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铁死亡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

    游赣花朱建国杨萌文周...
    4688-4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SYQY)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种提取方式的三叶青予PC-3细胞给药,以CCK-8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方式的药物用于后续试验.SYQY给药,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网络药理学进行靶点的获取,并将三叶青主要成分与铁死亡关键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试剂盒检测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含量;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P53、SLC7A11、GPX4 mRNA及蛋白表达.使用P53小干扰RNA转染细胞并同时SYQY给药,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SYQY可在一定程度上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PC-3细胞增殖能力(P<0.01),48 h时的药物IC50值为3.24 μg/mL.三叶青主要成分儿茶素与GPX4残基形成了7个稳定氢键,并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与DMSO组比较,SYQY给药可显著降低GSH含量(P<0.05,P<0.01),升高MDA及ROS水平(P<0.01);P5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SLC7A1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53沉默(si-P53)并同时SYQY给药可部分逆转SYQY单独给药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P<0.05).结论:SYQY可能通过激活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铁死亡,发挥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作用.

    三叶青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前列腺癌PC-3细胞铁死亡增殖

    中医主体思维下八纲理论与中医体质分类内涵探讨

    陈顺琪孙鹏程李文乐孔靖玮...
    4694-4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种体质分类方法是根据历代医家形成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体质相关分类理论,综合现代医家体质学说,在现代实证研究支持下发展而来的体质分类标准.文章从八纲理论角度出发,将体质类型与八纲对应的基础内涵、中医主体思维联系体质的意义与科研思路等进行梳理,并细化讨论九种体质分类方法的中医理论依据,以期经过学科核心理论的系统性整合,加强中医主体思维和原创思维学科建设,为中医理论实证与创新结合提供新的思路,推动中医理论现代化发展.

    中医体质体质分类八纲理论中医原创思维中医主体思维

    平乐郭氏正骨流派退行性骨关节病防治平衡观

    李峰郭珈宜郭艳幸
    4699-4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平乐正骨以平衡理论为指导,科学认识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动态失衡过程,形成了学术特色鲜明的"辨失衡的诊病观,调失衡的治病观和守平衡的养护观",并在平衡观的基础上构建了对退变性骨关节病"科学性预防、全程性管理、阶段性治疗和主动性养护"相结合的新型防治模式.

    平乐正骨退行性骨关节病养骨平衡理论学术流派

    《黄帝内经》"肉柱"概念探析

    宋雅文王锐卿朱鹏举鞠宝兆...
    4703-4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柱"是中医人体结构理论的重要术语,然而不管是在《黄帝内经》还是后世文献中,都鲜少出现对其概念的系统性研究.文章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梳理古今文献,并深入探讨"肉柱"与经筋、卫气和气穴的关系,得出:在结构方面,"肉柱"是一个有间隙的解剖结构,外围由经筋搭建而成,位于肌肉之间的深筋膜层次;在功能方面,"肉柱"位于人体表里分界,是卫气体表循行的重要通道,亦是针刺调节荣卫的关键部位.文章初步梳理和明确了"肉柱"概念内涵,以期为中医人体结构理论研究、针刺临床实践,以及中医药术语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肉柱《黄帝内经》概念术语人体结构理论

    "五行颠倒"的内涵、应用与现代诠释

    唐文王洋朱为坤
    4707-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传统文献方法系统梳理"五行颠倒"的源流,深入剖析"五行颠倒"的"倒相生""倒相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以生报克""以克报生"内涵,并从解释人体生理关系,解释人体病理关系,适用于疾病治疗,阐释五脏生理、病理的相互关系四个角度阐述"五行颠倒"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基于此,借助创造诠释学方法,从弥补了传统"顺五行"的逻辑缺陷与为中医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新的进路两个维度对"颠倒五行"之说进行现代诠释,以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五行学说五行颠倒中医理论诠释学中医现代化

    基于五脏体用的消渴肾病"脾虚肾实"病机刍议

    杨晗陈锐
    4711-4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五脏体用观可将消渴肾病的病机归纳为脾的体虚用实,肾的体实用虚.文章基于理论讨论和前期研究,中西医互参,阐述了消渴肾病"脾虚肾实"的病机内涵及"瘀、虚、损、毒"四期消渴肾病辨证下的病机发展,认为"苦酸制甘"理论治疗消渴肾病当发扬为"酸苦辅辛制甘",认为临床长期广泛应用的胰岛素或许可被认为是"制甘"路径之一纳入临床及理论研究中,为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五脏体用观脾虚肾实苦酸制甘酸苦辅辛制甘

    "金水相生"治法的历史源流及其发展探析

    洪涛蒋倩羽李金田
    4715-4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很早就以五行相生规律"金生水"来说明人体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至"水生金"理论提出,使"金水相生"理论更趋完善.肺肾经脉相连、同主呼吸运动和共司水液代谢等生理、病理上的关系为"金水相生"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历代医家亦注重在临床实践方面探讨"金水相生"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方药,形成了"肾病治肺""肺病治肾""肺肾同治""肺脾肾同治"等治法.从现今诸多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狭义的"金水相生"单指滋养肺肾之阴,广义的"金水相生"亦从水液代谢和呼吸功能方面而言.近现代医家已将金水相生法作为中医的基本治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金水相生肾病治肺肺病治肾肺肾同治肺脾肾同治

    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五臭"理论的嗅觉障碍病机探讨

    晋瑜霞晋献春李全鑫杜旭勤...
    4718-4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嗅觉障碍是对气味感知异常的一种疾病,目前其相关研究较少,中医也缺乏对此病的认识.笔者从《黄帝内经》"五脏五臭"理论出发,通过梳理历代古籍文献,提出嗅觉产生与宗气上达和"心主臭"相关,而辨别气味不同则是因为"五脏之气"不同.并根据《黄帝内经》中"五脏五臭"的相关论述及历代医家对其经文的阐释,进一步提出嗅觉障碍的病机可能为宗气不能上达,或心肺有病,或脏腑病变导致鼻闻病变脏腑所主之气.

    嗅觉障碍五脏五臭宗气《黄帝内经》《难经》

    从"知""情""意""行"维度看《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运用

    李以湉严世芸陈丽云
    4722-4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国际化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但也是在国际上"开疆拓土"的一个过程,需要筹算、布局及谋划,以达到被国际认识、认可并广泛接受.作为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部杰出军事战略学著作,《孙子兵法》中谋略思想精髓给予中医药国际化重大影响与启示.文章将其思想分为"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并提出应认知全局以运筹,树立信心、恒定意志以坚持,审形度势以行动三方面加以灵活运用,以期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一些参考.

    《孙子兵法》中医药国际化"知""情""意""行"维度

    《韩氏医通》交泰剂用于失眠的方证对应关系探赜

    殷胜骏周畅刘月王谦...
    4726-4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肾不交证是失眠常见中医证型,《韩氏医通》交泰剂(后世名为交泰丸),构方简洁,寓意深刻,但由于用药剂量比例与证-症对应关系不甚清晰,影响临床疗效.文章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报道,勾勒出了水火不济之心肾不交型失眠的证-症-治对应关系,明确了交泰丸仅适用于心肾不交以心火亢盛为主之失眠,本方以重用黄连、少佐肉桂为特点.通过调整两者剂量比例并伍以滋阴、温阳、养心、益肾、安神、酸收、沉降之品,可将交泰丸应用于虚证为主和虚实并重之心肾不交型失眠.

    《韩氏医通》交泰丸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