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与诊断标准问题探析

    曹淼肖凡符超君喻嵘...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义是厘清概念,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中西医内科学多采用逻辑学理论定义中"属加种差"方法对疾病进行定义.中医内科学疾病定义模式中"属"为疾病,"种差"多为主症.这种定义模式有不能反映疾病本质、导致中医辨病论治实质缺位、模糊症状与疾病界限、导致定义可能过宽或过窄、造成临床诊断的不确定和不完备等缺陷.诊断标准是疾病判断的另一重要方面,中医内科学由于采用了以主症为"种差"的定义模式,造成了诊断标准模糊甚至缺如.中医内科学应调整疾病定义模式,研制诊断标准以适应当今医学发展需要.

    疾病定义逻辑学辨病论治诊断标准

    基于古今医案的中医传承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

    宋源李敬华李国祥田少磊...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世界研究是基于真实的医疗实践场景开展的临床研究.古今医案作为真实世界中医生诊疗患者疾病并记录患者信息、临床表现、预后情况的真实记录,不仅对干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真实的记载,也反映了中医医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经验与思想.文章从古今医案大数据的证据价值、中医传承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真实世界研究,使医案中包含的名医经验上升为循证证据,实现中医药精华的有效传承.

    真实世界研究医案中医传承大数据循证

    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研究评述

    王缙罗婕范天田莫清莲...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中医外科派别划分主要有三种,即三分法、五分法、九分法,略以三分法影响较大.随着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的发展,外科派别研究受到了来自地域角度的审视.但整体而言,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研究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外科派别划分方案中,涉及到的外科著作只有少数几种,这与现存的外科古籍数量极不相称.或许,从梳理古籍文献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外科派别,会是一个可探索的方案.

    中医外科学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从出土医学文献看《黄帝内经》中的经脉系统

    何仙童柳长华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元典《黄帝内经》自诞生以来,上下五千年,相关研究著作、论文可谓层出不穷,其作为后世经脉医学之祖,源远流长.然而经脉的起源与流派是多元化的,至今流传最广,成为权威学说的理论便是《灵枢·经脉》所形成的十二经脉系统"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而其他流派的经脉系统或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失传而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文章从出土医学文献的角度,结合传世的《黄帝内经》文本,试图梳理《黄帝内经》秦汉时期所蕴含的数种经脉系统,如阴脉阳脉系统、六脉系统、十脉系统、十一脉系统等,为经脉医学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黄帝内经》经脉系统出土文献考证

    疑似矿物药遗存考古成果整理与研究

    张晓宁周昱君张洪雷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古作为揭开中医药起源,挖掘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勾勒古代中国中医药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文章梳理近几十年有关疑似矿物药遗存的考古成果,结合科技考古等手段,思考传统矿物药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矿物遗存作为药物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疑似矿物药遗存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疑似矿物药遗存研究为中药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路径,同样也丰富了中药学史.

    疑似矿物药遗存科技考古中医药文化矿物药判定中医药史

    中医原气内涵演变探析

    李智慧杨晓轶徐胤聪朱叶...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认为,在中医古代文献中,中医原气具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和先后天合气的内涵,其中先天原气包括命门之气和肾气,后天原气指脾胃之气,先后天原气指元气.在原气的众多内涵中,以原气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最为古代医家所常用,而目前中医原气则被元气所取代,主要具有先后天合气的内涵,而原气最初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逐渐被淡化.

    中医原气内涵演变辨析

    律历时空观与阴阳四时五行

    郭松伟张庆祥孟庆岩陆柯...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时是天地秩序的根本表现,在律历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先民从律气阴阳的角度认识四时五行,使得土与四时在"气"这一层次建立起同类关系,为气象五行(土居中央)的产生奠定了学理基础.四时是阴阳与五行结合的中介,在律历时空观的视野下,围绕四时产生了阴阳四时五行的宇宙生成图式.阴阳-四时-五行是天地这一生命体的神机,其为中医经典理论的构建提供了生命功能模型.

    律历时空观天地合气阴阳四时五行

    命门穴考

    周源子马晓娟薄雨扬林法财...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命门"是人体重要的生理部位,历代医家对于"命门"部位及功能的讨论颇多,而缺乏对"命门脏腑"及"命门穴位"的明确区分.笔者通过查阅、收集、整理与"命门穴"相关的古今文献,探究其命名、起源、部位及发展变化,融合各家学说,探求较为统一的观点.研究发现,"命门穴"的别名有"属累穴""竹杖穴""精宫穴"3种,"石门穴"("利机""精露""丹田")也被部分医家称作"命门穴".命门穴的定位或为条状的腰脊部肾区部位,起点为脐在后背部的投射点,终点为十四椎之下,即现代解剖学第2腰椎棘突下.本研究扩大了命门穴的定位范围,可为该穴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旨在指导临床.

    命门穴命门脏腑腧穴神阙

    押手在针灸取穴中的关键操作及重要作用

    廉金玉陈波郭义陈泽林...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经》载:"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古人将是否重视"左手"作为"知针者"的判断标准,文章重点探讨押手在取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经典文献溯源、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取穴可分为号穴、揣穴、扣穴3个过程,号穴:诊察穴象,指导选穴;揣穴:摸骨循筋,精准定穴;扣穴:固定穴位,协助导气.押手在穴位诊断、穴位选取以及穴位针刺等环节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提高针刺疗效的重要环节.

    押手取穴号穴揣穴扣穴

    再谈"细辛不过钱"

    杨乐乐黄韵沈涛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由来已久,然而仍存在争议,致使临床细辛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文章从文献源流、细辛用量、剂型及给药方式4个方面再谈"细辛不过钱",得到结论:"细辛不过钱"的确切说法为《本草别说》之"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钱匕"是量药器,"钱"是质量单位,"半钱匕"约合0.3 g,而"一钱"约合3 g;《本草别说》中的"细辛末"可能是一种粒度较为细小的散剂,而非"粗末";给药方式很可能是外用鼻吹法,而非内服.综合分析可知单用细辛末可因剂量较大、粉末剂型及外用鼻吹法等多重因素,导致"气闷塞,不通者死"的症状,非后世"细辛不过钱"这一片面认识.

    文献源流细辛用量散剂剂型外用鼻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