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神经元凋亡研究左归丸改善产前应激孕鼠子代学习能力的作用及机制

    萧闵江晓翠周艳艳吕银娟...
    1493-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左归丸改善产前应激(PS)孕鼠子代学习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孕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抗IL-6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通过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复制PS孕鼠模型.自孕12 d起,左归丸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左归丸0.39、0.78 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10 mL/kg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抗IL-6组以10 μg/d腹腔注射IL-6抗体,直至产仔.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进行模型评价,Morris水迷宫法评估仔鼠学习能力,ELISA法检测母鼠及仔鼠血清IL-6含量,尼氏染色评估仔鼠大脑海马神经元成熟个数,TUNEL法荧光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仔鼠大脑海马IL-6和JAK2、STAT3蛋白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仔鼠学习能力下降(P<0.01),海马成熟神经元数量减少及凋亡增加(P<0.01),母鼠及仔鼠血清IL-6含量增高(P<0.01),仔鼠海马IL-6蛋白及JAK2、STAT3磷酸化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各剂量组和抗IL-6组不同程度的改善学习能力(P<0.01);仔鼠海马神经元成熟个数增加及凋亡减少(P<0.01,P<0.05);母鼠、仔鼠血清中IL-6以及仔鼠大脑海马IL-6蛋白及JAK2、STAT3磷酸化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左归丸孕期干预PS孕鼠影响其子代学习能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元凋亡.

    产前应激白介素-6仔鼠左归丸学习能力

    天麻钩藤饮对癫痫小鼠海马区miRNA-9表达的影响及对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

    陈宏冯大庆张明浩李可心...
    1499-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干预后癫痫小鼠脑电图的变化、小鼠海马区miRNA-9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前1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予20 mL·kg-1·d-1 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灌胃;卡马西平给予30 mg·kg-1·d-1卡马西平混悬液灌胃,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予天麻钩藤饮按30、10 mL·kg-1·d-1灌胃.通过盐酸匹罗卡品构建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和脑电图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区miRNA-9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且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标记的神经元核抗原、FJB标记损伤的神经元与人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标记的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紧密连接蛋白-1(ZO-1)标记的胞质紧密连接蛋白1,蛋白印迹法测定ZO-1/ZONAB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癫痫发作的频率多、持续时间长、发作级别高(P<0.01),小鼠脑电图尖波、棘波、棘慢波明显增多,海马区miRNA-9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级别减少(P<0.05),小鼠脑电图痫性波形减少,小鼠海马区miRNA-9的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用药组NeuN细胞显著增多(P<0.05),损伤的神经元细胞显著减少(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海马CA3区PECAM-1免疫反应显著降低(P<0.05),Z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ZONA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抑制癫痫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对维持血脑屏障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ZO-1/ZONAB信号通路所介导,从而发挥抗癫痫的作用.

    天麻钩藤饮癫痫小鼠海马区miRNA-9神经损伤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痛泻要方干预胃溃疡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

    章嘉祺余王琴宋红汪桂岳...
    1504-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粪便代谢的影响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泻要方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采用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因结合乙酸注射法复制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模型.通过大鼠胃窦组织病理检测,血清病理生化指标含量,Western Blot实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等,结合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与MetaboAnalyst 5.0,分析生物标志物的相应代谢通路及通路富集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能够降低血清中NE、5-HT的水平(P<0.01),而升高血清中GAS、D-木糖水平(P<0.01),显著下调p-PI3K/PI3K蛋白表达(P<0.01),上调p-Akt1/Akt1蛋白表达(P<0.01),同时痛泻要方可以缓解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对大鼠胃黏膜造成的病理损伤.筛选共19种差异最为显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等主要差异代谢通路.结论:痛泻要方能够减轻胃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大鼠的病理进程,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大鼠胃黏膜组织的修复.

    痛泻要方肝郁脾虚证胃溃疡非靶向代谢组学氨基酸代谢

    中医药方案防治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自杀风险的临床疗效:一项基于云数据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刘云霞王艳张艺唐启盛...
    151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评价中医药方案防治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MDD)自杀风险的疗效.方法:招募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全国的13个分中心就诊的肝郁脾虚型MDD患者,将是否接受中医药方案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形成西医、中医、中西医3个治疗队列,评估防治自杀风险的效果差异.并根据中医药干预的时间,比较不同暴露水平下自杀观念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无自杀观念的肝郁脾虚型MDD患者351例,其中,中医治疗队列97例,西医治疗队列141例,中西医治疗队列113例.中医治疗队列、西医治疗队列、中西医治疗队列的自杀观念发生率分别为37.91%、65.75%、32.08%.在自杀观念发生率的多因素比较中,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治疗队列分别比西医治疗队列降低了42.9%[HR=0.571,95%CI(0.413-0.789),P<0.01]、62.8%[HR=0.372,95%CI(0.265-0.522),P<0.01].在中医治疗队列中,以低水平暴露为参照,中水平暴露、高水平暴露分别使患者的自杀观念发生风险降低61.3%[HR=0.387,95%CI(0.228-0.656),P<0.01]、91.0%[HR=0.090,95%CI(0.035-0.232),P<0.01].在中西医治疗队列中,中水平暴露、高水平暴露则分别使自杀风险下降51.8%[HR=0.482,95%CI(0.252-0.922),P<0.05]、76.8%[HR=0.232,95%CI(0.094-0.577),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肝郁脾虚型MDD患者的自杀风险.此外,自杀观念的发生率与中医药方案干预的时间密切相关.

