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渔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杨宁生

双月刊

1009-590X

cafsy@163.com;cafsy@sohu.com

010-68673942

100141

北京市永定路南口青塔村150号

中国渔业经济/Journal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为渔业发展、企民增收、渔业管理、提高渔业经济理论水平服务。主要刊载栏目有:经济理论、发展方略、热点新闻、经济前沿、体验致富、投资指南、科技兴渔、企业风范、环球渔业、多彩短稿、科经时讯、企民呼声。欢迎投稿和订阅,欢迎代理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王晓梅樊恩源沈体雁沈城...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保护区管理问题,分析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和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访谈,研究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类、事业单位类、企业类、非政府组织类和居民类等,通过管理有效性评价发现案例保护区存在执法权缺失、人员编制不足、规划协调不够以及保护与渔民生产生活相冲突等问题,需保护区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协同解决.建议完善保护区管理者评价与奖惩机制;将保护区管理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评体系;完善科研机构与保护区科技合作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社区公众等利益主体与保护区形成海洋保护利益共同体.通过推动多种利益主体相互协作,共同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海洋自然保护区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

    长江退捕渔民劳动力就地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李凤月李庚键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22年"十省百县千户"退捕渔民跟踪调研数据,以转移方式为因变量,个体与家庭情况、劳动力转移资本、客观条件、主观因素为自变量,对影响渔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当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素对就地转移具有正向影响,而每周工作时间、渔村到县城中心距离、上一年家庭年净收入、捕捞经验对渔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负向影响.对此提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完善就业补贴、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等政策建议,促使渔民劳动力合理有效地实现就地转移.

    长江禁渔退捕渔民转移就业

    南海北部兔头鲀属资源利用状况及限额捕捞量研究

    吴京桐李璐熊美玲李政凯...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08-2022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兔头鲀属(Lagocephalu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兔头鲀属被拖网、刺网、围网、杂渔具等捕捞,捕捞量分别占其总渔获量46.90%、39.69%、5.19%和8.22%.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8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6,228.04吨,平衡Fox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39,109.44吨,非平衡产量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36,788.57吨.刺网151-200千瓦和刺网50千瓦以下这两个作业方式与功率段在2022年被判定为捕捞努力量水平投入过度,并且当前资源存量低于初始资源量的20%的警戒线,故应限产,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增长.考虑到既要维护渔业生产稳定,又要恢复种群,建议未来五年每年的总可捕捞量设定为1.5万吨.积极管控约束刺网50千瓦以下在南海北部的幼鱼繁育保护区内的生产活动,促进对补充群体的保护;加强兔头鲀属渔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发人工增殖技术.

    兔头鲀属南海北部限额捕捞总可捕捞量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

    武晓雯曹洪军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造成严峻的海洋生态问题,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经略海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评判,在可控范围内对海洋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为此,本文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资源禀赋以及环境生态四个层面构建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状态空间法,对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2010-2020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差异与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承载力整体水平较低,且地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山东省与辽宁省处于基本可载状态,天津市与河北省处于不可载状态.从时序层面,2010-2020年三省一市海洋生态承载力保持整体平稳略有上升的态势.

    海洋生态生态承载力环渤海地区时空演化

    渔业技术推广对渔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刘家豪孟兆娟
    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应用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渔业技术推广对渔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第一,渔业技术推广对渔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渔业技术推广是通过促进渔业发展对渔民收入施加影响的.第三,渔业技术推广对非沿海地区渔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沿海地区渔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渔业技术推广对中、西部地区渔民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东部地区渔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渔业技术推广对低、中、高收入渔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均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随渔民收入的增加而扩大.第四,渔业技术推广对渔民增收具有非线性影响,但需达到一定临界值时这种影响效应才会显著.

    渔业技术推广渔民增收影响机制非线性影响

    中国渔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洋夏娜王永正刘晨...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29个主要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区域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差异指数,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中国渔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的状态.②中国区域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整体呈现出组内"东、西部差距高,中部、东北部差距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来源区域内.③影响渔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子是渔业开放强度和渔业生态水平,渔业资源水平和渔业共享水平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不同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均表现双因子增强类型.

    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

    中国沿海省域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刘佳敏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沿海九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沿海九省(区)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平稳性.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各省(区)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分界,两系统耦合阶段多处于拮抗和磨合阶段,且主要表现为低度耦合和中度耦合协调水平.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各指标中与沿海九省(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关联最高的指标均为反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沿海九省(区)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情况,为促进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

    国家海洋公园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

    海洋强国建设对沿海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张悦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海洋强国建设对我国沿海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论文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我国2005-2020年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得到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海洋强国建设能够对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起到促进作用;(2)海洋强国建设对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在南部地区最大,其次是北部地区,而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对海洋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深化海洋强国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2)优化产业结构,差异化海洋强国战略;(3)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城市质量协同发展;(4)加大海洋强国建设投入.

    海洋强国高质量发展双重差分法沿海城市

    我国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海琪郭建林高强高令梅...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水产品是国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长快、营养好,罗氏沼虾从1976年被我国引进后迅速得到推广,在品种培育、育苗技术、养殖模式、饲料生产、病害防治和加工市场等全产业链环节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文章从养殖规模、品种与养殖模式、营养饲料、病害、市场与加工市场等方面对罗氏沼虾产业进行系统分析,立足当前罗氏沼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优质种苗供应不足、绿色防控与健康营养技术研究缺乏等短板,提出了加强种质收集和种业培育、加快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加大病害防控研究、增强要素保障等,以期为相关养殖主体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推动罗氏沼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氏沼虾产业种质资源养殖模式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李雪高翔赵蕾刘聪...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系我国首次对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所做的全面系统测算,以国内水产品总供给量扣减非食用消耗量为基本逻辑,以系统的折算系数为支撑,计算出2013-2022年我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区分含藻类与不含藻类2种情况.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39.75千克(折合鲜重),其中动物性水产品34.27千克,藻类5.48千克.与平衡膳食标准推荐摄入量相比,当前中国居民水产品消费量总体不足,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显著,与畜禽肉类消费相比明显偏少.为此,本文提出稳定并增加水产品生产、推进水产品结构调整、培育水产加工品消费习惯、积极开拓农村和西部地区市场等建议.

    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