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效果分析

    张雪余凤玮彭中原陈明兰...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规范静脉用药医嘱和提高临床静脉用药合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2021 年 10 月至 2022年 9月的不合理医嘱,分析全院和各科室不合理医嘱的总体概况、分布情况及其发生原因,并对PIVAS药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共开具PIVAS医嘱 79 520 条,不合理医嘱 552 条(占 0.69%).不合理医嘱以肿瘤科、骨一科、胸外科最多,发生率分别为 60.87%,14.31%,10.14%.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剂不合理、给药浓度不合理、使用频率不合理,发生率分别为 29.71%,21.92%,21.74%,19.20%.不合理医嘱发生原因主要与前期沟通不充分,临床理解不到位,药品说明书不熟悉等有关.通过PIVAS药师的审方和干预,加强与医师的沟通和培训,不合理医嘱数量逐步减少,不合理医嘱发生率基本控制在 1%以内.结论 PIVAS药师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医嘱,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药品因临床医嘱开具不规范、不合理而引发的用药风险,为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提供药学支持,确保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合理用药干预效果

    基于多维管理工具的药品不良事件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汪晓娟魏浩洁武东李来春...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管理工具在药品不良事件(ADE)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对ADE管理体系进行前瞻性评估,寻找矫正失效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时效性的管理模式,采用PDCA循环法进一步完善ADE管理体系;采用根本原因(RCA)法进行回顾性查因,收集主观、客观资料,分析近端、远端原因,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ADE相关概念知晓率由 42.74%升至 96.35%,ADE上报及时率由 35.75%升至 89.50%,ADE处理及时率由 38.25%升至 97.25%,ADE上报完整率由 49.50%升至 96.75%,且差异均显著(P<0.001).结论 多维管理工具在ADE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PDCA循环法根本原因法医疗质量安全

    信息化条件下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远程检查的模式研究

    谢雄唐红杨航江蓝...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远程检查的模式.方法 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对药品监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远程检查的适用范围,探索实施远程检查的程序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确认了适合开展远程检查的情况,以及不适合开展的风险点.现有信息技术在远程通讯、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方面已基本满足开展远程检查的条件,但仍存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滞后、数据安全性不高、信息化人才缺失等问题.结论 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化远程监管体系,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打造信息化检查员团队,提高审评查验效能,着力推动"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的蓬勃发展.

    信息化技术智慧监管药品经营企业远程检查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黄连素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田楚箫傅强赵鑫雨胡洁...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探讨黄连素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黄连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 2012 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4日有关黄连素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10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共 1 065 位作者,核心作者有李美娟、李平、李敏等.共检索到研究机构 779 个,且合作较多的研究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研究热点涉及慢性腹泻、2 型糖尿病、肝癌、阿尔茨海默病等;研究方法涉及实验研究、临床疗效观察等.结论 国内黄连素的研究总体较好,作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黄连素的降血糖、抗肿瘤和抗炎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黄连素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计量学分析

    刘萍张丹丹韩俊阁曾双辉...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2012 年至 2023 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采用EndNote X9 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查重,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 68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刘铜华(8篇),其次为穆晓红(4篇)、李显筑(4篇)、孙文(4篇)、侯英(4篇),核心作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铜华、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显筑,且团队内部合作紧密;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39 篇),其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38 篇)、长春中医药大学(37 篇),各省份高校多与其附属医院进行合作,跨省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多为临床研究,高频关键词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研究热点与前沿包括气虚血瘀证、氧化应激、数据挖掘等.结论 我国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相关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应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促进跨省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整体研究质量,发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文献计量学分析可视化分析

    蒙药经典方剂肉豆蔻-5对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瑶付贺青刘晶聂慧娟...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蒙药经典方剂肉豆蔻-5对心肌梗死(M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5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肉豆蒄-5 高、中、低剂量干预组(C1 组、C2 组、C3 组),各 10 只.除A组外,B组、C1 组、C2 组、C3 组大鼠通过冠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构建MI模型.C1 组、C2 组、C3 组大鼠分别灌胃 0.27,0.54,1.08 g/kg肉豆蔻-5,A组和B组大鼠灌胃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通过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组织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Masson染色及外周血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评价肉豆蔻-5 对M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及蛋白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明确肉豆蔻-5 保护MI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B组比较,C1 组大鼠的LVEF均显著升高(P<0.05);C1 组、C2 组大鼠的LDH和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占比显著缩小(P<0.05),心肌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C1 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分别有 522 个和 270 个蛋白显著高表达和低表达(P<0.05).维恩图显示,肉豆蔻-5 能逆转M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 169 个蛋白而发挥对MI的保护作用.169 个蛋白GSEA结果显示,代谢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非酒精性脂肪肝通路、阿尔茨海默病通路、帕金森病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其中代谢通路(EnrichmentScore = 0.453 8,P = 0.003 7)和氧化磷酸化通路(EnrichmentScore = 0.492 8,P = 0.044)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结论 肉豆蔻-5对MI的保护作用与调控心肌代谢有关.

