP)均提高,心率(HR)均降低,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24 h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均升高,乳酸(La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ScvO2 较对照组更高,Lac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VP监测,给予SS合并重度ARDS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复苏目标达标率,维持生命体征,改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脓毒症休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中心静脉压液体复苏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的研究

    郝敬严刘菁晶杨瑞飞卢宇杰...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效果,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粥样斑块变化,探讨依洛尤单抗对血管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冠脉造影检查(CAG)结果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50%~7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符合条件的极高风险ASCVD患者 60 例,按1∶1随机分配到依洛尤单抗组(依洛尤单抗+阿托伐他汀)或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在基线和36周随访时,采用OCT评估靶血管斑块稳定性.结果:治疗 36 周后,依洛尤单抗组和标准治疗组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依洛尤单抗组低于标准治疗组(P<0.000 1).与标准治疗组相比,依洛尤单抗组最小纤维帽厚度(FCT)差值[(9.41±2.23)μm vs.(21.66±4.46)μm,P<0.001]、靶血管病变最小腔内面积差值[0.13(0.09,0.19)mm2 vs.0.23(0.16,0.27)mm2,P<0.001]均显著更大,最大脂质弧度差值显著更小[(-8.12±2.40)° vs.(-18.13±3.60)°,P<0.001].依洛尤单抗组脂蛋白磷脂酶A2(LpA2)更低(P=0.001),而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此外,标准治疗组中有 4 例患者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而依洛尤单抗组发生 1 例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P=0.098).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洛尤单抗可大幅降低血脂LDL-C水平,并明显改善粥样斑块的特征和表型.依洛尤单抗可显著降低血管特异性炎症标志物LpA2 水平,或可为ASCVD二级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洛尤单抗阿托伐他汀光学相干成像C反应蛋白脂蛋白磷脂酶A2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肾和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汪涛罗泽权汪海燕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德兴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2022 年 2 月收治的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行PCNL治疗,观察组行FURL治疗,两组在术后均进行为期 1 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肾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0.46±2.17)mL,少于对照组的(43.59±3.48)mL,住院时间为(3.84±0.52)d,短于对照组的(5.72±1.03)d,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2/30),低于对照组的 30.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健康调查量表 36(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r为(235.97±14.21)nmol/L、ACTH为(36.97±3.84)ng/L、NE 为(756.75±38.73)pmol/L、E 为(483.42±25.59)pmol/L、Scr 为(97.69±10.54)μmol/L、BUN 为(6.53±1.81)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41.86±18.75)nmol/L、(48.82±4.15)ng/L、(839.84±40.76)pmol/L、(571.69±28.96)pmol/L、(108.72±12.76)μmol/L、(7.89±2.43)mmol/L,SF-36 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9.87±4.12)、(80.23±4.08)、(79.64±3.76)、(78.63±3.98)、(78.73±3.41)、(79.64±3.97)、(80.36±4.01)、(82.63±4.28)分,均 高 于 对 照 组 的(71.35±3.46)、(74.84±3.59)、(70.75±3.18)、(72.57±3.49)、(72.49±2.95)、(71.85±3.28)、(73.59±3.22)、(76.59±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与FURL治疗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可达到优良的结石清除效果,但FURL对机体创伤更小,引起的应激反应更轻,对患者肾功能损伤更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马镇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并分析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2022 年 9 月在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6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及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MT、动脉弹性功能[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OP)、内皮素-1(ET-1)]、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IM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PWV、ABI、C1、C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PWV均降低,C1、C2均升高,观察组baPWV低于对照组,C1、C2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O、LOP、ET-1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升高,LOP、ET-1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LOP、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MCP-1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MCP-1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较好,且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功能,降低IMT和炎症因子水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厄贝沙坦分散片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皮功能

    宫腹腔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影响

    林韶华周舟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腹腔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宫腔灌注对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1 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宫腹腔镜手术的 86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43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子宫内膜容受性,炎症因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炎症因子水平、EFI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及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均更低,观察组子宫内膜更厚,内膜容积更大,EFI评分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联合PRP宫腔灌注能够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育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

    宫腹腔镜手术富血小板血浆子宫内膜异位症容受性炎症因子

    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李晓静杨国政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在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 80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及观察组(联合免疫调节剂),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肺功能[最大呼气量(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气道黏液高分泌[Toll样受体 4(TLR4)、痰液干湿比重、黏蛋白 5AC(MUC5A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PC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F、MVV、FEV1%pre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气道黏液高分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LR4 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干湿比重、MUC5AC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OPD采用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安全性较高.

    免疫调节剂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气道黏液高分泌炎症因子

    比阿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

    欧阳慕梅李甜甜张欢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比阿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取比阿培南常规 30 min输注治疗,观察组(n=40)采取比阿培南 2 h输注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健康状况评分,测定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比阿培南常规 30 min输注用药相比,延长 2 h输注用药治疗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患者器官功能损害,改善健康状况,而且延长用药时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比阿培南

    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VEGF和MCP-1的影响

    栾莹张伟娜冯珊珊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87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3)采用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桂枝茯苓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免疫代谢、细胞因子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VEGF、MCP-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免疫代谢.

    桂枝茯苓丸亮丙瑞林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揿针疗法联合参麦注射液提高晚期子宫颈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夏琴琴石玲梅耀国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揿针疗法联合参麦注射液提高晚期子宫颈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临床研究对象选择 2018 年 8 月—2022 年 1 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子宫颈癌患者 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揿针疗法.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卡氏(KPS)评分、肿瘤标志物指标、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33.3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6.6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揿针疗法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晚期子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

    揿针疗法参麦注射液晚期子宫颈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