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沼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沼气
中国沼气

王锡吾

双月刊

1000-1166

zhongguozhanoqi1983@vip.163.com

028-85230681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4段13号

中国沼气/Journal China Bioga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沼气学会和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主办,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主要报道我国沼气厌氧技术及其在废物处理和生态建设上的研究与新进展,推广沼气、环保、生态建设实用新技术,介绍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的新方法,探讨沼气建设中的新问题。辟有实验与研究、沼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池、户用沼气池、综合利用、管理经验、问题探讨、其他可再生能源等10多个栏目。读者主要为从事厌氧技术研究、沼气建设、环保工程、农村能源、卫生土肥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颗粒大小对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

    李金平张奥博孙永明Vojislav Novakovic...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大量蔬菜废弃物(即尾菜)亟需无害化处理,然而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采用的"破碎+压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易出现厌氧发酵酸化问题.为了破解此问题,在分析现有尾菜规模化处理工艺中发现破碎过细是造成厌氧发酵酸化的主要原因,因以尾菜为主要原料的厌氧发酵,常因为其水解过快,体系内有机酸过度积累出现酸化现象,导致产气失败.为了进一步研究颗粒大小对尾菜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提高其能源利用率,文章选取白菜作为试验底物,比较了高有机负荷下不同颗粒大小白菜(2 cm见方小块、完整叶片、1/4棵)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颗粒大小会导致出现酸化现象.颗粒大小为整片和1/4棵条件下累积产气量分别为68.1 L、69.2 L,发酵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颗粒大小为2 cm小块试验组出现酸化产气停止,各基础指标出现停滞或累积现象.试验可为尾菜规模化快速处理提供数据参考.

    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颗粒大小厌氧消化酸抑制

    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研究

    廖前超李亮肖洪环胡建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营山县小麦产量与养分利用的影响,促进科学施肥增效;设置不施肥(T1)、配方施肥无氮(T2)、配方施肥无磷(T3)、配方施肥无钾(T4)、配方施肥(T5)5个处理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T5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配方施肥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中氮、磷、钾含量均增加,养分吸收总量明显高于无肥处理和其他缺肥处理;配方施肥的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23.78%、22.61%、11.10%、2.44%;综上,氮磷钾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明显提升了小麦养分吸收,配方施肥在营山县小麦生产中较为适宜.

    配方施肥小麦产量养分

    蔬菜废弃物厌氧消化中搅拌工艺优化的研究

    李开靖李江冉梁承月吴凯...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蔬菜废弃物厌氧消化工艺,以白菜的废弃物为原料,采用批量厌氧消化工艺,设置不同搅拌频率(静置、间歇搅拌、连续搅拌)的3个实验组,在35 ℃±1 ℃的条件下厌氧消化.实验证明:间歇搅拌组累计产气量最多,能源产出指数最高,搅拌效果较好.证明间歇搅拌能同时平衡搅拌效果和经济性;间歇搅拌可防止沉淀、泡沫、结壳或浮层的形成,并促进沼气从基质中释放.这一结果可为蔬菜废弃物厌氧消化工程的搅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蔬菜废弃物搅拌频率搅拌效果经济性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的有机肥腐熟度直接表征

    廖璐贾佳唐璐陈晨...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肥料》(NY/T 525-2021)增加了腐熟度要求,并间接以种子发芽指数评价,操作仍不够直接.探究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的有机肥料腐熟度表征方法,以期为实现更直接的评估提供参考.供试9种有机肥料提取出的可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动物源有机肥料中腐殖质含量普遍比植物源有机肥料的腐殖质含量低,但腐殖化程度更高.DOM的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FRI和PARAFAC分析可成功表征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程度,通过DOM的荧光光谱分析定量表征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程度可为其品质判定提供直接依据.

    有机肥料腐殖质三维荧光光谱可溶性有机质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及热电肥多联产技术模式探析

    陈冠英马宗虎张万钦刘凡...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沼气工程沼液量大难处理、运行效率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河北某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结合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各自的优缺点自主研发了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详细阐述厌氧发酵制沼的核心工艺、发电并网、生物有机肥生产以及碳减排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粪污含固率为18%~30%、秸秆含固率≥85%时,可以通过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实现沼液"零排放",打造"气、热、电、肥、碳"多联产的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体系,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供应生物有机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板结,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项目的实施对实现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循环、降低对外能源依存及实现负碳排放均有重要意义.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沼气发电生物有机肥运行技术模式碳减排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常杰李贵芝席英伟朱启敏...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污水治理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污水收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十四五"期间污水管网的建设、改造、修复仍需重点关注.文章纵观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跟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工业的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上日程.面对这样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建设、修复、优化污水污水收集管网成为了这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文章分析了提标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管网建议

    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及商业模型探析

    李剑张中亮马宗虎陈冠英...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沼气行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总产能不足原料发酵潜力10%,通过对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分析,创建了基于生物质厌氧制沼及CHP产出深绿生物甲醇模型,该模型年可输出深绿生物甲醇10000 t、生物有机肥5万t,年二氧化碳总减排潜力达到10万t,经过理论参数分析构建的生物质沼气制深绿生物甲醇技术路线,为促进我国生物质沼气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生物质沼气CHP生物甲醇

    山东省畜禽粪尿耕地及水体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沈俊俊朱丹丹贾义平刘威...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调查研究山东省畜禽粪尿对耕地及水体污染现状,利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山东省以及各地市2022年畜禽粪尿产生量、耕地负荷、水体污染负荷指数等指标,分析并评价了不同地级市畜禽养殖现状及污染严重程度,以期为山东省下一步合理养殖提供理论依据.2022年,山东省共产生畜禽粪尿25619.89万t,其中前3名为潍坊市、临沂市、聊城市,分别占全省的13.97%、13.12%、8.9%.畜禽粪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高达1969.8万t,其中COD、BOD排放量分别高达43.82%、38.57%.山东省平均耕地负荷量为31.50 t.hm-2,警报值级别处于Ⅳ,其中耕地负荷量严重的为聊城市58.43 t.hm-2,其次为潍坊市50.77 t.hm-2,超过山东省平均负荷量的地级市占31.25%.2022年,山东省畜禽粪尿各类污染源在水体中平均扩散浓度高达116.11 mg·L-1,其中超过山东省平均扩散浓度的地级市占43.75%,排名前3位的为聊城市287.16 mg·L-1、菏泽市216.83 mg·L-1、德州市216.17 mg·L-1;山东省平均等标污染负荷高达55.96,聊城市等标污染负荷指数最高,为144.64,其次为菏泽市102.54、东营市100.01,东营市虽然畜禽粪污污染物等标排放量仅为997.07亿m3,远低于烟台、潍坊,但水资源相对匮乏,仅占山东省的1.96.总的来说,山东省畜禽粪尿对耕地及水体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且范围较广泛的污染程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畜禽粪尿污染耕地及水体污染山东省

    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

    赵靖丹冯志国任致贤李纯燕...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等4个旗县20个行政村12个苏木乡镇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玉米草谷比为1.06~1.49,平均值为1.25;玉米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78~0.86,平均值为0.82,数据可为内蒙古东部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监测

    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建议

    陈柏桦张博文李建维杨婧...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传播和扩散是必然趋势,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加剧,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在梳理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基层防控治理力量薄弱、公众安全意识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技术研发、体系培育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建议,为四川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发生现状防控对策