    肉豆蔻-5心肌梗死基因集富集分析氧化磷酸化代谢通路作用机制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柴胡防疫组方规律分析及核心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汪彬李伟霞王晓艳吴娅丽...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预测柴胡-黄芩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柴胡的治疫病方剂,采用SPSS Statistics 25 软件对其配伍用药、治疗病症进行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检索并筛选柴胡-黄芩的化学成分和COVID-19的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9.0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 收集含柴胡防疫方剂 442 首,涉及中药 334 味,用药总频次 4 877 次.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黄芩活性成分共有靶标 80 个,治疗COVID-19 的主要成分为山柰酚、黄芩素、小檗碱、汉黄芩素、刺槐素等,核心活性基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白细胞介素 2(IL-2)等.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 3736个相关条目和 230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EGFR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 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 柴胡-黄芩药对防治COVID-19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对指导柴胡在中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治未病的开发及防疫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柴胡黄芩《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组方规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超细粉碎联合半仿生技术处理的没食子残留物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

    艾林李恺刘捷张若冰...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半仿生技术提取的没食子残留物(RTG)的物理性质和活性成分的变化,以及RTG的抗氧化能力.方法 通过超细研磨机处理RTG,按颗粒粒径分为A组(<100 μm RTG)、B组(100~300 μm RTG)和C组(>300 μm RTG),检测其水分、总灰分、水溶性、休止角、滑动角、崩溃角、体积密度、振实密度等物理特性;RTG经水和盐酸缓冲液的半仿生技术处理后,检测对人齿根膜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抗氧化能力.结果 随着粒径的增加,RTG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灰分显著增加(P<0.05),体积密度显著升高(P<0.05),休止角、滑动角和崩溃角均显著降低(P<0.05),振实密度显著升高(P>0.05).颗粒粒径相同时,RTG的水溶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温度相同时,水溶性随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减小(P<0.05).盐酸缓冲液组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水处理组(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盐酸缓冲液组的OD510 值显著高于水处理组(P<0.05);粒径越小,对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P<0.05).盐酸缓冲液组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优于水处理组(P<0.05);粒径越小,RTG的抗氧化活性增加(P<0.05).结论 RTG再利用在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提高没食子的质量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超细粉碎半仿生技术没食子残留物物理性质生物活性

    小儿麻甘颗粒中农药残留筛查与风险评估

    刘凯朱文迪万幸徐玲...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查小儿麻甘颗粒中的农药残留品种,评估其农药残留安全风险.方法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乙腈匀浆提取/分散固相萃取(dSPE)/HLB小柱净化的前处理方式,测定小儿麻甘颗粒制剂及其原料药材中 33 种禁用农药和 17 种限用农药的残留量.结果 小儿麻甘颗粒中未检出禁用农药残留;4 家生产厂家的 8 批样品中均检出限用农药吡虫啉残留,含量在 0.002~0.019 mg/kg之间,远低于安全限量 60 mg/kg.结论 小儿麻甘颗粒制剂安全性较好,但需控制农药吡虫啉的残留风险.

    小儿麻甘颗粒农药残留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钟华青宋辉张盛胡云飞...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 5 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 半枝莲配方颗粒经 80%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 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酸水溶液(pH2.5)-甲醇(65∶35,V/V),流速为 0.8 mL/min,柱温为 30℃,检测波长为 280 nm,进样量为 10 μL.以野黄芩苷为参照,建立与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 9 批半枝莲配方颗粒中 5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野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 1.58~50.63 μg/mL(r = 0.999)、6.33~101.25 μg/mL(r = 0.999)、1.57~50.25 μg/mL(r = 0.998)、1.45~46.50 μg/mL(r = 0.998)、28.14~900.50 μg/mL(r = 0.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44%,96.78%,100.59%,96.01%,95.33%,RSD分别为 1.79%,1.67%,2.86%,1.79%,1.35%(n = 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 3.00%(n = 6).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色谱柱测定的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相对于野黄芩苷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校正因子的RSD均小于 3.00%(n = 9).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 9 批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相对偏差均不超过 1.48%(n = 9).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半枝莲配方颗粒中 5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半枝莲配方颗粒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