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帕金森病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焦虑与运动障碍关系研究

    杨文学李敏李明伟齐小荣...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焦虑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Hoehn-Yahr分期量表将PD患者分为早期焦虑组/非焦虑组(A1组/B1组)和中晚期焦虑组/非焦虑组(A2组/B2组).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的第二和第三部分(UPDRS-Ⅱ和UPDRS-Ⅲ)、肌肉张力检测仪、10 m步行实验(10MWT)和"行走-起立"计时测试(TUGT)测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A1组UPDRS-Ⅱ、UPDRS-Ⅲ、TUTG高于B1组;A1组上肢肌张力、步长低于B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早期PD患者焦虑与TUGT、步长、UPDRS-Ⅱ、UPDRS-Ⅲ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在PD患者中高发,也是加剧PD运动障碍的重要因素,且对PD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帕金森病焦虑肌张力运动障碍

    慢性胃炎患者中医面型特征研究

    朱蓉蓉钱鹏陈超乾徐莹...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面型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面诊检测系统采集慢性胃炎患者(99例)及健康人群(107名)的面部图像,对面部标志点间距离进行测量并计算面型指数,比较两组之间面型指数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慢性胃炎组形态面指数、容貌上面指数、容貌上面高指数显著升高(P<0.05),额面指数、额顶宽指数、颧下颌宽指数、颧额宽指数、鼻指数、唇指数显著降低(P<0.05),容貌面指数和头面宽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面型特征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差异,慢性胃炎患者面型具体表现为额部窄短、下颌窄、中庭长、鼻窄、唇薄的特征,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面诊客观依据.

    慢性胃炎面型特征客观化中医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物料流浸膏的性质表征体系构建与应用

    丁珂杨挡孙娥李超...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流浸膏性质进行系统性研究,构建中药流浸膏物料性质表征体系.方法:搜集表征中药提取物流浸膏的相关性质构建物料性质表征体系,将其应用于示范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三味合提流浸膏和黄芩流浸膏性质进行测定并与制剂性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构建了包括空间结构、面性质、体性质、气味性质、理化性质和物质构成共6个层面、20项性质、41项性质指标的中药流浸膏物料性质表征体系;发现了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口感密切相关的性质是溶解性、酸碱性和味道性质.结论:中药流浸膏物料性质表征体系的建立可以指导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剂型改进与技术优化.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流浸膏物料性质表征体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溶解性酸碱性味道

    中药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及其配伍组分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苗兰彭勍张颖孙明谦...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预防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临床合并用药隐患,初步探讨中药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及其组方药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丹参组、人参组、延胡索组及双参宁心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14 d,给予大鼠混合探针药:咖啡因、氯沙坦、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分别对应大鼠体内5种CYP450s酶亚型CYP1A2、CYP2C6、CYP2C11、CYP2D2和CYP3A1/2.检测探针药及特异代谢物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比较探针药及代谢物的药代参数及代谢率的变化,评价重复给予双参宁心胶囊对大鼠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和各组方药对5种探针药的体内代谢率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双参宁心组咖啡因代谢物PXT达峰时间显著推迟(P<0.05),奥美拉唑的末端消除半衰期显著延后(P<0.05),右美沙芬代谢物的峰浓度和AUC值显著增加(P<0.05,P<0.01),这与人参和延胡索给药后趋势较一致;丹参组和延胡索组咖啡因表观分布容积均显著升高(P<0.01,P<0.05);人参和延胡索组氯沙坦及其代谢物的峰浓度和AUC值均升高(P<0.05,P<0.01).结论:重复给予复方双参宁心胶囊对大鼠体内CYP1A2、CYP2C6、CYP2C11、CYP2D2和CYP3A1/2酶活性不存在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是3个组方药对代谢酶作用的综合结果,初步提示临床上应用双参宁心胶囊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双参宁心胶囊CYP450s混合探针药物代谢活性药代动力学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Socs3甲基化影响及其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彭淑红刘欣宜黄鑫李紫薇...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对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脂肪组织Socs3甲基化的作用及其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GQD低、高剂量(5.5、11.0 g/kg)组(GQDL、GQDH组),各10只.取附睾脂肪组织,测定Socs3表达和基因启动子附近片段C甲基化水平;并分析C甲基化与基因表达量及大鼠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QDL组和GQDH组均能显著逆转模型组大鼠Socs3表达的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ocs3基因CG3(GATA1结合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CG3甲基化水平与GSP呈显著正相关(ρ=0.413,P=0.045),与TC、HDL-c呈显著负相关(ρ=-0.432,P=0.035),但GQDH和GQDL均不能有效逆转该位点甲基化.结论:GQD能有效逆转T2DM大鼠附睾脂肪组织Socs3表达;Socs3基因启动子附近CG3位点甲基化与GSP、TC和HDL-c有相关性,但该位点可能不是GQD的作用靶点.

