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朱宏亮

双月刊

1004-5287

cmet@mail.xjtu.edu.cn

029-82655088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Journal China Medical Edu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国医学领域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及开发应用的唯一杂志,是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会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hatGPT对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与思考

    刘晖任曼寇丽圆夏小川...
    389-393,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发展迅速,尤其是ChatGPT以其强大的语言处理系统掀起了人工智能新的发展浪潮.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ChatGPT在医学教学领域的运用场景进行了整理和思考,从理论学习、决策辅助、教学设计、医学科研等四个方面对ChatGPT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ChatGPT在临床实践教学的使用过程,同时也对其在实际医学教育使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ChatGPT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

    ChatGPT辅助下FC-TBL联合教学法在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蒋维
    394-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保障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尝试在ChatGPT辅助下将FC-TBL(flipped classroom-team based learning,FC-T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急诊住培教学.方法 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 2023年 1-4 月在急诊轮转的 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试验组采用FC-TBL联合教学法,并由该组指导医师给予全程ChatGPT辅助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培训后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临床思维成绩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95±2.743 vs.86.20±4.073;94.15±2.300 vs.89.15±2.300;87.65±3.760 vs.82.65±4.271,P<0.05).在临床思维、自主学习、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四个方面,试验组的临床实践反馈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2.00[2.00,3.00]vs.2.00[1.00,2.00];2.00[2.00,3.00]vs.2.00[1.00,2.00];2.00[2.00,3.00]vs.1.00[2.00,2.00];2.00[3.00,3.00]vs.1.25[2.00,2.00],P<0.05).并且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满意度,试验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5%vs.35%,P=0.001).结论 ChatGPT辅助下FC-TBL联合教学法在急诊专业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成绩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ChatGPT翻转课堂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医学

    ChatGPT应用对医学教育影响及应对策略

    何钰莹谢仁生
    401-406,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医学教育强有力的辅助工具,ChatGPT在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所展现的强大能力为医学教育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对医学教育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Chat-GPT涵盖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实践的海量信息和广泛知识,可为医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综合训练,培养其跨学科思维,提升其综合素养;ChatGPT能够辅助和促进医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支持其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ChatGPT通过模拟医患对话提供更真实的临床实践体验,以帮助医学生锻炼临床沟通和诊断技能;ChatGPT使用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知识的均衡获取,促进先进医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但同时ChaGPT也存在诸如信息准确性不足、更新滞后性、过度依赖、隐私安全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ChatGPT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认为在未来对ChatGPT的应用需要加强对其消极影响的关注,通过医学领域专业人员介入、不断优化更新模型、提高技术透明度、发挥教师补位作用、完善信息审查机制、强化隐私保护等措施以提高其应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积极而理性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医学教育革新发展.

    ChatGPT人工智能医学教育

    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应用及反思

    刘军兰卓越李汶璇张弦...
    407-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愈加迫切.ChatGPT与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使大规模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基于此,文章探索了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的可行性,构建包括人体形象、情感支持、动作控制、智能代理四个模块的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分析此融合模型在教学、教研、管理、评价四个场景的应用,进而设计乡村教学场景应用框架.最后,探讨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技术、情感和伦理挑战,提出未来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应用可从合理运用技术、促进情感交互、恪守伦理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保证该融合模型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从而推动教学个性化,拓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ChatGPT数字孪生教师个性化教学人机交互虚拟现实

    数字与技术赋能下医学智慧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耿彧刘璐
    416-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智慧教育为实施高效医学课堂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探究医学智慧教育发展进程及研究热点,可为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所发表的医学智慧教育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发文量、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493篇.研究发现国内医学智慧教育相关研究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医科/医药大学、医学院、职业学院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资源三大方面.研究领域聚焦在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结论 通过对中国医学智慧教育研究进展的计量分析,深入了解医学智慧教育的发展进程及构成要素,预测智慧平台建设、智慧教学技术及个性化学习是未来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智慧教育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

    新医科教育解析——创新医学教育新范式

    王远清
    423-426,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是时代变革、国家战略、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新医科是新形势、新内涵和新外延相统一的"新",包括医科新领域、新专业、新内涵、新模式、新技术等.新医科教育着眼于未来医学发展,树立健康为本的新理念,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新结构,建立协同发展的新体系.通过聚焦学科建设、人才支撑、体系构建、质量优化,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培养有温度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创新医学教育新范式.

    新医科医学教育创新范式

    AIGC赋能医学教育的SWOT分析

    王萱刘虹伯韩佳乐刘时乔...
    427-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关注.为评估AIGC在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AIGC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估等优势,但也存在技术门槛、数据伦理等挑战.结合国家政策和数字化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服务体系及师资培养是AIGC赋能医学教育的关键.

    AIGC教育数字化医学教育SWOT分析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及启示

    华小敏赵珺瑜乐叶
    43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培养现状,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在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网站检索建库至2023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章.阅读和分析后对结果加以讨论.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以信息素养的方式呈现较多;研究的提升途径多集中于促进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学习、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多;评价方式围绕数字素养的各项维度展开;评价工具也呈现多样化.结论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是关键,未来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可作为专业发展的研究方向.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培养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医学教育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陈红梅刘佳唐筱许建国...
    440-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在中国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为探索医学教学模式的新路径提供文献支持.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OBE理念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相关文章,运用VOSviewer version 1.6.19、R-4.3.1 Bibliometrix、Excel 2019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来源期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总数为554篇,年度刊出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480篇合作撰写,合作度为3.52,合著率为86.64%;刊发于198种期刊,文献被引率较低;研究机构以医学院校为主;共提取有效关键词90个,其中高频关键词27个;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与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等方面.结论 OBE理念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但仍存在文献合作度低、被引频次低等问题,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合作,拓展OBE理念下教学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医学教学质量.

    成果导向教育医学教学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元宇宙应用于麻醉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董静宇王闻渤刘婕婷王迎斌...
    448-45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成为科技界的焦点,其在医学教育中所展现的潜力非常显著.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实际感知、时空限制和高成本问题,麻醉学教学正逐渐向元宇宙技术助力的教育模式转型.本研究回顾了元宇宙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其在麻醉学教学领域的潜在价值;讨论了利用元宇宙进行麻醉学教学的可能方向、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元宇宙为麻醉学教学带来创新的教学工具和体验,但其未来的应用发展仍需依赖持续的研究和技术革新.

    元宇宙虚拟现实麻醉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