    自杀观念中医药抑郁障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云数据

    类风湿关节炎伴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杨显娜殷建美王志敏晏蔚田...
    1517-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871例RA患者为病例组,1 74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免疫学指标、甲状腺功能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评估R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并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正常的自身抗体、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216例(24.80%),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异常204例(1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1例,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32例,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64例,低T3/T4综合征8例.RA组TSH、TPOAb较对照组升高(P<0.01,P<0.05),TT3、FT3较对照组降低(P<0.01,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正常RA患者AN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易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以甲状腺功能低下最为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甲状腺筛查.

    关节炎类风湿甲状腺功能回顾性研究

    基于GC-MS的枳壳水煎液抑制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代谢组学研究

    柯畅王燕曹国胜周仲实...
    1522-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枳壳水煎液(AFD)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代谢组学及其可能机制.方法:THP-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枳壳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油红0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炎症因子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GC-MS检测各组细胞代谢组,寻找与药效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并预测相关代谢通路.结果:AFD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降低TG、TC及炎症因子MCP-1、IFN-γ、TNF-α表达水平(P<0.01,P<0.05).代谢组学分析显示,L-丝氨酸、L-苏氨酸、L-甲硫氨酸等7种生物标志物与细胞泡沫化关系密切,给药后显著回调(P<0.05,P<0.01).结论:AFD可通过调节甘氨酸/丝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甲硫氨酸代谢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依据.

    枳壳水煎液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泡沫化代谢组学

    洋甘菊抗哮喘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飞热依木古丽·阿布都拉信学雷李茜...
    1528-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洋甘菊抗哮喘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洋甘菊特征成分咖啡酰基奎宁酸类(3,4-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化合物的含量、提取率以及提取物抗哮喘体外筛选作为考察指标,对洋甘菊抗哮喘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评价.结果: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 h.结论:运用正交试验确定洋甘菊抗哮喘活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

    洋甘菊抗哮喘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基于XRD-ICP的藏药"铜灰"炮制工艺优化

    祁扎西才让阿旺旦增靳贵林嘎务...
    1535-1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藏药矿物药传统性状评价结合成分定性、定量,拓展藏药"铜灰"质量评价指标,优化"铜灰"炮制工艺参数.方法:藏药"铜灰"质地、色泽等传统评价结合X射线衍射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谱分析(XRD-ICP)定性、定量,以Cu2S含量为主要指标,以助煅物量、煅灰温度、煅灰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铜灰"炮制工艺参数,并通过SEM-EDX验证优化指标选取的准确性与可取性.结果:经优化的"铜灰"制作工艺条件包括:助煅物重为铜的3倍,煅灰温度700 ℃,煅灰时间2h,此时成灰样品中Cu2S含量最高,且指标可取.结论:在传统煅灰工艺流程基础上优选的"铜灰"炮制工艺参数能节约成本、安全可行,同时科学地拓展了"铜灰"质量的传统评价指标,为"铜灰"炮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藏药铜灰炮制优化Cu2S

    HPLC同时测定白疕三黄软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宋玮雷晴王楷周水涵...
    1539-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白疕三黄软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谱红R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分离度良好,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19~6.04 μ g/mL(r=0.9999)、1.00~31.88 μ g/mL(r=1.0000);其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的 RSD≤1.86%;平均回收率为96.8~103.6(RSD≤3.7%);3批白疕三黄软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78~22.51、117.19~131.65 μg/mL.结论:本研究所建方法准确,重复性良好,可快速测定白疕三黄软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白疕三黄软膏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大黄素大黄酚

    基于"神气相关技术"对《圣济总录》"祝禁"机制的探析

    李蓉章文春刘争强
    1545-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所谈"祝禁",属古老的医疗手段范畴,指通过一定的科仪、语言、符画等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和手段.祝禁之术起于巫医同源时期,一方面,它确实存在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其疗效机理令人费解.文章尝试从气学说神气相关技术的角度,借用现代物理学"场"的概念,提出"组场"这一创新技术理念,拟从神气相关技术"组场"的角度对祝禁之术进行探析,从祝禁之术的机制、修持和施行三方面来探析其机制,初步认为祝禁之术与神气相关技术有较大相通之处,从神气相关的角度来探究祝禁之术治病的原理,既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助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探索神气相关技术所蕴含的人体生命的奥秘.

    祝由符禁神气相关组场气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