    葛根芩连汤2型糖尿病Socs3DNA甲基化

    黄芪汤对慢性胆汁淤积继发肌少症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谢凌云刘馨烛夏瑜彬卢曼晨...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探讨α-萘基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慢性胆汁淤积继发肌少症大鼠的致病机制及黄芪汤的调控效应.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芪汤组、高剂量黄芪汤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ANIT-橄榄油溶液灌胃,隔日1次,连续40周,诱导慢性胆汁淤积继发肌少症大鼠模型.于第33周首日分别给予低、高剂量(0.59、1.76 g/kg)黄芪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第40周末次给药后,收集外周血和肝、骨骼肌组织,记录肌肉质量、肌力,HE、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JC-1法检测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生物发光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MAFbx/Atrogin-1、MuRF1、LC3B、PINK1、Bnip3、UCP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肌肉质量、肌力,肝、骨骼肌组织病理、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血清肝功能指标,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ATP含量,骨骼肌组织MAFbx/Atrogin-1、MuRF1、LC3B、PINK1、Bnip3、UCP2蛋白表达均发生显著改变(P<0.01).两种不同剂量黄芪汤对大鼠肌力,肝、骨骼肌组织病理、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血清肝功能指标,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ATP含量,骨骼肌MAFbx/Atrogin-1、MuRF1、LC3B、PINK1、Bnip3、UCP2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线粒体自噬过度,促进骨骼肌蛋白分解增加,可能是慢性胆汁淤积继发肌少症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黄芪汤可通过改善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能量合成和线粒体自噬等损伤,减少肌蛋白分解,阻止骨骼肌萎缩,改善肌力,发挥防治慢性胆汁淤积继发肌少症的作用.

    胆汁淤积肌少症线粒体损伤蛋白质分解能量代谢黄芪汤

    更欣汤对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及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王艺璇汤玲孙天琳史梅莹...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临床验方"更欣汤"对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行为、血清雌激素水平及下丘脑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溶液灌胃联合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腹腔注射诱导围绝经期失眠大鼠模型.将26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各13只,另设空白组12只;中药组每日予更欣汤颗粒剂溶液1.8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周期14d.利用旷场实验(OFT)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ERα、β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FT水平与垂直活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修饰次数显著增多(P<0.01),血清E2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ERα、ER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ERα/ERβ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修饰次数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ER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ERα/ERβ比值下降(P<0.01).结论:更欣汤能够上调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ER不同亚型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睡眠状态.

    更欣汤围绝经期失眠矿场实验下丘脑雌激素雌激素受体

    深浅不同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皮质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刘群周晨张雯晰赵玉雪...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深浅不同针刺用于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大鼠的抗抑郁效应及对皮质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深刺组及浅刺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21 d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深刺组和浅刺组分别给予"太冲"穴直刺和"太冲"穴平刺治疗,1次/d,持续21 d.通过大鼠第21天体质量、旷场实验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来评价抑郁造模和治疗效果.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5 min总运动距离、边缘区运动距离、中央区运动距离、总平均速度、边缘区平均速度和中央区平均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深刺组总运动距离、边缘区运动距离、总平均速度、边缘区平均速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进食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和浅刺组进食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1),深刺组较浅刺组潜伏期更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中NGF、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深刺组皮质NGF、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深刺"太冲"穴能显著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优于浅刺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皮质NGF和BDNF异常表达有关.

    深浅针刺慢性束缚应激抗抑郁效应皮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于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生慧颗粒有效成分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制

    李泽飞王平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生慧颗粒有效成分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生慧颗粒有效成分,使用LibDock将所有成分分别与GABAaR与AChE进行对接并分析作用残基.对最佳结合构象进行3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合稳定性及结合能.结果:收集到生慧颗粒有效成分26个.分子对接表明优于地西泮(DZP)成分18个,最优成分为Acteoside.优于多奈哌齐(DNPQ)成分4个,最优成分为PolygalaxanthoneⅢ.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GABAaR与Acteoside可稳定结合,结合能为(-29.60±3.53)kcal/mol.PolygalaxanthoneⅢ在7 ns前与AChE稳定结合,之后脱离结合位点,在27~27.5 ns再次进入结合位点,其结合能在4~6ns与27~27.5 ns分别为(-14.12±3.03)kcal/mol、(-8.16±2.95)kcal/mol.结论:生慧颗粒治疗失眠和AD的潜在物质基础分别为Acteoside、PolygalaxanthoneⅢ.

    生慧颗粒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乙酰胆碱酯酶

    基于16S rRNA测序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刘树民卢意轩秀秀张楠...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3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53),10%酵母饲料饲养和灌胃氧嗪酸钾溶液造模14 d,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及别嘌醇组,各10只.第15天开始给药,持续2周.采用全自动化生化仪分析检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的含量,进一步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尿酸水平(P<0.01),其中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能降低尿素氮水平(P<0.05),调节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及均匀度,回调变形菌门丰度,减小拟杆菌门丰度,增加乳酸杆菌属、Ruminococcaceae_Ruminococcus丰度,降低拟杆菌属和Parabacteroides属丰度.结论: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穿山龙总皂苷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16SrRNA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