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四大医学杂志的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针刺方案充分性及其影响因素焦点组访谈研究

    孟醒田紫煜胡晓艺修文萃...
    41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ERCT)针刺方案充分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方法:选取四大医学杂志于2001年1月至2021年4月发表的12篇针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焦点组访谈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将受访者提及的ERCT针刺方案充分性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研究基础、患者/疾病因素、治疗/对照组方案、结局指标、医师因素、环境因素6个主题.结论:本研究总结出ERCT针刺方案充分性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有待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

    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针刺假针刺针刺方案充分性焦点组访谈

    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酊剂制剂通则与中药酊剂相关问题的分析及探讨

    朱荣玥蔡梦如付婷婷胡雪凌...
    417-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对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酊剂是中药剂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53年起就被药典收录,常用于止痛、健脾益胃等.本研究围绕《中国药典》中酊剂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分析,比较历版《中国药典》中酊剂通则的变化,汇总了从1953年版至2020年版被《中国药典》收录过的26种中药酊剂,从品种、浓度规定、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围绕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13种中药酊剂品种,整理分析各品种在不同版本《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异同点,从处方及制法、鉴别及含量测定、检查项等方面探讨其变化及发展,分析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酊剂相关规定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酊剂制剂通则品种主治标准与规定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分析吉林省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规律及高发主运时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张乐苏颖王焱
    425-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分析吉林省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规律及其高发主运时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19日10年间吉林省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病例资料与同期延边地区的气象要素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方法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在不同时段发病数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而探讨吉林省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规律,继续选取发病数最高的主运时段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例数据及同期气象要素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其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相关的主要气象要素因子得到成分矩阵,进行旋转分析,分析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主运时段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吉林省延边地区自2007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19日10年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数在岁运、主运、主气、客气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1年(岁运年水运不及之年)、在主运初之运时段(1月20日至4月3日)、在六气主气二之气(少阴君火)时段、在六气客气厥阴风木时段发病数较多,与气象要素中的日照、气温、气压、风速具有相关性.结论:吉林省延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受五运六气气候变化影响,温度低、日照时间短、气压高、风速大,易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五运六气延边地区主成分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气象要素相关性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张鹏商晓娟谭翊杨静...
    429-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的医患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北京地区7个分中心收集的222例AR患者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的病例报告,提取可能影响疗效的医患因素,计算患者针刺前后症状改善率,采用x2检验对提取因素进行筛选,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因素,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体质,医师年龄、年门诊量、学历是可能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相比阳虚质,气虚质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概率降低了79.489%,而平和质患者该概率增加了 198.937%;相比30岁以下医师,40~49岁医师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概率降低了76.018%,50~59岁医师的该概率降低了97.472%;相比本科学历医师,研究生学历医师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概率疗降低了85.925%,该模型ROC曲线的AUC值为0.751.结论:平和质患者针刺治疗效果最佳,规范培训可以帮助针灸医师掌握该项技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AR遵循中医针灸学理论指导.

    蝶腭神经节变应性鼻炎多中心研究针刺疗效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萎缩范围中医证素分布及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黄琰钰林雪娟李星慧胡莹莹...
    435-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同萎缩范围中医证素分布差异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将120例CAG患者进行镜下萎缩范围分级,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CAG不同萎缩范围的证素分布差异,并运用16S rRNA测序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寻找差异菌群,分析CAG病证演变特点及生物学基础.结果:证素分布情况:CAG患者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脾、肝、心神,常见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阴虚、湿、痰、气虚、阳虚、阳亢、血虚、血瘀.当CAG萎缩范围从C-1发展至C-3阶段,病位证素心神的占比逐渐升高,病性证素中实性证素占比呈下降趋势,虚性证素占比呈上升趋势,呈现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病机转化规律.CAG不同萎缩范围肠道菌群分布差异:LEfSe分析共获得4个生物标记物.物种组成情况,在属水平上,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在C-3组丰富度较C-1组显著富集(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在C-3组丰富度较C-1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CAG不同萎缩范围患者证素分布存在差异,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失调与CAG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Kimura-Takemoto分类法证素肠道菌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铁过载与中医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马菊宁王雪莹宋英陈卓...
    440-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铁过载的中医血瘀证证候,探讨MDS患者铁过载临床特征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MDS患者64例,根据铁过载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DS铁过载组(34例)和MDS非铁过载组(30例).对纳入患者按中医血瘀证候评分表进行评分,整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输血量、预后危度分层、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不饱和铁、总铁结合力),并与血瘀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铁过载组血瘀证积分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P<0.05);预后危度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66,P<0.05);输血量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04,P<0.05);血清铁蛋白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5,P<0.05);转铁蛋白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不饱和铁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6,P<0.05);总铁结合力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1,P<0.05).结论:MDS铁过载的输血量、预后危度分层及铁代谢指标与血瘀证存在显著相关性,为进一步活血化瘀法论治MDS铁过载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过载血瘀证相关性

    战国秦汉经脉分支演变史考略

    马强吴筝王茎
    44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国秦汉时期是经脉理论框架的构建时期,也是经脉分支萌芽、发展及成熟时期,经脉分支的萌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先民对自然界河流的观察、解剖发展水平、临床经验积累等,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3条支脉均与病症所在部位相关,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以及双包山针灸经脉木人中经脉分支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联系经脉的作用,至《灵枢·经脉》篇,经脉分支多达17条,主要作用是串联经脉与脏腑,进而构建经脉"环形"流注体系,代表了经脉分支的成熟阶段.对经脉分支演变的梳理,有助于补充完善早期经脉理论发展史,进一步认识经脉理论的规律与价值.

    经脉分支经脉针灸学简帛文献医学史

    扶阳学派学术思想评述

    宋添力孙永章李奇刘立安...
    44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阳学说源于《周易》《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经过后世各朝各代诸多医家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一套完备而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体系.最著名的由清末四川著名医家郑钦安开创的"扶阳学派"一—即"火神派",其临证善用大剂量的姜桂附,也深刻影响了其嫡传弟子卢氏一门以及包括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李可等扶阳学派的代表人物.

    扶阳学派郑钦安扶阳学说理论研究思想渊源

    《饮膳正要》中的乳类应用与分析

    贺薇张雪丹丁杰徐丽莉...
    453-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膳正要》是元代的经典食疗书籍,书中所记乳类的使用颇具特色,既有乳类单品与衍生油类,亦有乳类制成的茶品如兰膏茶、枸杞茶、西番茶、酥签等,其多使用牛乳制品作为配料,以提升茶饮的奶香口感.《饮膳正要》中部分乳类制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我国传统药食文化.文章通过挖掘《饮膳正要》中所记乳类与加入乳类的茶品,分析其使用特点,发现《饮膳正要》中的乳类应用传承了中医学对乳的应用,具有自身饮品特色,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饮膳正要》乳类食疗

    清代岭南医家黄岩《医学精要》学术思想探析

    陈俊榕李泽鹏孙志佳
    456-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精要》是清代岭南名医黄岩代表性著作,其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重视整体辨证,明析阴阳虚实,细察脏腑气血;传承《黄帝内经》和张景岳学术思想,强调脾肾真元的作用;用药精专,治病求本,创制多首新方;临证倡杂病诊治,不为科分,一同辨治.本书仿明代《景岳全书》体例,内容从小儿胎病惊疳、大小杂症,至麻痘伤寒、妇科经产崩带,糜不毕具,但此前多部目录学著作均将其归属于儿科书籍,笔者认为应归属至内科综合性医著更妥,其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医学精要》学术思想黄岩岭南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