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右旋布洛芬栓临床治疗急性咽喉炎并高热的作用及机制

    戴炜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旋布洛芬栓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咽喉炎并高热患儿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咽喉炎并高热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右旋布洛芬栓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高热、咳嗽、声音嘶哑症、呼吸困难)、用药0。5、1、2、4 h体温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高热、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用药后0。5、1、2、4 h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CRP、TNF-α、IL-6、IFN-γ、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CRP、TNF-α、IL-6、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布洛芬栓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咽喉炎并高热患儿,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释放,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急性咽喉炎并高热右旋布洛芬栓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结合皮瓣按摩法对围术期皮瓣的疗效分析

    陈鑫邝倩夏晓丹陈国天...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预见性护理结合皮瓣按摩法对围术期皮瓣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三区行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MEWS的预见性护理结合皮瓣按摩法,两组均干预7 d。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术后各皮瓣体征评分、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以及各皮瓣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改良MEWS的预见性护理结合皮瓣按摩法可提高皮瓣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皮瓣移植预见性护理皮瓣按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舒适度

    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熊文赵娜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10次坐立秒数]、自护能力(ESCA)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6MWT、10次坐立秒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10次坐立秒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ESCA、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互式健康教育联合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交互式健康教育运动疗法腹膜透析运动功能自护能力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Hp抗体、CEA、CA724在胃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陈武邹光美王东旭刘坤...
    139-14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PG Ⅰ/PG Ⅱ比值、幽门螺杆菌(Hp)抗体、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萎缩性胃炎组及同期80例非萎缩性胃炎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G Ⅰ、PG Ⅱ、PG Ⅰ/PG Ⅱ比值、Hp抗体、CEA、CA724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以上指标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的PG Ⅰ、PG Ⅰ/PG Ⅱ比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PG Ⅱ及Hp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胃癌组Hp抗体水平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CEA、CA724水平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PG Ⅰ/PG Ⅱ 比值与 PG Ⅰ 呈正相关(r=0。229,P<0。05),与 PG Ⅱ、Hp 抗体、CA724 呈负相关(r=-0。560,P<0。05;r=-0。236,P<0。05;r=-0。223,P<0。05)。联合检测血清 PG Ⅰ、PG Ⅱ、Hp 抗体、CEA、CA724 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0。844)均大于各单项诊断AUC。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G Ⅰ、PG Ⅱ、PG Ⅰ/PG Ⅱ比值、Hp抗体、CEA、CA724可提高胃癌的诊断价值。

    幽门螺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胃癌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李君胡金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钟祥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可疑恶性浆膜腔积液标本81例,所有样本均进行常规细胞学涂片及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检查。以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观察两种检查方法镜下细胞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判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肿瘤来源。结果 81例浆膜腔积液标本通过手术或活检病理诊断70例恶性。常规细胞学涂片诊断灵敏度为52。9%,特异度为54。5%,准确率51。9%;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诊断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27。3%,准确率为92。6%。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检出67例阳性,其中肺腺癌47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5例、消化道来源6例、甲状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1例、恶性间皮瘤2例。结论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可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诊断准确率,通过免疫组化可明确判断肿瘤组织来源。

    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细胞涂片免疫组化

    CT和MRI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比较分析

    刘正科李军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岳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2例膝关节炎患者(71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金标准为关节液、痛风石穿刺活检与临床诊断结果。统计比较CT、MRI检查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征象、检出结果、诊断效能。结果 CT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特征性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高于MRI检查,对骨质异常、关节积液、滑膜肥厚、等伴发征象的检出率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各指标均高于MRI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CT检查的诊断效能较高,且能够清晰显示痛风石的具体情况,而MRI检查虽定性能力较差,但可清楚显示病变征象情况,有助于评价关节整体损害程度。

    痛风性关节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效能

    以病案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于晓蕾刘修凤杨柳杨松...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推动下,公立医院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机遇,旨在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病案管理作为医院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决策制定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以病案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探讨其在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实施路径,本文揭示了病案信息技术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病案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促进了医院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协同优化,特别是在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下,病案信息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了医院对病种成本的控制能力。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病案信息技术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它通过整合和分析大量医疗数据,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进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诊疗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将病案信息技术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和运营中,对于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健康需求。采用病案信息技术这种管理全流程的手段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种分值付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管理病案信息技术

    急诊动态面板信息化在三大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廖厚珍杨智凯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急诊动态面板信息化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厦门长庚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就诊的心肌梗死、脑梗死及疼痛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方法为随机取样。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急诊采用传统非信息化系统进行运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急诊采用动态面板信息化进行运作,为试验组。比较两个时间段中患者预检分诊的评估、急诊关键环节的时效、抢救成效及不良事件。结果 试验组的漏诊率、误诊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专科介入时间、检验获取时间、检查获取时间、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动态面板信息化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的建设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急诊信息化三大中心建设创伤评分动态面板

    基于CNKI数据库的真武汤文献计量学分析

    顾庆虹孙其斌刘杜霞陈国栋...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真武汤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以"真武汤"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B-2)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336篇文献,其中发文量最多的省份为河南省,高达262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河南中医》89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文杰,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心脏和肾脏疾病领域。结论 真武汤研究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现阶段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肺源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病综合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真武汤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芪精丹兰汤加味联合间歇性限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周艺袁媛余静雯范延靖...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芪精丹兰汤加味联合间歇性限食疗法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门诊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脱落3例,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芪精丹兰汤加味联合间歇性限食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人体肥胖指标、糖、脂代谢、血压、维生素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及体脂率均低于治疗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腰围、BMI、体脂肪及体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5-羟维生素D3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精丹兰汤加味联合间歇性限食疗法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情况、糖代谢与脂代谢水平,并可调节患者血压,提高其维生素D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芪精丹兰汤加味间歇性限食疗法代谢综合征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