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证实肺癌的进展和慢性心理应激相关,腹针可调节糖代谢和水盐代谢平抚慢性心理应激创伤并抑制肺癌.方法:将7~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动物分组如下:对照组:小鼠荷瘤,自由进食进水,不加任何干预;慢性心理应激组:小鼠荷瘤,通过隔天抓握小鼠后背皮肤10 s达到慢性心理应激效果,观察指标主要为毛发色泽的变浅;慢性心理应激+腹针组(以下简称腹针组):小鼠荷瘤,抓住小鼠后背皮肤并取穴腹部任脉气海、关元、中脘穴,脾经大横(双侧)、腹结(双侧)、府舍(双侧),每次针1个穴位,每个穴位针刺提插捻转10 s,平补平泻,隔天1次;慢性心理应激+环磷酰胺组(以下简称环磷酰胺组):小鼠荷瘤,抓住小鼠后背皮肤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给药,隔5天1次.适应性喂养1周,施针或给环磷酰胺1周后,全部小鼠接种0.2 mL(5×106/mL)Lewis肺癌细胞于右侧前肢腋窝下,继续施针或给药1周瘤体萌出,再继续施针或给药1周取瘤称重,并检测糖代谢相关蛋白AKT2、GSK3β,水盐代谢相关蛋白AQP1、ATP1A1,抗凋亡蛋白MCL1的mRNA和蛋白表达,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算对比各组检测数据.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小鼠局部毛发色泽变浅,腹针组肿瘤明显比慢性心理应激组及对照组的肿瘤生长缓慢(P<0.01),腹针组肿瘤糖代谢相关蛋白AKT2、GSK3β,水盐代谢相关蛋白AQP1、ATP1A1,抗凋亡蛋白MCL1 mRNA及蛋白表达较慢性心理应激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肺癌的发展和慢性心理应激相关,腹针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通路AKT2/GSK3 β和水盐代谢相关蛋白AQP1、ATP1A1平抚慢性心理应激的伤害,降低抗凋亡蛋白MCL1蛋白的表达以抑制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